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开宝本草》
简说:白豆蔻为姜科植物白豆蔻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越南、泰国等地,我国广东、广西、云南等地亦有栽培。原植物生于气候温暖、潮湿、富含腐殖质的林下。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功效:化湿、行气、温中、止呕。临床用名白豆蔻。
《本草图经》:
古方治胃,冷吃食即欲吐及呕吐,六物汤皆用白蔻,大抵胃主冷,即相宜也。
《药类法象》:
气热,味大辛。
荡散肺中滞气。主积冷气,宽膈,止反胃吐逆,消谷,下气,进食。
《药性赋》:
味辛,性温,无毒。升也,阳也。其用有四:破肺中滞气,退目中云气,散胸中冷气,补上焦元气。
《汤液本草》:
气热,味大辛,味薄气厚,阳也。辛大温,无毒。
入手太阴经。
《珍》云:主积冷气,散肺中滞气,宽膈,止吐逆,治反胃,消谷下气进食。
《心》云:专入肺经,去白睛翳膜,红者不宜多用。
《本草》云:主积聚冷气,止吐逆反胃。消谷下气。
《液》云:入手太阴,别有清高之气,上焦元气不足,以此补之。
《本草发挥》:
洁古云:荡散肺中滞气,宽膈,进饮食。《主治秘诀》云:性热味辛,气味俱薄,轻清而升,阳也。其用有五:肺经本经一也,散胸中滞气二也,感寒腹痛三也,温暖脾胃四也,赤眼暴发,白睛红者,用之少许五也。
《本草经疏》:
白豆蔻感秋燥之令,而得乎地之火金,故其味辛,其气大温,其性无毒。好古大辛热,味薄气厚,轻清而升,阳也,浮也。入手太阴,亦入足阳明经。味大辛也,气大温也,宜其主积冷气,及伤冷吐逆,因寒反胃也。暖能消物,故又主消谷,温能通行,故主下气。东垣用以散肺中滞气,宽膈进食,去白睛翳膜,散滞之功也。
简误:白豆蔻辛温,其治在因寒呕吐反胃,其不因于寒及阳虚者,皆不得入。故凡火升作呕,因热腹痛,法咸忌之。
《本草蒙筌》:
味辛,气大温。味薄气厚,阳也。无毒。入手太阴肺经,别有清高之气。散胸中冷滞,益膈上元阳。温脾土却疼,退目云去障。止翻胃呕,消积食膨。
《本草乘雅》:
草实之中,名豆蔻者凡三,形色功能,各有同异。入足太阳、阳明府藏,手少阳三焦则一也。气味辛大温,充肾间生阳,鼓肺气呼吸,宣五谷味,主纳主出者,白豆蔻也。气味辛温,秉刚燖之用,温中化食,宣五欲五畜味,为养为充者,肉豆蔻也。气味辛涩温,宣摄中气,温中,益上焦,受纳水谷,治心腹痛,呕吐,去臭气,宣五谷五果五菜味,为养为为益者,豆蔻也。豆蔻,辅中益上,以宣为体,以摄为用。缀实在茎下,亦具有密义,虽与缩砂密同归于退藏,至体用则迥别矣。缩砂密,以摄为体,以宣为用,顺时序之升沉,故用舍自徭。豆蔻,效降肃之聚敛,终属勉强,设久服尽剂,恐反亟夺其生阳,有余于用,不足于体。故尔,唯白豆蔻三缘合和,体用平均,堪为匹配。但缩砂密专司于下,遍及上中;白豆蔻专司于中,遍及上下。
白豆蔻,谷府之受盛水谷,以成酝酿,若釜中之糜烂有形也。其所以成酝酿者,藉肾间动气曰先天。又若釜底之灼然薪炭耳。更藉肺气吸呼曰后天。又若釜底薪炭,轮机动扇,乃得灼然薪央耳。白者肺色,洁白以成休德也。豆者肾谷,受盛膹肉之釜[力命东方按:此处疑脱一“器”字]也,味大辛,气大温,宁非火然泉达之机乎。蔻者,寇也,当其完聚而即寇之也。是以酝酿成精气,当其完聚。肺即寇之转灌溉,朝百脉,留四藏,归权衡,成休德矣。主治证名,能以此反复推度,便可迎刃而解。
《药性解》:
白豆蔻,味辛,性温,无毒,入肺、脾、胃三经。主消寒痰,下滞气,退目中翳,止呕吐,开胃进食,除冷泻痢及腹痛心疼。白而圆满者佳。
按:白豆蔻辛宜入肺,温为脾胃所喜,故并入之。大抵辛散之剂,不能补益,《药性》称其补上焦元气,恐无是理,但不甚刻削耳。世俗不察而信之,误人不少。治寒气神效。肺胃中有火及虚者忌之。
《药鉴》:
气热味辛,轻清而升,气味俱薄,无毒,阳也。其用有五:肺经本药,一也。散胸中滞气,二也。除感寒腹痛,三也。温暖脾胃,四也。赤眼暴发,白睛红,用少许即愈,五也。
《景岳全书》:
味辛,气温,味薄气厚,阳也。入脾肺两经,别有清爽之气。散胸中冷滞,温胃口止疼,除呕逆翻胃,消宿食膨胀,治噎膈,除疟疾,解酒毒,祛秽恶,能退翳膜,亦消痰气。欲其速效,嚼咽甚良,或为散亦妙。
《本草备要》:
宣,行气,暖胃。辛热。流行三焦,温暖脾胃(三焦利,脾胃运,则诸证自平矣)而为肺家本药(肺主气)。
散滞气,消酒积,除寒燥湿,化食宽膨。
治脾虚疟疾,感寒腹痛,吐逆反胃(肺胃火盛及气虚者禁用),白睛翳膜(白睛属肺,能散肺滞),太阳经目眦红筋(太阳脉起目眦)。
番舶者良,研细用。
《本经逢原》:
白豆蔻辛香上升,入脾、肺二经。散肺中滞气,治脾虚疟疾,呕吐寒热,能消能磨。流行三焦,营卫一转,诸证自平。古方治胃冷积气,呕逆反胃,消谷下气,宽膈进食,解酒毒,皆相宜也。若火升作呕,蕴热作痛者勿服。
《本草求真》:
[批]宣散肺分寒滞,温暖脾胃。
白豆蔻专入肺、脾、胃,兼入大肠。本与缩砂密一类,气味既同,功亦莫别。然此另有一种清爽妙气,上入肺经气分,而为肺家散气要药。且其辛温香窜,流行三焦,温暖脾胃,而使寒湿膨胀,虚疟吐逆,反胃腹痛,并翳膜必白睛见有白翳方用。目眦红筋等症悉除。不似缩砂密辛温香窜兼苦,功专和胃醒脾调中,而于肺肾他部则止兼而及之也。是以肺胃有火,及肺胃气薄切忌。故凡用药治病,最宜审谅气味,分别形质,以为考求,不可一毫忽略,竟无分别于其间耳。
《得配本草》:
辛,大温。味薄气厚,轻清而升,阳也、浮也。入手太阴经。散胸中滞气,去感寒腹痛,温脾暖胃。治赤眼暴发。去太阳经目内大眦红筋。杨士瀛云:白豆蔻治脾虚疟疾,呕吐寒热,能消能磨,流行三焦,营卫一转,诸证自平。
火升作呕,因热腹痛,气虚诸症,皆禁用。
《本草分经》辛,热。肺经本药,流行三焦,温暖脾胃,散滞气,消酒积,除寒湿,化食宽膨。
1.白豆蔻的挥发油有健胃、驱风、止吐等作用。
2.白豆蔻的水煎剂低浓度对平滑肌有兴奋作用,而挥发油饱和水溶液呈抑制作用。
3.白豆蔻还具有芳香健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