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耳散

治法:
疏风利窍法
出处:
宋·严用和《济生方》
组成:
辛夷仁半两 苍耳子二钱半 白芷一两 薄荷半钱
方制:
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用葱、茶清调下。
主治:
鼻渊,流黄浊鼻涕,鼻塞不通。

方论选萃

宋·严用和夫鼻者,肺之所主,职司清化,调运得宜,则肺脏宣畅,清道自利;摄养乖方,则清道壅塞,故鼻为之病焉。盖肺主于气,肝藏于血,邪热伤则血热,血热则气亦热,气血俱热,随气上逆,故为鼻衄,甚则生疮,风寒乘之,阳经不离,则为壅塞,或为清涕。蕴积不散,或为鼻痈,或生息肉鼻痛之患矣。又有留热胆府,邪移于脑,遂致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重订严氏济生方》)

明·吴昆鼻流浊涕不止者,名曰鼻渊。乃风热在脑,伤其脑气,脑气不固,而液自渗泄也。此方四件皆辛凉之品,辛可以驱风,凉可以散热。其气轻清,可使透于巅顶,巅顶气清,则脑液自固,鼻渊可得而治矣。(《医方考》)

清·汪讱庵此手太阴、足阳明药也。凡头面之疾,皆由清阳不升,浊阴逆上所致。白芷主手足阳明,上行头面,通窍表汗,除湿散风。辛夷通九窍,散风热,能助胃中清阳上行头脑。苍耳疏风散湿,上通脑顶,外达皮肤。薄荷泄肺疏肝,清利头目。葱白升阳通气,茶清苦寒下行。使清升浊降,风热散而脑液自固矣。(《医方集解》)

清·王晋三《准绳》芷辛散专治鼻渊,《三因方》易名苍耳散,又谓其统治鼻中之病。按《灵枢》云:手太阴开窍于鼻,而手阳明之脉挟鼻上行,故以白芷入手阳明,疗风去腐;辛夷入手太阴,消涕止渊,然二者性皆外通九窍,升清气于表之功居多。故王好古曰:白芷与辛夷同用,则能入里托散鼻中之病矣。苍耳仁善通顶脑,去鼻中恶肉死肌;薄荷叶气味俱薄,能清至高之风热。合而言之,风火在上,非辛散不能愈也。再按,经言胆移热于脑,则为鼻渊,是胆热为病之本矣。余谓前方与黄芩、鲜生地、无麦冬同用,以清胆热,亦治本之理欤。(《绛雪园古方选注》)

清·张秉成治鼻渊证浊涕不止,时时下流,乃热灼于脑。而液下渗为涕也。经有云: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以胆火最易上升,而其经又络于脑也。脑病虽悉由热致,但清者既化而为浊,病在上焦,不得不用辛香上达之品,以解散之。若徒以苦寒清降之品服之,不特浊不能化,即上热亦不能遽除。故以白芷辛温香燥入阳明而疏邪胜湿者为君;阳明之脉络于脑而挟于鼻,白芷又治头面之疾也。薄荷散风热于上焦,辛夷宣浊邪于清窍,苍耳之疏风散热,能上通脑预,外达皮肤,所以成其升散之力。引以葱茶调服,葱可升清阳而上达,茶乃引热势以下行,其浊自降耳。然此方总嫌其升散之药多,苦降之药少,不如用藿香叶净末,猪胆汁泛丸服之愈为妙也。(《成方便读》)

近代验证

例一 许履和治鼻渊案(选自《许履和外科医案医话集》)

黄某某,女,24岁。

鼻塞流涕已两年。平时易伤风,伤风则症状加重。曾在某某医院诊治,诊断为慢性鼻炎。用鼻眼净或麻黄素滴鼻,只能暂时见效。现在鼻孔常觉干燥,流涕或黄或白,时稠时稀,前额昏胀,口微渴。苔薄白,脉无异常。谅由伤风之后,余邪留于肺经,肺气不清所致。治拟清肺宣壅,用苍耳子散加味。

苍耳子10克 辛夷5克 白芷5克 薄荷后下5克 麦冬10克 生甘草3克 桔梗3克 桑白皮10克 枇杷叶包10克 黄芩6克 5帖。

治疗经过:药后鼻塞渐通,流涕渐减,前额昏胀亦轻。共服上药30帖,其病遂愈。两年后随访,未再复发。

按语

严氏此方,治鼻渊浊涕不止法也。经以胆移热于脑,则为辛通鼻渊。盖足少阳之正……循胸里属胆,散之上肝贯心,以上挟咽,出颐颌中,散于面,系目系,合少阳于目外眦。故胆火最易上冲也。辛荑辛温,入肺胃两经气分,通九窍而散上焦风热;苍耳子甘苦性温,善通顶脑疗头风鼻渊;白芷性温而气芳香,入手足阳明气分,能通窍散风,退热止痛,排脓生肌,反鼻渊、齿痛、眉棱骨痛、头痛颊痛等症,皆可施治。盖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通中……下行鼻外,入上齿中……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故也。薄荷味辛气凉,散上焦风热而清头目。要之,四者皆能散风热而利九窍,故为治鼻渊之专方也

条目信息
1
摘自《历代古方验案按》
2
本条ID:12081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