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苏饮

治法:
益气解表,理湿化痰法
出处:
宋·陈师文《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木香半两 紫苏叶 干葛洗 半夏温洗七次,姜汁制,炒 前胡去苗 人参 茯苓去皮,各三分 枳壳去瓤,麸炒 桔梗去芦 甘草 陈皮去白,各半两
方制:
右×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七片,枣一个,煎六分,去滓,微热服,不拘时候。《易简方》不用木香,只十味。
主治:
治体虚气弱,感冒风寒,内有痰湿,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多,胸闷呕恶;并治中脘痞满等症。

方论选萃

清·叶仲坚此少阳中风而寒湿内着之证也。仲景于表剂不用人参,惟少阳寒热往来,虽有口苦、咽干、目眩之相火,亦用人参以固中气。此咳嗽声重,痰诞稠粘,涕唾交流,五液无主,寒湿稽留于胸胁,中气不固可知矣,故以人参为君;然非风寒之外邪来侮,则寒热不发,而痰涎不遽生,故辅以紫苏、干葛;凡正气虚者,邪气必盛,故胸胁满闷,辅以陈皮、枳壳,少佐木香以降之;痰涎壅盛于心下,非辛燥不除,故用茯苓、半夏,少佐桔梗以开之;病高者宜下,故不取柴胡之升,而任前胡之降;欲解表者,必调和营卫,欲清内者,必顾及中宫,此姜、枣、甘草之所必须也。名之曰饮,见少与缓服之义。本方去人参、前胡,加川芎、柴胡,即芎苏散,则治头痛、发热、恶寒、无汗之表剂矣。(《古今名医方论》)

清·汪讱庵此手、足太阴药也。风寒宜解表,故用苏、葛、前胡;劳伤宜补中,故用参、苓、甘草;橘、半除痰止呕;枳、桔利膈宽肠;木香行气破滞。使内外俱和,则邪散矣。(《医方集解》)

清·汪绂此为中气本虚者设,发表而兼补中也。然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辛散之,治风淫之法,亦此方备矣。苏叶辛温,而干葛、前胡则皆辛凉,参、橘、枳、桔皆苦,参、葛、甘、枣皆甘。《元戎》云:前胡、葛根自能解肌,枳、橘辈自能宽中快膈,毋以性凉为疑。凡中气虚弱而感冒者,此为良方。(《医林纂要探源》)

近代·何廉臣本方治虚人感冒,偏于气分者。如平素气虚,屡用汗药不得汗,加人参于解表药中,如参苏饮、人参败毒散等,复杯即汗。(《重订广温热论》)

按语

此扶正达邪,辛芳疏透,利湿化痰之复方也。为虚体感邪,痰湿内蕴者立法也。盖脾主运化,所以腐水谷,化精微,受气取汁者也。若其人向体中虚,痰湿内盛,加以气虚卫疏,易薄风邪,而成为内外合邪,脾肺同病之势。方用人参、茯苓、甘草,扶正达邪,益气运脾,以杜生痰之源;紫苏、葛根、前胡、桔梗,轻扬疏达,祛邪而不伤正;二陈利湿浊,化痰涎,使邪无依附之所;更以桔梗、枳壳,一升一降,复脾胃升降之用耳。
条目信息
1
摘自《历代古方验案按》
2
本条ID:12014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