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为主,攻补兼施

名医简介

李济仁(1931〜),皖南医学院教授。
苦参15〜30g、熟地、山萸肉各25g、山药50g、萆薢20g、石菖蒲10g、乌药15g、益智仁15g。

上述基本处方对一般乳糜尿症均适用,但临床上还必须结合辨证,随证加减。如见尿浑如膏,甚则如涕,溺时涩痛,此为膏淋,当加赤等、石韦利水通淋;如小溲色红,状如膏糊,淋涩不畅,此为赤浊,当加白茅根、炒蒲黄、琥珀末(分吞),清热止血,活血去瘀;如见小溲浑浊,色白如米泔,此为白浊,当重用萆薢,另加煅龙牡以分清固涩,达到填阴固精的目的。

用上述基本处方随症加减,门诊治疗乳糜尿28例(服药5〜45剂,平均15剂),除1例因工作调动,情况不明,1例服药中断,疗效不显外,其余患者经查血、尿均属阴性,恢复了健康。

方某,男,成年,1975年8月就诊。3年前患水浊症,经医院确诊,系血丝虫引起的乳糜尿。经用海群生治疗后,症状未见减轻,血检仍有丝虫。后转中医以石莲子汤加味治愈。未过3月旧恙复萌,仍请原中医按前方治疗1月余,未见好转。于1975年8月来我院诊治,见尿浑浊如米泔,小便频数,且有间断,淋漓不尽,食荤及辛辣物病情即加重,腰酸腿软,形瘠神疲,纳呆欠运,脉微弦濡,苔黄腻。经检查:小便蛋白(+++)、脂肪球(+++),红细胞7〜8/高倍视野,白细胞偶见。中医辨证,属脾虚不能运化水湿,下焦蕴郁湿浊,肾气不固,以致湿浊与精液下流而成白浊之症。经上述基本方加白术、煅龙牡服药10剂,症情大有好转,原方继服10剂,病症痊愈,尿检正常。后又到医院检查,未找到丝虫,3年后随访未复发。

朱某,男,38岁,1975年9月就诊。于1973年秋发现小便如米泔,经县医院检查血中有血丝虫,用海群生治疗3个月后,尿浑转清,复查未见丝虫。1974年冬季上症又作,复至该县医院以西药治疗,效果不显,血检仍有丝虫。1975年8月来我院就诊,小便化验:蛋白(+++)、脂肪球(++)、红细胞(+++),白细胞少许。患者体瘦神倦,腰酸背楚,纳谷寡味,得食腹胀,尿浊如膏,色赤,排尿时涕状粘液堵塞,尿道涩痛不易尿出,脉细数,苔薄黄。此为膏淋之症,迁延日久,脾肾两虚。脾主运化水湿,输布水谷之精微,脾虚则气陷,不能运化水湿,迫使湿热下注,致成淋症。肾主藏精,又为封藏之本,肾虚则约束无权,精不能固,致精液外流,肾热移于膀胱,煎灼真阴,则为膏淋。

萆薢分清饮为膏淋主方,熟地、山药、山萸肉又是益肾健脾之圣药,更有苦参补肾水而制相水,清湿热又能杀虫,这样组方能达事半功倍之效。故用上述基本方,另加白茅根、炒蒲黄、琥珀末(吞服)清热止血,合入赤苓、石韦,以助利水渗浊通淋之功,通则不痛。

患者服药5剂,尿浊减轻,排尿亦畅,已无涩痛感。原方继服5剂,症情好转,去所加之药味,按原方再服7剂,而获全功。小便化验正常,血检未见丝虫,数次追踪观察,未见复发。

根据中医理论,引起乳糜尿的原因不外两个方面:一是脾肾不足,一是湿热下注。前者是本,后者属标,本人所拟的基本处方就基于此。

1.主药苦参:因苦参既能益肾养精,又能清热祛湿杀虫,标本双顾,可谓治乳糜尿之要药。历代本草均载其杀虫之功,李时珍说:“苦参补肾……治风杀虫”。苦参有无杀灭丝虫的作用,尚待进一步探讨。由本人以其为主治数十例丝虫引起的乳糜尿来看,苦参确有杀灭丝虫之效,因所治数例患者,前服多剂中药无效,后加此药即获效机,但这只是个人实践中的管见,仅供参考。

2.取六味地黄丸中三味补药作基础:其中熟地滋腻补肾,养阴益血;山萸肉止遗精,固浊窍,使阴气不得下流,为关键要药;重用山药双补脾肾,使脾健肾强,以固其本。

3.用萆薢分清饮温肾化气,去浊分清:方中萆薢利湿分清;石菖蒲通窍而分利小便;益智仁温补脾肾,固精止泻而缩小便;乌药温肾缩尿,理气散寒,止痛。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淋证癃闭卷》
2
本条ID:15199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