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艽汤

出处:
金·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组成:
秦艽三两 甘草二两 川芎二两 当归二两 白芍药二两 细辛半两 川羌活 防风 黄芩各一两 石膏二两 吴白芷一两 白术一两 生地黄一两 熟地黄一两 白茯苓一两 川独活二两
方制:
上锉。每服一两,水煎,去滓温服。
主治:
血弱不能养筋,风邪初中经络,手足不能运动,舌强不能言语;或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方论选萃

明·虞抟此方用归、芎、芍药、生熟地黄以补血养筋,甚得体。既曰外无六经之形证,但当少用羌活、秦艽,引用以利关节。其防风、独活、细辛、白芷、石膏等药,恐太燥而耗血。虽用此,川芎止可六分之一。尤宜加竹沥、姜汁同剂最好,达者详之。(《医学正传》)

明·吴昆中风手足不能运动,舌强不能言语,风邪散见,不拘一经者,此方主之。中风,虚邪也。许学士云:留而不去,其病则实。故用驱风养血之剂,兼而治之。用秦艽为君者,以其主宰一身之风,石膏所以去胃中总司之火,羌活去太阳百节之风疼,防风为诸风药中之军卒。三阳数变之风邪,责之细辛;三阴内淫之风湿,责之苓、术。去厥阳之风,则有川芎;去阳明经之风,则有白芷。风热干乎气,清以黄芩;风热干乎血,凉以生芐。独活疗风湿在足少阴;甘草缓风邪上逆于肺。乃当归、芍药、熟芐者,所以养血于疏风之后,一以济风药之燥,一使手得血而能握,足得血而能步也。(《医方考》)

明·张景岳大秦艽等汤,在《机要》、《发明》俱云治中风外无六经之形证,内无便溺之阻隔,如是血弱不能养筋,宜养血而筋自荣,以大秦艽汤、羌活愈风汤主之。夫秦艽汤显有补血之药,而寒散之剂居其半。夫既无六经之外邪,而用散何为也?既无阻隔之大邪,而用寒何为也?寒散既多,又果能养血气而壮筋骨乎?。(《景岳全书·杂证谟·诸风》)

明·张景岳按:此汤,自河间、东垣而下,俱用为中风之要药。夫既无六经之外证,而胡为用羌、辛、防、芷等药?既内无便溺之阻隔,而何用石膏、秦艽、黄芩之类?其为风寒痛痹而血虚有火者,乃宜此方耳。(《景岳全书·古方八阵·和阵》)

清·汪讱庵此六经中风轻者之通剂也。以秦艽为君者,祛一身之风也;以石膏为臣者,散胸中之火也。羌活散太阳之风,白芷散阳明之风,川芎散厥阴之风,细辛、独活散少阴之风,防风为风药率徒,随所引而无所不至者也。大抵内伤必因外感而发,诸药虽云搜风,亦兼发表,风药多燥,表药多散,故疏风必先养血,而解表亦必固里。当归养血,生地滋血,芎藭活血,芍药敛阴和血,血活则风散而舌本柔矣。又气能生血,故用白术、茯苓、甘草补气以壮中枢,脾运湿除,则手足健矣。又风能生热,故用黄芩清上,石膏泻中,生地凉下,以共平逆上之火也。(《医方集解》)

按语

中风一证,唐宋方书,多以外风目之,间有以内风立论者,亦主内外感召之说。《千金》排风汤、《济生》羚羊角散可征也。河间去宋未远,影响所及,中风方治,未越宋人桎梏。大秦艽汤,是其例也。果有四物养血;秦艽、黄芩、石膏泻火;而未能摒弃羌、独、细辛、白芷、防风等辛散风药,则仍未能脱离外风之程法焉。
条目信息
1
摘自《历代古方验案按》
2
本条ID:120806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