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论选萃
清·王旭高许叔微此方,仿仲景温下之法,以下肠胃之冷积。夫冷积腹痛泄泻,而仍下之者,以锢冷积滞,久留肠胃不去,徒用温补无益也。今此方以干姜、桂、附为君,复入承气法,其大黄止用四钱,更为有见。盖不用则温药必不能下,而久留之积,非攻不去;多用则温药恐不能制,而洞泄之势,或至转增。裁酌用之,真足为法矣。
《千金》此方,重用大黄,各煎温补。与《本草方》重用温通,略加大黄。法用殊矣。盖《本草方》治冷积泄泻,故大黄宜少用;此治滞下赤白,是其始原由于热积,故重用大黄,固痢久脾胃虚寒而热结未去,故加参、甘、姜、附温补中宫。同一大黄,而佐使君臣不同,则证治亦因之而异,后人为得以古方轻与加减也。
按语
脾属至阴之脏,孤脏以灌四旁者也。所谓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是矣。人有思虑劳倦,或过食生冷,伤其生生之气,中阳不足,失其升运转输之职。孙氏此方,治积冷便秘,腹满痛喜温喜按,手足不温。为阳虚积冷便秘,开一法门。方从四逆汤脱胎,以为温煦通下之用,人参、大黄同用,实导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