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1
组成:
瓜蒌100克,赤芍15克,青皮10克,连翘15克,蒲公英15克。
用法:
水煎服。
主治:
带状疱疹,症见疱疹密集成片,灼热疼痛,皮肤红赤,脉弦或弦滑者。
来源:
山西省已故名老中医李翰卿经验方。
说明:
带状疱疹,中医称缠腰火丹、蛇丹。热毒客于肝经者为多见,治以泻火解毒为主,外用可配合马齿苋泥或雄黄、白矾等分研末,水调外敷,有消炎解毒止痛之效,本方瓜蒌的用量一定要大,否则效果差。(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胡兰贵)
处方2
组成:
金银花30克,连翘15克,蒲公英15克,龙胆草10克,柴胡9克,栀子12克,丹皮12克,赤芍15克,元胡15克,黄芩10克,车前子15克(另包),泽泻10克,当归12克。
用法:
水煎服。
主治:
带状疱疹。
来源:
山西省太原市老中医张守礼经验方。
说明:
本方具有清热解毒、泻肝胆湿热之作用。本人在临床上用此方治疗本病20余例,均收到了满意的疗效。(山西省太原市人民医院李晋育)
处方3
组成:
龙胆草10克,栀子6克,生甘草6克,柴胡10克,生地15克,元胡12克,泽泻15克,丹参30克,赤芍15克,白芍30克,生牡蛎20克,生龙骨20克,珍珠母20克,蜈蚣2条,全蝎3条,黄芩10克。
用法:
水煎服。
主治:
带状疱疹。
来源:
个人经验方。
说明:
本方消疹止痛,力专而效速。笔者曾用于36例病人,全部见效。(山西省长治医学院吴锦梅)
处方4
组成:
板蓝根12克,生地9克,龙胆草9克,柴胡9克,黄芩6克,栀子9克,泽泻6克,郁金9克,元胡9克,血竭3克。
用法:
水煎服。
主治:
带状疱疹,特征为单侧性沿着被侵犯的神经分布区呈带形成簇疱疹,伴有神经痛。
来源:
个人经验方。
说明:
带状疱疹,中医称为“缠腰火丹”、“蛇串疮”等。局部显著疼痛为本病的特点,个别病人于皮疹消退后,疼痛仍顽固不退。本方清热解毒、舒肝理气止痛。经治38例,3~7天疼痛消失31例,10天止痛者5例,另有2例皮疹消退后疼痛仍顽固不退,上方p加川芎20克,6剂疼痛消失。(山西省太原市南城区产科医院李维)—
处方5
组成:
青黛10克,枯矾10克,黄连6克,冰片1克,梅花点舌丹5克,米醋20毫升
用法:
上药共研细粉,米醋调稀糊状,将疱疹挑破,外涂每天2次。
主治:
带状疱疹。
来源:
个人经验方。
说明:
带状疱疹以起小水泡疼痛为其主要症状,本人每见此病不论男女老幼、病程长短,用上方施治,均收显著疗效。(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皮肤科门诊部田万福)
处方6
组成:
雄黄18克,蜈蚣6条,孩儿茶6克,青黛6克。
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用浓茶水调成糊状,外涂于皮疹处,每日3次。
主治:
带状疱疹,疼痛剧烈者。
来源:
个人经验方。
说明:
本方主要功能清热解毒,收敛止痛,对带状疱疹引起的神经痛有较好的疗效。80%患者均收到了良好止痛作用。一般当天痛减,3天痛消。合并感染者繁用。(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李凤仙)
处方7
组成:
柴胡10克,蒲公英30克,黄芩10克,大青叶15克,薄荷10克(后下),苦参1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生地15克,连翘15克,黄柏10克,乌梅肉8克。
用法:
水煎服。
主治:
带状疱疹。
来源:
《2十年临证得失录》。
说明:
本方有疏风、清热、解毒的作用。本证分干湿两类论治,但笔者临证不分干湿,也不论肝脾论治,采用内服本方,外用大黄粉30克、五倍子粉15克,菜子油调涂患处,每日2次而获效。痛甚渗水多者,可再加花椒10克、枯矾10克研细与大黄粉、五倍子粉共用菜子油调稀糊状,敷患处对消炎止痛,渗湿收敛作用更强。(山西省经济管理学院医院王增苏)
处方8
组成:
荞麦面,小麦面,硫黄各等分
用法:
共研细末,浓茶叶水和敷患处,每日6次。
主治:
带状疱疹。
来源:
《外科正宗》。
说明:
方中小麦面甘凉,消一切痈肿,散血止痛;荞麦面甘平寒,消热肿风痛;硫黄解毒燥湿,茶叶苦寒,最能降火解热毒。调匀外敷治疗该症,使湿祛热清,火降毒解痛止,故收效甚佳。(山西省妇幼保健院李艳萍)
条目信息
1
摘自《中华效方汇海》
2
本条ID:185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