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名医别录》
简说:麦芽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大麦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成。我国各地均产,可随时制备。原植物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耐寒,耐干旱及积水,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或壤土最宜生长。味甘,性平。归脾、胃、肝经。功效:疏肝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临床用名有麦芽、炒麦芽、焦麦芽。
《药性论》:
味甘,无毒。消化宿食,破冷气,去心腹胀满。
《本草纲目》:
麦芽、谷芽、粟芽,皆能消导米、面、诸果食积。观造饧者用之,可以类推矣。但有积者能消化,无积而久服,则消人元气也,不可不知。若久服者,须同白术药兼用,则无害矣。
消化一切米、面、诸果食积。
《药性解》:
麦芽,味甘咸,性温,无毒,入脾、胃二经。主温中下气,开胃健脾,催生下胎,化宿食,除胀满,止吐逆,破徵,消痰痞。蜜为之使。
按:麦芽甘而且温,宜职中州。夫麦性泥滞,不过水浸生芽,气虽少清,性犹未化,攻效何苦是殊哉?全在多炒,使其性枯耳。不然,是即食矣,岂复能消耶?丹溪云:大麦有火,能生热病。其芽能行上焦滞血,除腹内寒鸣,然多用久服,令人消肾。
《景岳全书》:
味甘微咸,气温。善于化食和中,破冷气,消一切米面诸果食积,去心腹胀满,止霍乱,除烦热,消痰饮,破癥结,宽肠下气。病久不食者,可借此谷气以开胃;元气中虚者,毋多用此以消肾。亦善催生落胎。单用二两,能消乳肿。其耗散血气如此,而脾胃虚弱、饮食不消方中,每多用之何也?故妇有胎妊者,不宜多服。
《本草备要》:
开胃健脾,行气消积。咸温。能助胃气上行,而资健运,补脾宽肠,和中下气,消食除胀,散结祛痰(咸能软坚),化一切米、面、果、食积,通乳下胎(《外台方》:麦芽一升、蜜一升服,下胎神验。 薛立斋治一妇人,丧子乳胀,几欲成痈,单用麦芽一二两炒,煎服立消,其破血散气如此。 《良方》云:神曲亦下胎,皆不可轻用)
《本草求真》:
[批]专消谷食。
麦芽专入胃。味甘气温,功专入胃消食。又味微咸,能软坚,温主通行,其生发之气,能助胃气上行以资健运。故能消食化谷,及治一切宿食冷气,心腹胀满,温中下气除烦,止霍乱,消痰饮,破癥结等症。然真火不充,则精液不溉,徒以温胃之品,以为杀虫之具。王好古曰:麦芽、神曲,胃虚人宜服之,以伐戊己腐熟水谷。李时珍曰:无积而服之,消人元气,与白术计诸药消补兼施,则无害也。虽于逐坚破积,偶有见效,而精华实失,肾气先损,岂胃长服之味也乎。是以孕妇勿食,恐坠胎元。《外台》方,麦芽一升服,下胎神验。薛立斋治一妇人丧子乳胀,几欲成痈,单服麦芽一二两,炒煎服,立消,其破血散气如此。虚者少煎,防消肾水,故必杂于补剂内用,则无虑耳。
《得配本草》:
咸,温。入足阳明经。除痰饮,化癥结。治一切米麦果积,治妇人乳秘成痈。
得川椒、干姜,治谷劳嗜卧。
多服伤肾气,孕妇禁用。
《本草新编》:
大麦芽,味咸,气温,无毒。入脾、胃二经。尤化米食,消痰亦效。孕妇勿服,多用恐堕胎元,若止用一、二钱,亦无妨。惟大麦煎糖,孕妇切戒。多食极消肾水,必损胎元矣。
或问麦芽亦米谷之类,何以能消米食?不知麦芽虽与米谷同类,而气味相克,麦钟四时之气,而尤得夏气俱多,米谷则得秋气者也。夏气克秋,米谷逢麦,犹秋得夏气也,安得不消化乎。
或问麦芽消食,亦能消痰,江北中州之人尤善食面,宜痰食之咸化矣,何以消食多痰之比比乎?夫麦芽,乃大麦之芽,非小麦之芽也。大麦与小麦性殊,而功用各别,小麦养人而大麦伤人,且麦芽与未发芽之麦,功用亦殊也。未芽之大麦性静,已芽之大麦性动,动则变,变则化矣。又何之疑乎。
或问小麦亦得夏气,何以不克米谷?不知小麦虽与大麦同类,而早晚之性实异。大麦得夏之初气,小麦得夏之中气,初气克削,中气和平。故大麦消谷,而小麦养胃,且小麦无须芒,房亦易脱,形体亦甚不同。试看大麦芒能消无形之水肿,而小麦之房不能消湿,非一补一消之明验乎。
《本草分经》:
甘,温。治脾胃,营血,破血,活血,燥胃消食。陈者良。
《医学衷中参西录》:
性平,味微酸。能入脾胃,消化一切饮食积聚,为补助脾胃药之辅佐品。若与参、术、芪并用,能运化其补益之力,不至作胀满。为其性善消化,兼能通利二便,虽为脾胃之药,而实善舒肝气。夫肝主疏泄为肾行气,为其力能舒肝,善助肝木疏泄以行肾气,故又善于催生。至妇人之乳汁为血所化,因其善于消化,微兼破血之性,故又善回乳。入丸散剂可炒用,入汤剂皆宜生用。
1.麦芽含有的α与β两种淀粉酶可使淀粉分解成麦芽糊与糊精。淀粉酶不耐高温,故将麦芽炒黄、炒焦或制成煎剂效力明显减低。因此,麦芽宜用生品或微炒者研粉冲服。人体试验表明,麦芽煎剂对胃酸(总酸与游离酸)与胃蛋白酶的分泌似有轻度促进作用。
2.麦芽浸剂口服可使家兔与正常人血糖降低。
3.大麦芽碱属于拟交感胺类,其药理作用特点与肾上腺素相似,可兴奋心脏,收缩血管,抑制肠运动。由于它在麦芽中含量很少,且水中不易溶,故无药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