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宝鸡汤调补气血
方剂:
党参5克,茯苓5克,炒白术5克,炙甘草2.5克,熟地7.5克,白芍5克,当归7.5克,川芎3克,母鸡1只,猪肉750克,猪杂骨750克,葱、姜、料酒、味精、食盐各适量。
制法:
将以上中草药装入纱布袋内扎好。母鸡开膛去内脏及杂物,洗净。猪肉洗净,杂骨敲碎。生姜拍破、葱切成节待用。将鸡肉、猪肉、药袋、杂骨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先用旺火烧开,打去浮沫,加入葱、姜、料酒,改用文火煨炖至烂。将药袋捞出不用,捞出鸡肉、猪肉,切好,再放入锅内,加少许盐、味精即成。
功效:
调补气血。用治气血两亏、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四肢乏力。
2.兔肉补中益气
方剂:
兔,米泔水,作料适量。
制法:
兔去骨,切小块,米泔水浸,捏洗净。用酒浸洗,漂净,沥干。加大、小茴香、胡椒、花椒、葱花、油、酒、醋少许,入锅烧滚,下肉,熟用。
功效:
补益脾胃,清热止血。
备注:
“兔肉补中益气,不可同鸡食。”
3.春盘面补虚益肾强身
方剂:
切面(细丝)100克,羊肉、羊肚、羊肺各50克,鸡蛋2个,生姜3片,韭黄25克,鲜蘑菇25克,胡椒面、盐、醋各少许。
制法:
将羊三件切丝,鸡蛋摊饼切丝,然后与姜、韭黄(末)、蘑菇同切面共煮熟,临熟下其他调料食用。
功效:
本品为补中益气血食疗方,常食用有扶虚补损之功,强身延年之效。
4.软炸鹌鹑蛋补五脏
方剂:
鹌鹑熟蛋20只,鸡蛋清5只,淀粉25克,白面15克,葱姜汁15克,黄酒1克,细盐、味精、食油各适量。
制法:
发酵好的白面放入食用碱,用鼻闻无酸味,放入盆中。红糖用玫瑰水溶化,与小米掺入发面中,调搅成半稀糊状。屉布用水浸温,将调好的面糊倒入一半摊平,放上去核的小枣,再将剩下的一半面糊倒上,刮平,放上蜜枣,用屉布裹好,置旺火上蒸半小时即成。熟后晾凉,切块。
功效:
补脾肾,益气血。适用于贫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患者食用,有增进食欲、防病保健的作用。
5.牛肉胶补气血健脾胃
方剂:
牛肉1000克,黄酒250克。
制法:
将牛肉洗净,切成小块,放入大锅内,加水适量,煎煮,每小时取肉汁1次,加水再煮,共取肉汁4次。合并肉汁液,以文火继续煎熬,至黏稠为度,再加入黄酒,至粘稠时停火。将黏稠汁倒入盆内冷藏。取牛肉胶冻食用。
功效:
适于气血虚弱、身体羸瘦、少食消渴、精神倦怠的患者食用。
6.牛肉清汤有益久病体虚
方剂:
瘦牛肉250克,盐少许。
制法:
用清水煮牛肉,水沸后捞去浮沫,改用文火煮烂,加盐。日饮汁2次。
功效:
适于久病体弱、中气下陷、气短无力、唇白面黄、大便泄泻、浮肿、手足厥冷、畏寒以及头昏目眩。
7.人参莲肉汤补气益脾
方剂:
白人参10克,莲子10枚,冰糖30克。
制法:
先将人参及莲子浸泡,加入冰糖,装在盛药的碗内,隔水蒸1小时即成。吃莲子喝汤。
功效:
用治病后体弱、脾虚、不思饮食、倦怠、自汗、泄泻。
备注:
人参连续使用3或4次,最后可吃下。
8.母鸡滋补汤补气活血
方剂:
黄芪30克,山药30克,党参10克,当归10克,藕20克,老母鸡1只,桂皮、花椒、姜、盐等适量。
制法:
将鸡宰杀后去毛及内脏杂物,把以上五种中药等用纱布包扎好,另把桂皮等佐料也用纱布包扎好,鸡放入锅内,下两个纱布包,加水淹没鸡体,先旺火后文火煮烂,食时加盐或调料。每日3次佐餐。用后加热,连续服用1周。
功效:
增加机体造血及细胞修复功能。几种中药具有补气活血、健脾胃、助消化等作用,更适于严重烧伤、大手术后患者服食。
9.豆蔻酿凤翅理气健胃
方剂:
鸡翅膀24个,豆蔻15克,火腿、青椒、胡萝卜,冬笋各适量,盐、味精、胡椒面、料酒、葱、姜水、淀粉、鸡油、清鸡汤各少许。
制法:
豆蔻加少许清水上笼蒸透。火腿、胡萝卜、青椒、冬笋,切约5厘米长的粗丝,用沸水冲烫后待用。锅内注入水,放葱、姜调好味,将鸡翅煮熟,捞出晾凉。鸡翅取中段剁去两头,将鸡翅骨抽出,把四种粗丝及豆蔻镶穿于鸡翅中。加工完毕后,将鸡放入盘中摆齐,再上笼蒸透取出,用清鸡汤调好口味,勾芡,淋入鸡油调匀,浇入盘中即成。
功效:
清香理气,醒脾散寒,滋养健胃。适用于虚劳瘦弱、食欲不振、湿阻气滞、胸闷腹胀、脘腹冷痛、噫气、呃逆、呕吐、虚劳心悸、久泻久痢。
10.大麦粥久食多力健行
方剂:
大麦100克。
制法:
煮粥。日服2次。
功效:
经常服食有强身壮体、令发不白、健胃消胀之功。
11.千里脯润肺滋阴生津
方剂:
牛、羊肉皆可,精者一斤,浓酒二盏,淡醋一盏,白盐四钱,麦冬三钱,茴香花椒末一钱。
制法:
上物拌一宿,文武火熟,令汁干,妙绝。可安一月。
功效:
补中益气,滋阴生津。
三、补血养身
1.炙羊心治心气惊悸郁结不乐
方剂:
羊心一个,咱夫兰三钱。
制法:
上药用玫瑰水一盏浸,取汁,入盐少许。签子穿羊心于火上炙。将咱夫兰汁徐徐涂之,汁尽为度。食之,安宁心气,令人多喜。
功效:
补心安神。
备注:
本文见于元代《饮膳正要》。炙,即用火烤。咱夫兰,一种状如红花的植物。
2.南烛饭仙家养身之法
方剂:
取南烛叶,捣,澄清汁,以粳米浸之。
制法:
九浸九晒以成饭也。米粒紧小,黑如珍珠。
功效:
性甘平无毒,日进一合不饥,润颜色,益肠胃,灭三虫,补髓,坚筋骨,能行,变白却老,此乃仙家服食之法。
3.香菜溜肥肠补虚止血
方剂:
猪大肠500克,香菜(芫荽)100克。食油、葱、姜、酱油、盐、白糖、黄酒、湿淀粉各适量。
制法:
猪大肠洗净,香菜洗净后装入猪肠内,肠两端用线扎紧,放入锅内,加水适量,以小火炖至七八成熟,捞同肠,拆开线,除去香菜之残渣,把肠改切成圆片备用。锅中加食用油,烧热,放入葱姜佐料,汤将尽时,加湿淀粉勾芡即成。盛人盘中,上撒鲜香菜少许。
功效:
适于便血病人食用,可用于辅助治疗。
4.兔肉煨山药补益脾胃
方剂:
兔肉500克,怀山药50克,盐少许。
制法:
兔肉洗净与怀山药共煮,开锅后改文火煮垠。饮汤,日服3次。
功效:
补益脾胃,养阴生津。适于身体瘦弱者服饮。
备注:
脾虚寒者禁用。
5.红烧甲鱼滋阴益气
方剂:
活甲鱼2000克,火腿150克,鸡翅膀10个,蘑菇30克,鸡汤2公斤。葱、姜、蒜、盐、料酒、味精、酱油、白糖、胡椒面、猪油各适量。
制法:
①甲鱼宰杀后洗净,去内脏肠物、爪尖,剁成块。鸡翅膀洗净,切成两段。火腿切成片,葱切段,姜切片,蒜去皮。②甲鱼用葱、姜、料酒抓匀,放入开水中氽一下。鸡翅膀用同法也氽一下。③锅烧热,倒入猪油,再热,下入葱、姜略炒,下鸡汤、甲鱼、鸡翅、火腿、蘑菇、料酒、盐、酱油、胡椒粉、白糖,烧沸,去浮沫,改用砂锅内放入垫片(防糊底),将甲鱼等放入,盖上盖用微火烧到快烂时,下入蒜瓣,待已烂时,挑出火腿、蘑菇、葱、姜、鸡翅膀不要,捞入锅内加热,原汤浓缩,加入味精即成。
功效:
滋阴益气。适用于妇女崩漏、带下、腰痛、腿软、气短、乏力,以及痔疮便血。
6.淡菜泡酒改善人体血液循环
方剂:
淡菜60克,韭菜25克,猪排骨100克,白酒适量。
制法:
先将淡菜洗净,用酒浸泡胀发。韭菜洗净,切段。排骨洗净,切块。将淡菜、韭菜、排骨放入碗内蒸熟即成。食时加调味。
功效:
补五脏,益阳气。
7.返老还童茶延年益寿
方剂:
乌龙茶3克,槐角18克,何首乌30克,冬瓜皮18克,山楂肉15克.
制法:
上药清水煎,去渣,冲泡乌龙茶。作茶饮。
功效:
清热,化瘀,益血脉。有增强血管弹性,降低血中胆固醇,防治动脉硬化的作用。
8.五香驴肉补气血安心神
方剂:
驴肉500克,豆豉、五香粉、盐适量。
制法:
先将驴肉洗净切小块,同喜豉、五香粉一起放入锅内加水炖,先以武火后改文火,1小时后捞出驴肉,凉凉可食。
功效:
养血安神。用于劳损体弱及心烦不安。
9.桃仁酱爆鸡益精血壮筋骨
方剂:
肉鸡1200克,桃仁150克,南荠250克,大葱250克,甜面酱、白糖、酱油、味精、料酒、盐、食油、鸡蛋、淀粉各适量。
制法:
肉鸡开膛去毛及五脏,剔去骨,洗净,鸡肉打花刀后剁成鸡丁,用盐、淀粉、鸡蛋上浆待用。桃仁用开水稍烫,将皮撕下炸成金色待用。南荠、大葱去皮洗净各切成丁。锅上火注入花生油,待热后,下入鸡丁,炒至将透时下入南养及大葱丁,稍编炒然后下入甜面酱、白糖、酱油、味精、料酒炒匀,撒入桃仁翻锅即成。本菜特点是酱香浓郁,脆嫩并重。食之。
功效:
补肝肾,益精血,壮筋骨,强腰健脑。适用于虚劳瘦弱、中虚食少、泄泻、消渴、水肿、贫血、肠燥便秘、血滞风痹、腰膝酸痛、神疲乏力。
四、补肾养身
1.豆腐鲜虾理虚补阳
方剂:
豆腐2块,羊肉80克,鲜虾50克,生姜2片,盐及味精适量。
制法:
先煮羊肉至八成熟,再下豆腐、鲜虾及调料。食肉饮汤。
功效:
益气养血,温阳。用治气血不足及肾阳虚。
2.焖羊腿治男子劳伤
方剂:
肥羊腿肉500克。
制法:
切碎蜜盖焖煮烂。吃肉饮汤。
功效:
温补气血,补形衰。用治男子劳伤。
3.苁蓉猪肝汤补男女肾虚
方剂:
肉苁蓉25克,猪肝100克。
制法:
将猪肝切片,加水两碗同苁蓉共煮,煮剩汤一碗。调味饮用,连饮多次。
功效:
生精补血。对男子肾亏损、女子阴气不治都有补益作用,是男女均宜的和缓滋补药,补而不燥,滋而不腻,即补益力来得从容而不急骤。
4.羊骨粟米粥补虚养肾
方剂:
羊骨适量,粟米100克,陈皮5克,姜20克,草果2个,盐少许。
制法:
羊骨捣碎,陈皮去白,同姜及草果加水煎汤,去渣取汤下米作粥。加盐调味服食。
功效:
补肾,强健筋骨,祛寒湿。用治肾虚腰痛、耳聋、乏力。
5.羊腰黑豆汤治房劳过度
方剂:
羊腰(羊肾)1对,黑豆100克,小茴香5克,杜仲15克。
制法:
先煮羊腰(剖开去内膜),后放黑豆等再煮半小时。吃肉饮汤。
功效:
补肾虚,益精髓。用治房劳过度的肾亏腰痛、眼闪金花等虚症。
6.核桃鱼头汤治肾虚头晕痛
方剂:
核桃仁25克,首乌25克,天麻10克,鲤鱼头或鲢鱼头1个,盐、味精适量。
制法:
鱼头去鳃、洗净,同其他三味共煮至鱼头极烂为度。日饮汤2次。
功效:
补肝益肾。用治肝肾虚所致的头晕、头痛。
7.黄鱼鳔补肾调理气血
方剂:
黄鱼鳔胶、鹿角片等份,黄酒或葡萄酒少许。
制法:
鱼鳔胶和鹿角片用砂炒至色黄松脆,其研细末。以酒送服,每服5克,每日2或3次。
功效:
滋阴补肾,强身。用治肾亏腰痛、腰膝无力、头晕眼花。
8.蘑菇糖稀丸治腰腿痛
方剂:
蘑菇500克,糖稀适量,白酒30克。
制法:
将蘑菇焙干研面,用糖稀、白酒调和捏成丸粒。每丸9克,每日早晚饭后服1丸。
功效:
温经散寒,暖腰膝。用治腰腿痛。
9.黄酒炖乌鸡补肾阳虚
方剂:
雄乌鸡1只,黄酒1公斤。
制法:
将鸡开膛去肚内杂物,放入铝锅内,加入黄酒上火煮开,改用文火再煨炖至肉烂可食。食肉饮汤,每日1次。
功效:
养阴,退热,补中。用治因肾虚引起的耳聋或老人耳聋以及阳痿、小便频数。
10.炒鹌鹑补肾气壮腰膝
方剂:
鹌鹑3只,萝卜200克,油、盐、姜、葱、料酒、味精、醋各适量。
制法:
将鹌鹑去毛和内脏,洗净血水,切成方块。萝卜切成长方块,备用。将锅置于旺火上加油烧热,先将鹌鹑入锅反复翻炒变色,再下萝卜混炒,然后下诸调料,加水数分钟,待鹌鹑熟时,加少许味精即成。食之。
功效:
补益五脏。用治肾虚腰痛及各种虚弱。
11.保健膏
方剂:
吴茱萸、细辛、元胡、丁香、肉桂各10%,白芥子、甘遂各25%。
制法:
上药共研细末,密封备用。临用时取药末1克、用姜汁调成药饼,贴敷于足三里、关元、涌泉穴上(每次取1或2个穴位交替使用),2~6小时后除去。10天1次,3次为1疗程。
功效:
温补散寒,理气逐饮。
验证:
屡用有效。对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体弱易感冒等均有一定防治作用。
备注:
引自《外治汇要》。
条目信息
1
摘自《全国名老中医秘方》
2
本条ID:185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