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的治疗经验

名医简介

蒲辅周(1888〜1975),著名中医学家。

治痢需看患病之新久,年龄之长幼,身体之强弱,舌质之红淡,苔之厚薄,思凉思热,结合色脉,按表里、寒热、虚实、六经分别处理,并需掌握季节。夏季以暑为主,审察暑、湿孰轻孰重,暑重选用香薷饮、黄连香薷饮合六一散,若脾胃素弱者宜六和汤加减;湿重选用藿香正气散合六一散,白术改用苍术或选用《温病条辨·中焦篇》的5个加减正气散,用之多效。秋季以燥为主,而初秋亦往往阴雨连绵,故需审察湿与燥孰轻孰重,如湿重宜对金饮子合六一散;燥为小寒之气,必有寒热,宜活人败毒散加减;如有伏暑兼夹,应采用治暑之方。痢病多兼夹饮食停滞,宜加莱菔子、神曲、山楂、枳壳、槟榔、木香之类消导药物。

痢病除须掌握季节外,寒热辨证亦为重点,热利下重,便脓血,口渴喜饮凉,小便短赤,热毒盛者,白头翁汤加减主之。人以胃气为本,治痢亦当先审胃气,热毒痢应用苦寒攻伐者,中病即止,苦寒太过则伤中气,往往反导致正虚邪陷,所谓热证未已,寒证复起。寒痢则有下利清谷,肢厥脉微,甚则滑脱不禁,宜理中、四逆辈;下利清谷而有脓血,病属下焦者,宜桃花汤温里固脱。

痢久脾虚下陷者或导致脱肛,宜补中益气汤加减,脱肛者加鳖头骨(焙干,研细,冲服)。久痢伤及阴血,而湿热未尽,引起午后潮热,腹痛绵绵,舌红少苔,脉细数,用连理汤加当归、白芍、阿胶,阴阳并调,肝脾共滋。若寒热错杂,虚实互见,消渴,呕吐不能食,烦躁,久利者,亦可选用乌梅丸或椒梅汤。

痢病愈后,到周年季节而复发者,古人称“休息痢”。由病邪未尽,而用收涩补剂过早,以致痢邪伏藏于肠膜之间。治宜扶正祛邪,攻补兼施。食宜清淡,少吃生冷油腻之物。在临床上用古方救绝神丹治疗休息痢效果较好。其方以当归、白芍为主,槟榔、广木香、莱菔子、枳壳为辅,甘草和中解毒为佐,薤白通阳利水为使,滑石利窍以导邪外出。痢病大伤元气者,因里急后重,出汗,脾胃受伤而气血两虚。此方重用归、芍调和肝脾,甘草和中解毒,佐使协合,痼疾往往根除。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腹泻痢疾卷》
2
本条ID:152214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