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灰散

出处:
元·葛可久《十药神书》
组成:
大蓟 小蓟 荷叶 侧柏叶 白茅根 茜草 山栀 大黄 牡丹皮 棕榈皮
方制:
各等分,烧灰存性,研极细,用纸包了,以碗盖地上一夕,出火毒。用时先将白藕捣破绞汁,或萝卜汁磨真墨汁半碗,调灰五钱,食后服下。
主治:
劳证呕血吐血,咯血嗽血。

方论选萃

清·周扬俊治吐血者,首推葛氏,而先以此方止血,明明劫剂,毫无顾忌,细玩始知先生意之到、理之深也。人生于阳,根于阴,阴气亏则阳自胜,上气为之喘促,咳吐痰沫,发热面红,无不相因而生,故留得一分自家之血,即减得一分上升之火,易为收拾。何今日之医,动以引火归经为谈,不可概用止血之味,甚至有以吐之为美,壅反为害之说。遂令迁延时日,阴虚阳旺,煎熬不止,至于不救,果谁之咎乎·引经而缓时日,冀复无神。有形之血,岂能使之即生;而无偶之阳,何法使之即降·此先生所以急于止血之大旨也。(《续名医类案》)

清·陈修园前散自注云烧灰存性,今药肆中止知烧灰则色变为黑,而不知存性二字大有深义。盖各药有各药之性,若烧之太过则成死灰,无用之物矣。惟烧之初燃,即速放于地上,以碗复之,令灭其火。俾各药一经火炼,色虽变易,而本来之真性俱存,所以用之有效。人以为放地出火气,犹其浅焉者也。然余治症四十余年,习见时医喜用此药,效者固多,而未效者亦复不少。推原其故,盖因制不如法,亦因轻药不能当此重任,必须深一步论治。(《十药神书注解》)

清·王士雄诸药烧黑,皆能止血,故以十灰名其方。然止涩之品,仅棕榈一味,余皆清血之热,行血之滞,破血之瘀者,合以为剂,虽主止血,而无兜涩留瘀之弊。雄每用之,并无后患,何可视为劫剂乎(《中国医药汇海·方剂部》)?

清·唐容川黑为水之色,红见黑即止,水胜火之义也。故烧灰取黑,得力全在山栀之清,大黄之降,火清气降,而血自宁。余药皆行血之品,只借以向导耳。吹鼻止衄,刃伤止血,皆可用之。(《血证论》)

清·张秉成治一切吐血、咯血不止,先用此遏之。夫吐血、咯血,固有阳虚、阴虚之分,虚火、实火之别,学者固当预为体察。而适遇卒然暴起之证,又不得不用急则治标之法,以遏其势。然血之所以暴涌者,姑无论其属虚属实,莫不皆由气火上升所致。丹溪所谓气有余即是火。即不足之证,亦成上实下虚之势。火者,南方之色,凡火之胜者,必以水济之,水之色黑,故此方汇集诸凉血、涩血、散血、行血之品,各烧灰存性,使之凉者凉,涩者涩,散者散,行者行,各由本质而化为北方之色,即寓以水胜火之意。用童便调服者,取其咸寒下行,除火甚速,血之上逆者,以下行为顺耳。(《成方便读》)

条目信息
1
摘自《历代古方验案按》
2
本条ID:12029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