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心律失常效方荟萃

处方1

组成:
制附子15克,黄芪30克,丹参30克,当归20克,炙麻黄15克,干姜15克,川芎15克,甘草15克,细辛3克。
用法:
每日1剂,分3次服。2周为1疗程。
主治:
各种原因所致心动过缓,心率52次/分以下,伴头昏、胸闷等症。
来源:
《河北中医》,1985(5)。
说明:
本方具有温阳通经、补气活血之功。附子、细辛均有毒,临证当根据实际情况从小量开始逐渐加大。笔者用制附子最大量100克,细辛最大量10克,末见明显毒副作用。曾治一心肌炎病人,服本方3周心率由51次/分提高到63次/分。(吉林医学院金庆文)

处方2

组成:
麻黄5克,附子3克,细辛3克,党参30克,黄芪15克,当归10克,炙甘草12克,生地30克,枸杞子30克,大枣7枚。
用法:
水煎服。
主治:
心动过缓,以胸闷不舒,脉沉缓无力为主要症状者。
来源:
个人经验方。
说明:
本方具有峻补元阳,滋阴复脉的作用。余在临床上体会肾阳衰弱、心阳不振所引起的心动过缓,经用补中益气药不见显效患者,服用本方后上述各症均有好转,且心率明显加快。(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孟庆荣)

处方3

组成:
熟地15克,白芥子6克,炮姜3克,麻黄6克,炙甘草10克,肉桂10克,鹿角胶15克。
用法:
水煎服。
主治:
心动讨缓,症见心悸,胸闷,全身乏力,肢冷,畏寒,颜面白,心率在60次/分以下。
来源:
《外科全生集》。
说明:
本方为外科阴疽要方,有阳光普照、阴霾四散之功,心动过缓究其根乃阴寒凝聚,痰瘀胶结,胸阳不振所致,正需阳光普照,此异病同治之法。(山西省怀仁县人民医院肖守贵)

处方4

组成:
黄芪10克,人参10克,肉桂1.5克,甘草3克,生姜1片。
用法:
水煎服。
主治:
窦性心动过缓,症见乏力畏寒者。
来源:
《博爱心鉴》。
说明:
本方补气温阳,原治虚损劳伤,元气不足,或小儿痘疮,阳虚顶陷者。笔者用于窦性心动过缓,临床效果满意,视为治心动过缓之主方。(《山西中医》编辑部任光荣)

处方5

组成:
桂枝9克,党参30克,沙参15克,五味子12克,丹参30克,百合15克。
用法:
水煎服。
主治:
心律过缓。
来源:
个人经验方。
说明:
本方具有养心阴、助心阳、补心血、益心气之功效。故对心率过缓者,具有提高心率之作用。临床应用数例,均获心律复常疗效。(山西省太原重型机器厂职工医院段乐静)

处方6

组成:
菖蒲9克,玉竹10克,瓜蒌15克,半夏9克,胆南星9克,薤白10克,柴胡9克,黄芪15克,枳壳(炒)15克,当归9克,甘草3克。
用法:
水煎服。
主治:
冠心病心律缓慢,症见胸闷,胸痛,头晕,疲乏,舌淡,苔白润,脉缓结代或兼有滑象。
来源:
个人经验方。
说明:
本方醒脑、化痰、止痛,临床观察具有很好的缓解心绞痛,稳定血压,克服郁闷,增添精神等作用。冠心病慢心律、心律不齐者,尤为适宜。(山西省沁水县人民医院殷全中)

处方7

组成:
枸杞子15克,炒枣仁(碎)15克,五味子9克。
用法:
浸泡代茶饮。
主治:
心动过缓。
来源:
《名老中医医话》。
说明:
本方标本兼治,服用方便,纠正心动过缓效果非常理想,炒枣仁加至24克,治疗失眠效果亦佳。(山西省襄汾县中医院阎惠杰)

处方8

组成:
太子参18克,丹参18克,苦参24克,珍珠母30克,灵磁石50克,缬草15克,桑寄生15克,炙甘草6克。
用法:
水煎服。
主治:
阵发性心动过速,表现为心慌,胸闷,甚至自觉如窒息状,易反复发作。
来源:
费一峰,《浙江中医杂志》,1986(3)。
说明:
本方具有益气养阴、镇惊安神之功效,对慢性、复发性心动过速效果明显。曾治一男性,42岁,有心动过速史,日渐加重,用新斯的明、心得安能缓解,但至期又发,缠绵不愈,心悸,头晕,胸闷如窒息状,偶有心前区疼痛,虚汗淋漓,伴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用上方加重滋阴之品,3剂症大减,续20剂告愈,随访半年末复发。(北京中医学院马学清)

处方9

组成:
柴胡12克,白芍24克,龙骨24克,牡蛎24克,玉竹24克,茯苓12克,甘草6克。
用法:
水煎服。
主治:
阵发性心动过速,如具有胸满烦惊症状最为适宜。
来源:
四川省重庆市中医研究所陈源生老中医经验方。
说明:
本方从《伤寒论》柴胡加龙骨汤化裁而成,笔者用治阵发性心动过速每获良效。用于神经衰弱、高血压病、甲亢等病亦有效。(《山西中医》编辑部任光荣)

处方10

组成:
生半夏50克,生菖蒲50克。
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并封备用。用时取少许吹入患者鼻腔内,取嚏3~8次。
主治:
室上性心动过速。
来源:
张作记,《中医药研究》,1990(2)。
说明:
本方功能宽中消痞,养心安神。1991年笔者曾治疗1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王某,女,38岁,症见心跳气短,失眠健忘,怔忡,眩晕,倦怠,舌淡无苔,脉急数无力,每分钟130次。用上法施用取嚏后10分钟,即恢复正常心律,1周后脉搏每分钟减为94次。(山西省阳城县卫生学校刘文光)

处方11

组成:
党参12克,麦冬10克,五味子5克,苦参15克,黄芪20克,鹿衔草10克,常山10克,炙甘草5克,丹参15克,红花10克。
用法:
水煎服。
主治:
心律失常,房性早搏,以心悸,脉结代为主症者。
来源:
《中医急症大成》。
说明:
本方具有气阴双补,清热胜湿,活血化瘀的作用,方中生脉散有强心甙的效应,苦参生物总碱对乌头碱、洋地黄毒甙所致心律失常均有良好的作用,临床应用对房性早搏有明显的疗效。(江苏省南京市中医医院施益农)

处方12

组成:
党参15克,灵芝10克,生地30克,丹参15克,玉竹15克,鹿衔草30克,仙鹤草15克,生龙骨30克(先煎),生山楂30克。
用法:
水煎服。
主治:
各种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律不齐、房早、室早等。
来源:
个人经验方。
说明:
本方益气养阴以调节心律,药性平和而疗效显著。若频发早搏者,加酸枣仁W克、苦参30克、北五加皮10克。若窦性心动过速或室上速者,加紫草30克、北五加皮12克。经临床观察,疗效很好。(天津市中医医院王维澎)

处方13

组成:
珍珠母30克,紫石英30克,丹参20克,炙甘草10克,苦参15克,元胡10克,石菖蒲10克。
用法:
水煎服。
主治:
各种早搏,伴心悸、乏力者。
来源:
个人经验方。
说明:
早搏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病人自觉心前区突然跳动或心跳似乎有一种暂停的感觉,中医认为是因为阴阳失调、气血失和、脉气不能顺接所致。本方重在调和气血、宁心安神。临床观察120例病人,有效率达87%以上。(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王裕颐)

处方14

组成:
炙甘草50克,桂枝15克,党参15克,茯苓30克,生地30克,炒枣仁15克,丹参30克,木通15克,红枣10枚。
用法:
水煎服。
主治:
室性早搏,以心悸,怔忡为主要症状者。
来源:
个人经验方。
说明:
本方有补心益气,活血通络的作用,用于治疗心肌炎、冠心病及精神因素引起的早搏效果较好。临床体余要重用炙甘草50克以上,并配以丹参、木通,补心气与通心络兼施,疗效才显著。(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罗陆一)

处方15

组成:
炙甘草15克,苦参15克,丹参30克,五味子10克,泽泻9克。
用法:
水煎服。
主治:
各种心律失常,以室性早搏疗效更佳。
来源:
山西省太原市已故名老中医张守礼经验方。
说明: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复脉安神的作用,用于治疗各种心律失常。早年张守礼老中医用此方治疗心律失常患者数十例疗效显著。本人用此方治疗心律失常患者亦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山西省太原市人民医院李晋育)

处方16

组成:
党参90克,丹参60克,苦参30克,当归30克,地龙30克,松节100克,甘草10克,生姜10克。
用法:
每日1剂,每剂煎3次,每次煎20分钟,合并3次药液约1000毫升,分早、中、晚3次服。复律后继服2周以上巩固疗效。
主治:
各种原因引起的由心电图诊断为心房纤颤,持续发作在60天以内,无心力衰竭者。
来源:
张宇庆,《中医杂志》,1990(12)。
说明:
本方具有益气养心、活血化浊、燥湿通脉之功。笔者临床体会疗效甚捷,用于服西药无效病例,而服本方复律。(山西省太原市传染病医院刘伟英)

处方17

组成:
龙骨30克,牡蛎3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10克,琥珀末(冲服)10克,炒枣仁15克,党参20克,丹参15克,白术10克。
用法:
水煎服。
主治:
心房纤颤。
来源:
《新中医》,1988(3)。
说明:
心房纤颤属中医心悸、怔忡范畴。本方能兼顾心肾,守神固摄,益气养血,滋阴复脉。笔者遇此病证屡用此方,一般服用4剂诸症可减,连服10剂动悸可愈。(山西省汾阳县中医院贺保珠)

处方18

组成:
炙甘草12克,生姜9克,人参6克,生地黄30克,桂枝9克,麻仁9克,麦门冬10克,阿胶6克,大枣6枚。
用法:
留下阿胶,余药煎煮,药将成时加入黄酒20克少煎即可,每剂药煎服3次,每次溶入2克阿胶,饭前服用。
主治:
房室传导阻滞,缓慢性心律失常,心动悸,脉结代。
来源:
《伤寒论》。
说明:
本方具有益气滋阴,补血复脉之功,能使失常的心律恢复正常。方内黄酒亦可改为白酒6克。
用法:
相同。临床体会白酒作用力比黄酒稍大。方内麻仁改为黑芝麻效果也很好。对一些积年已久,心律失常较严重的患者,不可急于求成,久服此药方见功效,若能坚持服用60剂药,其妙用卓效可见。(山西省长治市潞安矿务局王庄矿职工学校苏成虎)
条目信息
1
摘自《中华效方汇海》
2
本条ID:185204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