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螵蛸的药性与功用汇解

来源:《本经》

简说:海螵蛸为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或金乌贼的内壳。产于我国沿海如辽宁、江苏、浙江等地。原动物肉食性,栖息于海底。味咸、涩,性微温。归肝、肾经。功效: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敛疮。临床用名有海螵蛸、乌贼骨。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

味咸,微温。主治女子漏下赤白经汁,血闭,阴蚀,肿痛,寒热,癥瘕,无子。

《名医别录》:

无毒。主治惊气入腹,腹痛环脐,阴中寒肿,令人有子,又止疮多脓汁不燥。

《本草拾遗》:

主小儿痢下,细研为末,饮下之。亦主为人血瘕,杀小虫,井水中虫,投骨于井中虫死。腹中墨,主血刺心痛,醋摩服之。

《药性解》:

使,有小毒。止妇人漏血,主耳聋。

《日华子本草》:

骨疗血崩,杀虫。心痛甚者,炒其墨,醋调服也。

《开宝本草》:

疗惊气入腹,腹痛环脐,阴中寒肿,令人有子,又止疮多脓汁不燥。

《本草衍义》:

研细,水飞,澄下,比去水,日干之,熟蜜和得所,点目中翳,缓取效。

《本草纲目》:

乌贼骨,厥阴血分药也,其味盛而走血也。故血枯血瘕,经闭崩带,下痢疳疾,厥阴本病也;寒热疟疾,聋瘿,少腹痛,阴痛,厥阴经病也;目翳流泪,厥阴窍病也。厥阴属肝,肝主血,故诸血病皆治之。《素问》云: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曰血枯。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或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肠衰少不束。治以四乌贼骨一茜草丸。观此,则其入厥阴血分无疑矣。

血病无多食咸,乌贼亦主血闭,故有此说。然经闭有有余、不足二证,有余者血滞,不足者肝伤。乌贼骨所主者,肝伤血闭不足之病,正与《素问》相合。

炙研饮服,治妇人血瘕,大人小儿下痢,杀小虫,治眼中热泪,及一切浮翳,研末和蜜点之,久服益精。主女子血枯病,伤肝唾血下血,治疟消瘿。研末,敷小儿疳疮,瘟疮臭烂,丈夫阴疮,汤火伤,跌伤出血;烧存性酒服,治妇人水产嫁痛;同鸡子黄,涂小儿重舌鹅口。同蒲黄末,敷舌肿,血出如泉。同槐花末吹鼻,止衄血。同银朱吹鼻,治喉痹。同白矾末吹鼻,治蝎螫疼痛。同麝香吹耳,治耳耳有脓及耳聋。

《本草经疏》:

海螵蛸禀水中之阳气以生,故其味咸,气湿微无毒。入足厥阴、少阴经。厥阴为藏血之脏,女人以血为主,虚则漏下赤白,或经汁血闭,寒热癥瘕;少阴为藏精之脏,主隐曲之地,虚而有湿,则阴蚀肿痛,虚而寒客之,则阴中寒肿。男子肾虚则精竭无子,女子肝伤则血枯无孕。咸温入肝肾,通血脉而祛寒湿,则诸证除,精血足,令人有子也。其主惊气入腹,腹痛环脐者,盖肝属木,主惊,惊入胆则荣气不和,故腹痛环脐也。入肝胆舒荣气,故亦主之。温能燥湿,故又主疮多脓汁也。按《素问》云: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血枯。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或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治之以四乌贼骨一茜草,为末,丸发雀卵,大如小豆。每服五丸,饮以鲍鱼汁,所以利肠中及伤肝也。观此则其入厥阴血分,为女人崩漏下血之要药可知矣。

简误:其气味咸温,血病多热者勿用。

《本草蒙筌》:

医科切要药。主女子漏下赤白,经汁血闭,阴蚀肿痛;治妇人寒热癥瘕,惊气入脐,环腹疼痛。去目睛浮翳,收疮口腐脓。

《本草乘雅》:

背骨奇而无枝节,名曰螵蛸,形相似耳。上表坚薄如介,裹理轻而通,盖维持者督,阖辟者任也。其口以腹,则其息以始矣。吸波馔墨以自卫者,此即藏精起亟,阳以阴为用,卫转营为卫耳。主女子赤白漏下经汁者,辟者阖之也。血闭阴蚀肿痛,寒热症瘕无子者,阖者辟之也。别录诸家,用治男子惊痫、阂疟、吐衄、热中、疮脓、痘疹。内经用治血枯,得之少年时,有所大脱血,或醉以入房,致中气竭,肝血伤,月事衰少,不以时至者,当病胸肋支满,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曰血枯。佐以芦茹,和以雀卵,饮以鲍鱼汁,所以利肠中,及益肝血也,悉属营任之变眚,故相宜耳。

月事衰少,在女子即月事不以时下,在男子即精气不以时溢泻矣。

《药性解》:

味咸,性微温,有小毒,入肾经。主崩漏赤白带下,经闭阴蚀肿痛,除目翳止泪,理金疮止血,治惊气入腹,腹痛环脐、阴茎寒肿、疮多脓汁、寒热癥瘕,久服令人有子。恶白蔹、白及、附子。

按:乌赋之咸,宜归水脏,治病有殊效,今用之者鲜,夫亦未达其功欤。

《景岳全书》;即乌贼鱼骨。味咸,性微温,足厥阴、少阴肝肾药也。咸走血,故专治血病,疗妇人经枯血闭,血崩血淋,赤白带浊,血癥气瘕,吐血下血,脐腹疼痛,阴蚀疮肿,亦治痰疟,消瘿气,及丈夫阴中肿痛,益精固精,令人有子,小儿下痢脓血,亦杀诸虫,俱可研末饮服。尤治眼中热泪,磨翳去障,并宜研末和蜜点之。为末可傅小儿疳疮痘疮,臭烂脓湿,下疳等疮,跌打出血,汤火诸疮。烧灰存性酒服,治妇人阴户嫁痛。同鸡子黄涂小儿重舌鹅口。同蒲黄末,傅舌肿出血如泉。同槐花末吹鼻,止衄血。同麝香吹耳,治亭耳耳聋。乌贼鱼善补益精气,尤治妇人血枯经闭。

《本草备要》:

一名乌贼骨。

宣,通血脉。咸走血、温和血。入肝、肾血分。通血脉,祛寒湿,治血枯(《内经》:血枯,治之以乌骨),血瘕,血崩血闭,腹痛环脐,阴蚀肿痛(烧末,酒服),疟痢疳虫,目翳泪出,耳出脓(性能燥脓收水。为末,加麝少许掺入),厥阴、少阴(肝、肾)经病。出东海,亦名墨鱼(腹中有墨,书字逾年乃灭。常吐黑水,自罩其身,人即于黑水处取之)。取鱼骨,卤浸、炙黄用。恶附子、白芨、白蔹。能淡盐。

《本经逢原》:

乌鰂骨,厥阴血分之药,兼入少阴。其味咸而走血,故治血枯血瘕,经闭崩带,阴蚀肿痛,丈夫阴肿,下痢疳疾,厥阴本药也。寒热疟疾聋瘿,少腹痛阴痛,厥阴经病也。目翳流泪,厥阴窍病也。厥阴为藏血之室,少阴为隐曲之地,故诸血病、阴病皆治之。按《素问》云:有病胸胁支满,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吐血,四肢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曰血枯。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或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月事衰少不来,治之以四乌鰂骨一藘茹为末,丸以雀卵,大如小豆,每服五丸,饮之鲍鱼汁,所以利肠中及伤肝也。观此入厥阴血分可知。

《本草崇原》:

乌贼骨禀金水之精,金能平木,故治血闭种痛,寒热癥瘕。水能益髓,故治赤白漏下,女子无子。《素问》:治年少时,有所大脱血,或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病名血枯,治以四乌鰂骨、二藘茹为末,丸以雀卵,大如小豆,每服五丸,饮以鲍鱼汁。

《本草求真》;[批]入肝活血,入肾除寒逐显。

海螵蛸专入肝,兼入肾。即乌贼鱼骨。禀水中之阳气,味咸气温。腹中有墨,书字逾年乃灭。常吐黑水自罩其身,人即于黑水处取之。凡诸血病因于寒湿,而见阴户肿痛,丈夫阴肿,下痢疳疾,暨血瘕血崩血闭,腹痛环脐,目翳泪出,聤耳出脓等症,服此,咸能走血,温能除寒逐湿,则血脉通达,而无诸血障害之弊矣。故直入厥阴肝经血分活血,时珍曰:按《素问》云: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曰血枯。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或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治之以四乌鰂骨,一藘茹为末,丸以雀卵,大如小豆。每服五丸,饮以鲍鱼汁,所以利肠中及伤肝也。观此则其厥阴血分无疑矣。又云:经闭有“有余”、“不足”二症,有余者血带,不足者肝伤。乌鰂所主者,肝伤血闭不足之病,正与《素问》相合。兼入少阴肾经以治寒湿。历观诸书载用螵蛸同麝为末,以治耳底出脓;同片脑少许,以治赤白目翳;同干胭脂为末油调,以治小儿脐疮出血及脓;同蒲黄等分为末,以涂舌肿出血不止。皆是宣通血分之滞,无他术也。

《得配本草》:

恶白及、白蔹、附子。

咸,微温。入足厥阴、少阴经。通血脉,去寒湿。治血痢,除痰疟,并治赤白带下。阴蚀肿痛,惊气入腹,腹痛环脐。

得鹿茸、阿胶,治崩中带下;配辰砂、黄蜡,治赤翳攀睛;配生地黄,治血淋不休;配干姜煎服,治血瘕;配炒蒲黄,敷舌血如泉;配鸡子黄,涂重舌鹅舌。研铜绿,治血风赤眼;调白蜜,点浮翳;目泪亦除。拌槐花吹鼻,止衄血;加麝香,吹聤耳,炙黄用。

《本草经解》:

海螵蛸,气微温,秉天春和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咸无毒,得地北方之水味,入足少阴肾经。气味升多于降,阳也。女子以血为主,肝为藏血之脏,肝血不藏,则赤白漏下,其主之者,气温以达之也。肝藏血,血枯则血闭,其主之者,味咸以通之。肾为藏精之脏,主阴户隐曲之地;肝为厥阴,其经络为阴器,其筋结阴器,二经湿浊下注,则阴蚀肿痛,其主之者,气温可以燥湿;味咸可以消肿也。寒热症瘕者,症瘕而发寒热也,海螵蛸咸可通,温可散寒热也。男子肾虚,则精竭无子;女子肝伤,则血枯无子,咸温入肝肾,通血益精,令人有子也。

《本经疏证》:

海舟遇风势,虞漂覆,则下碇,鱼非畏漂覆者,何以亦下碇,不知鱼固优游涵泳于水,若掀舞簸荡,非所乐也。况云九月寒乌入水所化,过小满则形缩小,是鸟本以不胜风力,故下碇而为鱼,虽既为鱼,岂忘风猛,且思休息,若不下碇,终无休息之期。小满以后,风力自微,而此物防范勇敢之气亦遂懈,是以形转小,不曰瘠而曰缩。人身之气犹风也,血犹水也,血由气而化,以气而行,气由血而泽,以血而宜。若血有所脱,则气遂独胜,而激扬飘骤,不能絪相感而相化,于是怒则促血妄出而成漏卮,驰则任血结聚而为症瘕。得此轻虚洁白骨之似气者,既能从空际下碇于水而为鱼,转危殆为安居,复能水中下碇于石,更便安居牢固焉。可会意夫摄气入血,固气即所以固血,气顺而血不能不顺矣。若命曰涩,或命曰通,其理均有所隔,观其肉能益气强志,不可为摄阳入阴之证耶。

《本草新编》:

味咸,微温,无毒。主女子漏下赤白,经行血闭,阴蚀肿痛。又治妇人寒热瘕癥,惊风入腹,环腹痛,去目肿浮翳,收疮口腐脓,治哮症最神效。亦药笼中宜备之物。或问海螵蛸即乌贼鱼骨,他本云服之令人有子,先生何不言也?曰:男子肾虚则精涸,女子肝伤则血枯,皆非有子之兆。乌贼鱼骨虽入肝肾,不能大补其精血,徒藉此物,即终年饱食,又何能生子哉。

《本草分经》:

咸,温。入肝肾血分。通血脉,祛寒湿,治血枯,涩泻痢。

《本草思辨录》:

乌贼鱼,由寒乌入水而化。其骨白,骨为肾之合,色白则属肺,是为摄气入血,故能化血中之气。肉腴润而骨独燥,又能燥血中之湿。血闭癥瘕、惊气入腹、腹痛环脐者,血为气郁也。漏下赤白、阴蚀、肿痛、疮多脓汁者,血为湿乱也。治以乌贼鱼骨,如磁石之引针,琥珀之拾芥矣。

再以惊气入腹之旨绎之,惊则气乱,入腹则气下趋而靡所不止。乌贼鱼能于水中下碇粘石,又何患惊气之不止哉!

现代药理研究

1.海螵蛸能降低胃液总浓度,能防治胃溃疡。

2.海螵蛸有抗辐射作用。

3.海螵蛸有明显促进骨缺损修复作用,尤以陈年的海螵蛸的作用更为明显。

4.海螵蛸粉治疗浅度溃烂期褥疮有效。

5.海螵蛸具有良好的磨擦和吸附作用,不仅可破坏病变的结膜上皮组织,又可能吸附有毒素和细菌的血液与渗出粘液,但本身无抗菌作用。

条目信息
1
摘自《历代本草药性汇解》
2
本条ID:121026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