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慈禧太后胸前常挂一串避暑合香珠,静心凝气、驱邪避讳。
红楼梦中,
元妃曾赐宝玉和宝钗“红麝香珠”,
清雅别致。
最近抖音上,
也开始流行起了
合香珠手串的制作
看得人甚是眼馋
这一看不打紧
却发现 它
——本文的“主人公”
不仅仅可以做手串,
还能做吊坠、耳坠
我寻思着哪天得空便试试
机缘巧合
在我起念的第二天
南昌个山园的雷瑶女士
发来一个合香珠的视频
问我能不能做
于是我东市进香材
西市买模具
把一应物料备齐 然后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便有了这些珠子
所用的香方为我日常研读医经与临床中所积累的一点心得,共调了三种香型,分别是百神香、风云香、诸葛香。简要介绍如下:
百神香:借鉴了清代名医叶天士的著作《种福堂公选良方》中的“百发神针方”。原本这个方子是艾灸方,由乳香、没药、附子、血竭、川乌、草乌、檀香、降香、贝母、丁香、麝香组成,主治偏正头风,腰痛,疝气,痈疽,发背,对口,痰核等病症。我一直寻求芳香艾灸,所以曾在这个方子里加入了玫瑰花与桂花。结果,药粉直接变成香粉,令我十分欢喜。之后无论做香囊,还是合香,我都会首先用这个方子。
这款香的特点是:
风云香:由我家祖传的一个丹方调制而成,主要成分是附子、甘遂、甘草、干姜、朱砂、龙骨、海螵蛸、蛇床子、桂枝、虎骨、花椒、胡椒、小茴香等。方名威武霸气,据说化用了宋代诗人王淮的《刘阮天台谣》中的诗句:“壶里乾坤贮甲子,鼎中龙虎烧灵丹”。龙、虎为中华文化很核心的物质载体,自古便有龙从云、风从虎这样的说法,所以我把这款香叫做风云香。
诸葛香:诸葛香由诸葛行军散调制而成,主要成分是麝香、冰片、牛黄、雄黄、硼砂、硝石、珍珠粉、姜粉组成。清代名医吴鞠通常将一块老干姜用小绢袋盛装佩带身上,称佩姜,以避瘟疫邪气。我祖父在过去的岁月里也常有这个习惯,令人感怀。所以便想着将干姜化入香珠里,于是便采用了诸葛行军散的方子,并加大姜粉的比重。
香珠的常见的中华传统香韵香味,具有凝神、聚气、舒缓身心作用。
比如香珠里芳香类物质大多可开窍、醒神、通络,以芳香料为主的合香珠而言,至少这个功效是有的。至于治某种疾病之药效就可以免谈了,毕竟生病有了明显症状看医生、吃药最管用,不要奢望靠点香、佩香解决实质性症状问题。它最多只能作为很有限的一种辅助或者预防作用。
🟠合香珠的功效
正所谓药香同源,凡是中药就会有功效一说,但正所谓香不入口,香主要在于养,想要真正治病还是得看医生吃药,仅靠香药很难实际性解决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芳香之物有着基本功开窍、醒神、通络、安抚情绪。
⚠️所以务必警惕一味夸大宣合香珠能治某某功效的商家。
香珠最早应是内丹修炼的辅助工具,其香气也是功效的一部分。毕竟内丹离不开气息——闻香气,经络——触肌肤(按摩)。从这个角度讲,香珠要玩出感觉,还得直接上手盘带。
只有如此才能形成结实的包浆,并因人而异生成独一无二的味道(外观和气味)。包浆(包浆的含义)不是挂瓷、抛光,挂瓷是用专用器具打磨,出镜面效果也很简单。抛光使用棉布盘,会出现亚光感亮度。这两种效果好看,但一上手就会失色、失光,只有手盘出来的皮壳才经久,虽然周期长。(光润度取决于香方)
话说回来,有些特殊神奇功效即便有啊,那也是道家师徒之间研习密不外传的,愉悦身心好闻的味道才是合香珠的本愿。
合香珠
2023-03-31 21:51:01 上海
释义:
以香泥或香木等材料制成的珠子的广义统称。
简介:
古人认为,用香珠以彩丝贯串,日常佩带之可避邪秽。香珠早在唐宋年代就开始流行,直到最后明清宫廷皇族以及达官显贵之中仍然十分盛行,通常制式为每串十八枚编串在一起,故又称十八子香珠。
传统的香珠,别称又叫香丸、合香珠或药香珠。它是由天然香料为原料手工制作而成的,属于佩戴、便携类香品(冷凝香)的一种。其特点有:使用的所有原材料为纯天然、香味独特且会逐渐变化、外形圆润可爱、能使戴者爱不释手、结合有些表面雕刻各种吉祥如意的纹饰,极富有装饰性、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背景、它独特艺术风格彰显佩戴者个性。
起源:(西汉商贸丝路说、药香同源本草拾遗说、道家修炼外丹说)
香珠又称合香珠,是《本草纲目》提到的佩戴香中冷凝香的重要分类,其有史可查发源于道家。进一步讲,香珠的诞生与道家修炼“丹鼎”之术有直接关系,这让它带有了一抹神秘奇幻的色彩。
道家认为不同于外丹,内丹是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指导,以人体为“鼎炉”,精气神为“药物”,在体内凝练结丹的修习,以实现性命双修(指”神形兼修”、心身全面修炼)。内丹古已有之,
但初始外丹盛行,随着其弊端的显现,内丹成为宋代至现代主流的道教修行方式,如道教全真派便是以修内丹而闻名天下。
在此转变过程中,作为外丹代表的“金丹”并未消失,而是由内服药丸变成内丹修炼的辅助工具——流珠,《三洞珠囊》:“以杂香捣之,丸如梧桐子大,青绳栓。”这是关于香珠可见的最早记载,至此以香珠为代表的冷凝香正式诞生。
宋代《陈氏香谱》也有冷凝香珠源自道派的佐证:“香珠之法,见诸道家者流,其来尚矣。”
到了进现代一些珠串饰品已经是我们爱美人士日常喜闻乐见的一种独特装饰品了,尤其是我们用手工制作的香珠,它原料来自天然香料,又出于我们灵巧双手,它也是我们反映自己个性生活的艺术作品。
功效中药的配伍(君、臣、佐、使[辅]),这就难免会有功效一说。
“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手工制作结合使用模具,常用模具的吉祥如意图案,表达了人们美好情感、理想和愿望。
制作:十三道工序
进阶:
1.香型要好闻2.香势要浓郁3.留香得持久4.外观和配饰要尽量完美5鉴别有没有加香精和色素
香味方面,合香的优势相比于单香而言优势明显。
一则诸多香料可以配出新的香型(合香知识);二则通过配比挥发速度不同的香料可以控制香韵变化(用实物香珠对比不同阶段香味);三则在用料基础上利用工艺可以控制留香时间(技巧+小秘方)。四则外形制作纯熟后多做精选,灵活搭配配饰,各种编绳配珠制式学习等提高个人审美境界
注意事项:
香珠有优点就有劣势,怕暴晒、怕水、怕汗、怕脏污,寻常料还容易受潮长毛、失香,总而言之就是娇贵。
问题是有些弊端(防水问题)还不易解决,比如加蜡等手段不怕水汗了,但透气性就差,不利于发香。失去香气还能叫香珠吗,那不如带木珠、料珠。所以喜欢香珠那就接受这些不足之处,生活中尽量避除以上的问题。只要用心还是可以解决的。
香珠因特殊的合香制作技艺,盘玩佩带时颇多讲究。与高端木珠一样,香珠需要避水油,不小心沾染水油立即擦掉,若没发现使水油浸入,则等自然干透后棉布擦一下即可。待包浆形成,皮子会愈加结实。建议香珠上手佩带盘玩,只有如此才能体现香珠妙处——香韵因人而变化。天热出汗时不宜手腕佩戴,可带手套盘玩以增皮色;不出汗时佩戴可遵循“带一会,盘一会,放一会”原则,以利包浆形成。手盘玩时候不宜时间太长,防积汗伤皮,一次五六分钟为适宜,注意盘均匀,孔眼周围要兼顾,以免香珠中间颜色深,外围浅。穿香珠弹力线切忌太紧,适当松些可保护香珠。夏天湿热季节外层有汗液积灰,香料虽有防腐效果,但为了防止万一霉变,最好经常盘玩。“盘珠养珠”
香珠佩戴应用储存展示:
手串,手持,十八子,佛珠长串配饰,车挂,包挂,手机配饰、项链、锁骨链、香插、书桌抽屉柜子避光密封袋盒内储藏。
伽南香一般指沉香,特指奇楠香。伽(jia)南一词来自圣经的“伽南美地”,而不是梵语,意译为奶蜜,伽南香即是奶蜜香的意思。
香文化与中草药:养身、养性、怡情、怡神
《香十德》——黄庭坚(北宋文学家、书法家)
“感格鬼神,清净身心,能拂污秽,能觉睡眠,静中成友,尘里偷闲,多而不厌,寡而为足,久藏不朽,常用无碍。”
香药文化作为中医药学的延伸,气味疗法也成为中医药防病、治病的重要辅助疗法,在预防疾病、理气解郁、驱虫防蛀方面有显著的功效。
中医学认为,在香药、佩香甚至是香道发展的过程中,都蕴含了丰富的中医学养生理论,充分体现在佩香养神及养身两个方面,有调神、避秽、养身、防病等作用。
佩戴 、悬挂芳香药物,是利用药物香窜的性质特点,其典型示例是佩戴香囊、门户悬挂香草等等,具有简便易行、美观修饰的特点。
相传,慈禧太后胸前
常挂一串避暑合香珠,
静心凝气、驱邪避讳。
红楼梦中,
元妃曾赐宝玉和宝钗“红麝香珠”,
清雅别致。
众所周知,很多手串都有一定的药效作用。但是真正用中药做的手串,你见过吗?
1000多年前,它就是“网红”,人们就随身佩戴,并用它来熏香。
什么是合香手串?
合香珠合香珠,顾名思义,就是多种药材和香材经过炮制,清理后,研成粉末,把适合做香珠的粉末筛出来。
然后按比例加入粘粉,用温水或药汁或茶水混合再经过捶打炼泥,搓丸成型,打孔,阴干后扣大串而成,有些名贵香珠在半干时还可加入金箔,银箔或者其他药材做衣,以保香味不散。
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香》中记载:“香珠出交趾,以泥香捏成小巴豆状,琉璃珠间之,彩丝贯之,作道人数珠,入省地卖,南中妇人好带之。”,用香药制作的香珠,不仅做道人的数珠,还很受当时女性的喜爱,用来香身或装饰。
用香药合香制作香珠的方法,最初是道教发明使用的。《陈氏香谱》中记载“香珠之法见诸道家者流其来尚矣,并引道教类书《三洞珠囊》云:“以杂香搗之,丸如桐子,青绳穿之,此三皇真元之香珠也,烧之香彻天。”
在宋代原本属于道家合香香珠,被逐步开发成大众流行的佩饰。宋代宫廷将其作为夏令时节消夏避暑之物。
宫廷中使用的香珠一般以迦南木、龙诞香等贵重香料直接制成。而民间的香珠,一般采用合香的方式来模拟名贵香料的香气。
合香珠避坑指南!带你扫盲工业合香珠!
🟤合香珠的由来
《三洞珠囊》:“以杂香捣之,丸如梧桐子大,青绳栓。”这是关于香珠可见的最早记载。
宋代《陈氏香谱》也有冷凝香珠源自道派的佐证:“香珠之法,见诸道家者流,其来尚矣。”
其又称香珠,属于冷凝香一种,发源于道家一脉。与道家“丹鼎”之术有直接关系。
正如川端康成所言:“人类将从植物中粹取的香气穿在身上,等于是向这个世界造着爱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