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辨证
胃下垂并不是一种疾病名称,而是西医胃部钡餐透视检査后下的诊断用语。表现为吃一点就觉得饱了,再吃就会出现胃胀、胃痛等胃部不适的症状。干瘦的人容易出现胃下垂。艾灸可起到健脾、益气、升提等作用,对胃下垂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特效穴位

方法:无瘢痕灸各特效穴位
快速取穴:
用同侧手张开虎口围住髌骨外上缘,余4指向下,中指尖所指处即为足三里穴。

从肚跻向下约4横指宽(除拇指外)处即为关元穴。

上腹部,肚脐(神阙穴)与剑胸结合连线的中点处即为中脘穴。

两肩胛骨下角水平线与脊柱相交所在的椎体为第7胸椎,向下数4个椎体(第11胸椎),在其下向左右两侧分别量取2指宽(食指、中指并拢)处即为脾俞穴。

脾俞穴下1个椎体的位置即为胃俞穴。

艾灸方法
每次选2~4穴,用艾炷无瘢痕灸,每穴灸5~10壮,每日2次,10次为1疗程。灸后可用右手托胃下极,用力缓缓向上推移,反复数次。
增效疗法
胃下垂患者宜少食多餐,以减轻胃的负担。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可适当多于蔬菜水果,以增加腹部脂肪积累而上托胃体。
忌暴饮暴食和吃不易消化、体积大的食物,以避免加重病情,影响疗效。
宜常做俯卧撑和仰卧起坐。俯卧撑和仰卧起坐均能增加腹肌和韧带的力量,同时,腹肌收缩,可刺激胃蠕动,以恢复胃的生理功能。
条目信息
1
本条来源于网络。
2
本条ID:190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