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花解醒汤

出处:
元·李东垣《脾胃论》
组成:
木香五分 橘皮 人参 猪苓 茯苓各一钱五分 炒神曲 泽泻 干姜 白术各二钱 青皮三钱 白豆蔻仁 砂仁 葛花各五钱
方制:
为细末,每服三钱匕,白汤调下,取微汗。
主治:
嗜酒过度或宿醉不醒,脾虚湿阻,胸膈痞闷,头晕呕吐,小便不利。

方论选萃

明·吴昆葛花之寒,能解中毒之毒;茯苓、泽泻之淡、能利中酒之湿;砂仁、豆蔻、木香、青皮、陈皮之辛,能行酒食之滞;生姜所以开胃止呕,神曲所以消磨炙腻;而人参、白术之甘,所以益被伤之胃尔。(《医方考》)

清·汪讱庵此手足阳明药也。过饮无度,湿热之毒积于肠胃,葛花独入阳明,令湿热从肌肉而解。豆蔻、砂仁皆辛散解酒,故以为君。神麴解酒而化食。木香、干姜调气而温中。青皮、陈皮除痰而疏滞。二苓、泽泻能驱湿热从小便出。乃内外分消之剂。饮多则中气伤,故又加参术补其气也。(《医方集解》)

晚近·朱良春本方汤名解醒,可见是专为酒病而设。饮酒过度,损伤脾胃,必致酒湿内停。所以治以分消酒湿,用葛花清凉解酒,使湿邪从肌表而出;用茯苓、猪苓、泽泻渗湿利尿,使酒湿从小便而出;用砂仁、蔻仁、青皮、木香、干姜理气温中,醒脾助运,以止呕吐,除痞闷;用人参、白术、神曲补脾胃,助消化。无论一时饮酒过量,醉酒中毒,或平常嗜酒过度,损伤脾胃,都可应用本方治疗。

近代验证

例一 贾德新治水肿案。

白某某,男,51岁,蒙族,农民,住内蒙后旗茂林嘎查。1984年5月13日入院。

患者于5月10日因过量饮酒,酩酊大醉。醒后,口渴又饮入大量冷水,第二天晨起面都微肿,不思饮食,后渐加重来院治疗。可见两眼睑及面部肿胀,腹部肿胀,足踝亦肿,控之凹陷没指。胸膈痞闷,口苦,头晕恶心,小便不利,脉弦滑,苔白腻。检查: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血压170/110毫米汞柱。尿常规,蛋白(++),沉渣WBC6—7,镜下见到颗粒营型/高,诊为急性肾炎。中医诊为:水肿,属湿阻中焦,气机升降失常。治宜:温中利湿、健脾行水,力用葛花解醒汤。

处方:葛根15克、木香15克、砂仁15克、猪苓20克、茯苓15克、党参15克、白术15克、木瓜15克、枳壳15克。

水煎,服三剂后诸症悉减,浮肿明显消退,血压130/80毫米汞柱,尿中管型及白细胞消失,仅存至白(+),又服三剂后尿检正常出院。

例二 吕刚治酒后盗汗案(选自《四川中医》1986年第5期)

丁某,男,37岁,干部。于1985年4月12日初诊。

盗汗三载余,酒后加重,浸衣湿被,曾屡次求医而乏效。伴面黄不泽,寐不落寤,多梦,舌淡苦薄腻、脉濡。此为平素伤酒,酒毒湿热上扰神明,心液外泄。冶宜分消酒湿、解毒健脾,并嘱其忌酒。乃疏葛花解醒汤方:

干葛根30克(代替葛花) 茯苓15克 猪苓10克 泽泻15克 党参10克 焦白术10克 神曲10克 砂仁3克(后下) 青陈皮各3克 淡干姜3克 广木香6克 白蔻仁5克(后下)。

水煎服,二剂即瘥。

例三 吕刚治酒后泄泻案(选自《四川中医》1986年第5期)

周某,男,35岁,炊事员。于1984年10月31日初诊。

因酗酒过度,翌晨肠鸣泄泻,泻下稀水八次余,伴泛恶欲呕,暖吐腐气,脘闷腹满,四肢怠惰,微有形寒,舌淡苔薄、脉软无力。证属酒食内停、脾胃受损、传导失职。治拟消导解酒、温中健脾。

处方:干葛根30克、党参10克、焦白术10克、茯苓10克、甘草5克、猪苓10克、泽泻10克、神曲10克、广木香6克、青陈皮各3克、淡干姜3克、砂仁3克(后下)、白蔻仁3克(后下)。

二剂,水煎服。药后宿食呕出,胸脘宽爽,腹泻渐止。再以原方去猪苓、泽泻、白蔻仁,加扁豆10克,煎服三剂而愈。

条目信息
1
摘自《历代古方验案按》
2
本条ID:120654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