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

治法:
苦泄辛通甘缓法
出处:
汉·张仲景《伤寒论》
组成:
半夏半升、洗 黄芩、干姜、人参、甘草炙,各三两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擘
方制: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主治:
治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若心下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也,此汤主之。

方论选萃

明·许宏病在半表半里,本属柴胡汤,反以他药下之,虚其脾胃,邪气所归,故结于心下,重者成结胸,心下满而硬满也;轻者为痞,满而不痛也。若此痞结不散,故以黄连为君,苦入心以泄之;黄芩为臣,降阳而升阴也;半夏、干姜之辛温为使,辛能散其结也;人参、甘草、大枣之甘,以缓其中,而益其脾胃之不足,使气得平,上下升降,阴阳得和,其邪之留结者,散而已矣。经曰:“辛入肺而散气,苦入心而泄热,甘以缓之,三者是已。”。

胃为津液之主,阳气之根,大汗出后,外亡津液,胃中空虚,客气上逆,心下痞硬,此乃中焦之气未和,不能消谷,故令干噫食臭者,胃虚不能化谷也,土虚不能制水,故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与泻心汤以攻痞,加生姜以益胃也。(《金镜内台方议》)

清·王旭高泻心者,实泻胃也。盖胃居心下,“心下痞”即胃痞也,此实则泻心法。泻心者必以苦,故用芩、连;散痞必以辛,故用姜、夏;欲交阴阳通上下者,必和其中,故用参、甘、大枣。(《王旭高医书六种》)

清·尤在泾按:痞者,满而不实之谓。夫客邪内陷,即不可从汗泄,而满而不实,又不可从下夺,故惟半夏、干姜之辛,能散其结。黄连、黄芩之苦,能泄其满,而其所以泄与散者,虽药之能,而实胃气之使也,用参、草、枣者,以下后中虚,故以之益气,而助其药之能也。

汗解之后,胃中不和,既不能运用真气,并不能消化饮食,于是心中痞硬,干噫食臭。《金匮》所谓中焦气未和,不能消谷,故令人噫是也。噫、嗳食气也。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土德不及而水邪为殃也。故以泻心消痞,加生姜以和胃。(《伤寒贯珠集》)

近代·程门雪盖其人素本脾胃虚弱,一面因外邪误下,邪热入里而作胸痞;一面因误下伤脾阳,而为下利,完谷不化,日数十行。上则胸膈痞满,干噫食臭,下则自利完谷,形成上实下虚,上盛下寒,上下相隔之症,此仲景所论胸痞症之大凡也。泻心虽有三方,而以芩、半、姜、连四味为主,三方均必用之,其间黄芩、半夏一对,黄连、干姜又一对,铢两悉称,配合之精,后人万不能及也。芩、连苦寒降泄,姜、半辛温开化,用必相兼,或二或四,不可偏废,此四味乃治胸痞之正药,余药随症转移,非一定也。方中人参、甘草、大枣三味,乃因误下之后,自利日数十行,为正虚而设,并非治其胸痞者也,因症而加减之可耳。(《书种室歌诀二种》)

近代验证

例一 顾正荣治萎缩性胃炎案。

戈某某,男,76岁,中脘痞满,食入更甚,嗳气则舒。胃镜提示:萎缩性胃炎。四五年来,中西药遍访难愈。舌质淡红,苔薄腻,脉细弦。由于忧思怫郁,肝气犯中,以致脾胃升降失常,治拟活肝以安胃,苦辛以通降,然胃为阳土,宜润宜凉,参合清润祛瘀以治局部病变。

处方:党参12克、制半夏6克、川连5克、干姜3克、柴胡9克、炒枳壳10克、赤白芍各6克、乌梅6克、石斛15克、败酱草15克、焦山楂15克、清炙草3克。

本方随证加减,一连服三十余剂,痞再食进,嗳气消失。

例二 《老中医经验选》1975年。

李某某,女71岁,1971年1月8日初诊。

胃脘疼伴呕吐,嗳气,恶心已数可,大便干结,数日一次,唯濡不胀。脉细数,舌苔黄而腻。

此为脾胃气虚,湿热食滞之症。治宜清热导滞。方用栀子厚朴汤加味:(方略)。

1月21日二诊:服药3剂,症状未有改变,胃脘仍痛,不欲食,食下作呕,噯酸,大便五天不下,脉细缓,苔淡黄带白。方与半夏泻心汤加苍术:

法半夏15克 干姜9克 黄连9克 黄芩9克 炙草6克 大枣5枚 党参15克 苍术6克。

每天一剂,服三剂。

2月1日三诊:胃痛减轻,颇欲食,食下不作呕,无噯酸,大便三日一行,先洁后溏。舌苔薄白,脉弦数无力。方用生姜泻心汤:

法半夏12克 生姜15克 黄芩12克 川连9克 炙草6克 干姜9克 党参12克 大枣4枚。

每天一剂,服4剂。

2月23日四诊:胃痛已止,胃口好转,腹亦不痛,大便三日一行,舌质淡红,苔白,脉缓大带弦,以半夏泻心汤巩固疗效。

例三 丁学屏治反胃案(选自《丁学屏临证笔记》)

徐某某,男,44岁,工人。1975年8月5日因胃痛、进食后呕吐入院,住院号:7641。

患者有胃病史十余年。72年钡餐胃肠检查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近二三月来胃痛,进食后痛剧,食后二小时许呕吐,吐出物为不消化食物。无泛酸,大便每日一次,无黑粪。

入院体检:心肺正常,腹软,上腹部剑突下压痛,震水音(+)。红细胞沉降率6毫米/小时,血色素86%。拟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幽门不完全梗阻。

入院后予少量流质,输液、中药治疗。六剂后,空腹震水音消失。

初诊: 8月6日,中脘幽痛,终日不衰,食入撑胀,良久复出。府气通调,口干不苦,秽气喷人。舌淡红、略胖、苔白腻满布。脉弦滑、且有劲势、如循刀刃。木横侮土,逼令胃气上逆,宜取辛苦通降、芳香化浊之品,以为泄木安中之用。

小川连3克 淡吴萸2.4克 姜半夏9克 茯苓18克 藿苏梗各9克 蔻仁3克(杵) 瓜蒌衣9克 片姜黄9克 制甘松3克 蒲公英12克 马勃3克(包) 沉香片1.8克 川石斛15克 二帖

复诊:8月9日 呕吐已止,脘痛亦减,容纳已馨。舌淡红、苔白腻较化。脉弦势趋缓。再从辛苦泄降之治。

小川连3克 淡吴萸2.4克 淡干姜3克 淡子芩9克 姜半夏9克 茯苓18克 藿佩梗各9克 蔻仁3克(杵、后下) 生苡仁15克 片姜黄9克 制甘松3克 蒲公英12克 马勃3克(包) 沉香粉1.2(分吞) 四帖。

服上药三帖后空腹震水音消失。继以左金丸,泻心汤法出入调治。诸症向安而出院。

例四 俞长荣治痞证案(选自《福建中医药》1981.12)

症见心下痞满不痛,或干呕、噫气、肠鸣、下利、脉弦。治则和胃消痞散结,以泻心汤类方为主,其适应证大同小异,若胃气虚弱、寒热互结者则以半夏泻心汤为宜。

病案举例

林×,男,30岁。

患疟疾三天,经内服奎宁片后,疟疾虽除,但觉胸中痞闷,食后欲呕,但又不得呕,尤其见到油腻食物即生恶心感。甲医认为疟后余邪未尽,与小柴胡汤两剂,未见减轻;乙医认为疟后脾虚,进以六君子汤两剂,痞闷更甚。诊其脉有弦象,舌苔白,自述除胸痞、恶心欲呕外,并无其他痛苦。诊断认为邪踞心下,胃失和降,虚中夹实之候,治宜苦辛通降,予半夏泻心汤。

半夏、潞党参各9克,黄芩6克,黄连、干姜各4.5克,甘草3克,大枣三枚。

服一剂后,恶心顿除,胸痞显减,食欲稍振。六日照原方再服一剂遂愈(此案原载《伤寒论汇要分析》今节选)。

按:不例始病少阻,截之过早,邪无出路,乘虚入胃,寒热互结而成病;胃气受损有失和降,故恶心欲呕。治拟半夏泻心沥,药取若辛寒沙消补共进,仍不越少限和解之意。

例五 俞长荣治呃逆案(选自《福建中医药》1981.12)

呃逆系胃气上逆所致,治则以和降逆平呃为主,针对其病因,分别加用祛寒、清热、化痰、滋养胃阴、温补牌肾等。由于冒气虚弱、寒热交结者多兼有胃脘胀痛,嗳腐吞酸等,治则和胃降逆,苦辛并进,方用半夏泻心沥。呃逆甚者,配合旋复代赭汤。

病案举例

陈某某,男, 40岁。 1974年5月7日就诊。

自诉两脘部窒塞感、隐痛,时时呃逆持续一个多月未解,经福州市×医院检查发现十二指肠球部痉挛。在外治疗效果不显。伴见日苦,食欲不振,食后脘胀。二便正常。脉弦缓。舌质略红、较干,苔薄白。诊为木乘土位、胃气上逆。治拟疏肝降逆和胃,予半夏泻心汤合旋复代赭汤。

潞党参、代赭石各15克,半夏、黄连、旋复花各6克,干姜、炙草各4.5克,生姜二片,大枣三枚。服两剂。

5月9日二诊:自觉诸症减轻,仅食欲不振。脉较平和,舌可。当和胃理气,与橘皮竹药汤加味。

至5月26日询知,诸症基本解除。

例六 贺真治腹泻案(选自《江西中医药》1980.4)

胡某某,男,61岁社员80年3月诊。

患者病前脘腹不适,又食死猪肉立致腹泻,稀水便一日四、五次,始伴寒热,服药不效。就诊时寒热虽罢,但仍腹泻腹痛,心窝部饱胀感,恶心欲吐,不思食,肠鸣,日苦干,神差,腹部有压痛,体温36.5℃。舌苔薄腻,脉象细弱。证属水热交阻肠间,脾胃升降失调。疏方半夏泻心汤加味。

半夏10克 条芩10克 黄连10克 党参10克 干姜6克 炙草10克 大枣4枚 生姜12克 藿香10克 白头翁12克。

服2剂自觉症状减半,尚有些消化不良,原方加神曲,再服三剂而病愈。至今未发。

例七 贺真治慢性胆囊炎案(选自《江西中医药》1980.4)

徐某某,女,39岁。

79年5月诊。

自诉患慢性胆囊炎数年,曾在某医院作胆囊造影确诊。经西医治疗未效,就诊于中医治疗。来诊时右上腹部胀痛数日,放散至右胁及肩胛,微畏寒不发热,日苦干,恶心欲吐,食纳不振,右上腹部有压痛。舌质淡红苔薄腻,脉细弦略数。证属寒热互结胆胃,肝脾胃胆升降失司。疏方半夏泻心汤加味。

法夏10克 黄连10克 干姜、桂枝各10克 党参12克 大枣4枚 炙甘草10克 条芩6克 郁金10克。

服三剂痛呕大减,精神略振,守原方续服五剂而愈。

按语

三泻心汤之异同,程师门雪言之最确,其谓:“三泻心汤,名异实同,无甚分别,其中以半夏泻心汤为主。甘草泻心汤则减人参一味,生姜泻心汤则多生姜一味,仅此为不同耳。再以立论之分,则生姜散水气,半夏降逆气,甘草缓中气,观其何者为重,则以何方为主可耳。半夏泻心汤之半夏分量,并未增多于二方,故知半夏泻心汤先出主方。因缓中而增甘草,因心烦而减人参,因胁下有水气,胃有秽浊而加生姜。甘草、生姜二泻心汤,则后出加减方也。学者但紧认干姜、黄连、半夏、黄芩四物二对,一辛温开通,一苦寒降逆,为痞结主剂,或单用或复用,随症轻重而施,其他因症加减,但通其意,变化从心,不必拘于三方原则也。简言之,寒可加附子,热可加重芩、连,虚可加人参,实可加大黄,兼表可参柴、桂等等。其为用之广,率一例百,一以贯之,妙矣。”

条目信息
1
摘自《历代古方验案按》
2
本条ID:12013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