小茴香的药性与功用汇解

来源:《新修本草》

简说:小茴香为伞形科植物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实。均系栽培。主产于山西、甘肃、辽宁、内蒙古等地。原植物喜湿润凉爽气候,耐盐,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地势平坦、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轻碱性黑土最宜生长。味辛,性温。归肾、膀胱、胃经。功效:温肾散寒、和胃理气。临床用名有茴香、盐炙茴香。

本草汇言

《日华子本草》:

得酒良。治干湿脚气,并肾劳,颓疝气,开胃下食,治膀胱痛,阴疼。入药炒。

《本草衍义》:

治膀胱冷气及肿痛。亦调和胃气。

《药类法象》:

破一切臭气,调中止呕下食。炒黄,捣细用。主诸瘘霍乱,治脚气,补命门不足,并肾劳疝气,止膀胱及阴痛,开胃中食,助阳道,理小肠气。

《汤液本草》:

气平,味辛,无毒。入手足少阴经、太阳经药。

《象》云:破一切臭气,调中止呕,下食。炒黄色,碎用。

《本草》云:主诸瘘霍乱及蛇伤。又能治肾劳,颓疝气,开胃下食。又治膀胱阴痛,脚气,少腹痛不可忍。

《液》云:茴香,本治膀胱药,以其先丙,故云小肠也,能润丙燥。以其先戊,故从丙至壬。又手、足少阴二药,以开上下经之通道,所以壬与丙交也。

《本草衍义补遗》:

气平味辛,手足少阴太阳经药也。破一切臭气,调中止呕,下食。《本草》云:主肾劳,颓疝。《液》云:本治膀胱药,以其先丙,故云小肠也,能润丙燥。以其先戊,故云小肠也,能润丙燥。以其先戊,故从丙至壬。又手少阴二药以开上下经之通道。所以壬与丙交也。

《本草发挥》:

洁古云:茴香破一切臭气,调中止呕,下食。

《本草纲目》:

小茴香性平,理气开胃,食料宜之。大茴香性热,多食伤目,发疮,食料不宜过用。

古方有去铃丸:茴香二两,连皮生姜四两,同入坩器内淹一伏时,慢火炒之,入盐一两,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盐酒下。此方本治脾胃虚弱病,茴香得盐则引入肾经,发出邪气,肾不受邪,病自不生也。亦治小肠疝气有效。

《本草经疏》:

茴香得土金之冲气,而兼禀乎天之阳,故其味辛平,亦应兼甘无毒。辛香发散,甘平和胃,入足太阴、阳明、太阳、少阴经,故主霍乱。香气先入脾,脾主肌肉,故主诸瘘,脾主四肢,故主脚气。通肾气,膀胱为肾之腑,故主膀胱肾间冷气,及治疝气。胃和则热解,热解则口臭自除。

简误:茴香辛温,胃肾多火,阳道数举,得热则呕者,勿服。

《药性解》:

味辛甘,性温,无毒,入心、脾、膀胱三经。主一切臭气、肾脏虚寒、癞疝肿痛及蛇咬伤,调中止呕,下气宽胸。又有一种小茴,气味稍薄,然治膀胱冷痛疝气尤奇。

按:茴香气厚,为阳中之阳,故入少阴、太阴、太阳,以理虚寒诸症。虽辛温快脾,亦能耗气。今内相都入煎炥油腻之物,与火无异,久则致疾,深宜戒之。

《药鉴》:

气温,味甘辛,无毒。治一切臭气,调中止呕,下食温剂,为诸痿霍乱之捷方,补命门不足之要药也。男子疝气,妇人带白者,用之俱验。大都甘能补正,辛能散邪,有补以为之先,有散以为之后,此疝气带白之症,所以去也。

《景岳全书》:

气味略轻,治亦同前。但大茴性更暖,而此则稍温耳。

《本草备要》:

小茴辛平,理气开胃,亦治寒疝。食料宜之。

大如麦粒,轻而有细棱者名大茴,出宁夏,他处小者名小茴。自番舶来,实八瓣者,名八角茴香。炒黄用,得酒良。得盐则入肾,发肾邪,故治阴疝(受病于肝,见证于炥肾。大、小茴各一两,为末,猪脬一个,连尿入药,酒煮烂,为丸服)

《本经逢原》:

舶上茴香,性热味厚,性入肝经,散一切寒结,故黑锡丹用之。若阴虚肝火从左上冲头面者,用之最捷。盖茴香与肉桂、吴茱萸,皆厥阴之药,萸则走肠胃,桂则走肝脏,茴则走经络也。得盐引入肾经,发出邪气,故治疝气有效。但耗血发热,目病疮疡忌之。

《本草求真》:

[批]功逊大茴。

小茴专入肝、胃,又入肾、膀胱、小肠。形如粟米,辛香气温,与宁夏大茴功同。入肝燥肾温胃,但其性力稍缓,不似大茴性热,仍看症候缓急,分别用之耳。时珍曰:小茴性平,理气开胃,夏月祛蝇辟臭,食料宜之。大茴性热,多食伤目发疮,食料不宜过用。

《得配本草》:

辛,平。入足少阴经。运脾开胃,理气消食。治霍乱呕逆,腹冷气胀,闪挫腰疼。炒研用。肺胃有热及热毒盛者禁用。

《本草分经》:

辛,平。理气开胃,得盐则入肾,亦治寒疝。

现代药理研究

1.小茴香对刺激性腹泻有止泻作用。

2.小茴香有雌激素作用,可增强输卵管、子宫内膜、子宫肌层、皮层及卵巢功能。

3.小茴香叶的热水提取物可使血压显著降低而不影响心率和呼吸频率。

4.小茴香的水溶性类黄酮有很好的抗突变作用和促进DNA修复的能力。

条目信息
1
摘自《历代本草药性汇解》
2
本条ID:12120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