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简介
关幼波(1913〜),北京中医医院教授,著名中医学家。治黄必治血,血行黄易却关氏认为黄疸主要是湿热蕴于血分,病在百脉。所谓百脉是指周身血脉,肝又为血脏,与胆互为表里。所谓“瘀热发黄”、“瘀血发黄”都说明黄疸是血分受病。黄疸既然是血脉受病,治黄必然要从治血入手,亦即在清热祛湿,或温化寒湿的基础上,加用活血的药物,所谓血就是根据病邪对血分的影响,使用入血分的药物,并根据“热者寒之”,“客者除之”,“虚者补之”,“逸者行之”等原则进行治疗。并常用以下几法:
一、凉血活血
凉血活血旨在血中瘀热,凉血而不滞邪,使之血脉畅利通达,客邪(湿热)得除,热邪得清,瘀结得散,则黄疸易于消退。常用的药物有:生地、丹皮、赤芍、白茅根、小蓟、藕节等。生地的功能,主要是凉血、养阴血。大生地凉血养血,细生地凉血活血,生地炒炭可以凉血止血。白茅根凉血活血,又能利湿退黄,清热退烧。小蓟能凉血活血而又止血,且有解毒之功。藕节凉血活血化瘀,能止上焦血,且能开胃行气,是血中之气药,其他丹皮、赤芍均为凉血活血之品。
二、养血活血
黄疸既是血分受病,若湿热瘀滞百脉,发为阳黄,则热邪必然灼耗阴血。故血热血虚兼见者居多,使用养血活血的药物,养血而不助热,活血而祛瘀滞。常用的药物有:丹参、白芍、当归、益母草、泽兰、红花、郁金、香附等。其中丹参、白芍养血活血偏于养血;益母草、红花活血化瘀,偏于调理气血;活血又须疏气,香附、郁金疏气而活血。此外还常用泽兰,因为泽兰有“通肝脾之血”之特点,横行肝脾之间,活血而不伤血,补血而不滞血,同时又能利水,因此可用于各个阶段各种类型的黄疸。
二、温通血脉
血得寒则凝,若寒湿凝滞血脉,或湿从寒化瘀阻血脉,发为阴黄,则需要使用温阳通脉的药物,化散凝滞,疏通百脉,寒湿始得化散。常用附子、桂枝。
治疗黄疸使用活血药物可以加速黄疸的消退;有利于肝脾肿大的回缩;活血即可祛瘀,祛瘀即可生新。故治黄必治血,血行黄易却。
治黄需解毒,毒解黄易除关氏认为:当湿热久羁蕴毒或兼夹恶气疫毒外感时,均需加用解毒的药物,因为湿热毒邪瘀结,则湿热益盛。湿热益盛,则毒邪益炽,热助毒邪,毒助热威,若不加用解毒的药物,则湿热难以化散,黄疸不易消退,所以应当根据病情的需要,在清热祛湿的基础上加用解毒的药物,常用的解毒方法和药物有以下几类:
一、化湿解毒
黄疸初期邪居中上二焦之际,可以使用辛凉或芳香化湿的药物配合苦寒燥湿清热解毒的药物,以清化或清解中上二焦之蕴毒。常用的药物有:薄荷、野菊花、藿香、佩兰、黄芩、黄连等。
二、凉血解毒
湿热瘀阻血脉热盛于湿者,即血热炽盛,湿毒瘀结,弥漫三焦时,应当加用凉血解毒的药物,以清解血中之毒热。常用的药物有:银花、蒲公英、草河车、板蓝根、土茯苓、白茅根、青黛、紫参(石见穿)等。
三、通下解毒
湿热毒邪蕴结,偏于中下二焦,通利的原则,可以通利二便,以导邪外出。若热盛于湿,热郁阳明,大便燥结,口舌生疮,或湿盛于热,大便粘滞而稀,排便不畅,应通利肠腑,使湿热毒邪从大便排出。常用的药物有:大黄、黄柏、败酱草、白头翁、秦皮等。
四、利湿解毒
湿热毒邪偏于中下二焦,应通利小便以解毒,即所谓“治黄不利水非其治也”,使之从小便渗利,则黄疸利于消退。常用的药物有:金钱草、车前子(草)、木通、萹蓄、瞿麦、六一散。同时常配合芳香化湿的药物有:藿香、杏仁、橘红以开其上、中二焦之源,使下焦易于通利。
五、酸敛解毒
在黄疸的后期,正气耗伤,病邪易于漫散不羁,在清热祛湿或温化湿滞的基础上,佐用一些酸敛解毒的药物,有时黄疸反而易于消退。又因肝欲散,以辛补之,以酸泻之,酸味的药物,可泻肝以解毒邪。常用的药物有:五倍子、乌梅、五味子等。
临证体会,在黄疸病湿热蕴毒时,如果加用解毒的药物,湿热易解,黄疸消退较快。对于各型肝炎有降低转氨酶的作用。
治黄要治痰,痰化黄易散痰阻血络,湿热瘀阻,则黄疸较固难化,不易消退。所谓治痰,也就是化痰散结,祛除胶结凝滞的湿热。痰滞得通则瘀热易清,黄疸必然易于退散。化痰法多与行气、活血、化瘀诸法配合使用。常用的药物有:杏仁、橘红、莱菔子、瓜蒌等。杏仁更能利肺气以通调水道,配合橘红,行气化痰,除痰湿,合脾胃。另外,山楂消食化痰,草决明清肝热化痰,半夏燥湿化痰,焦白术健脾化痰,麦冬、川贝母清热养阴化痰,海浮石清热化痰,郁金活血化痰,旋覆花清上中焦之顽痰,白矾入血分,清血中之顽痰,均为临证常用药物。
治痰之法用于治疗黄疸,是临证多年的体会。通过实践充分证明,重视化痰可以加速利湿退黄。特别是对于长期黄疸不退的患者。脾为生痰之源,治痰实为治脾,脾主运化,又易被湿所困,故治痰之法实为治本之策。根据临床体验,西医所谓血中胆固醇增高,中医则多从化痰论治。
一、首辨湿热孰轻重,施治重点先确定
基于前述对于黄疸病理的看法,当遇到阳黄患者时,首先要辨识湿热孰轻孰重,以确定施治的重点。根据临床病象可以概括为湿重于热,热重于湿和湿热并重等三种情况。湿重于热者,多为黄疸较轻,伴有恶心,呕吐,腹胀满,倦怠少食,大便稀,舌苔白腻,脉滑缓。热盛于湿者,多为黄疸较重,发热,口干口渴,心烦,小便短赤,大便干燥,皮肤瘙痒,舌苔黄厚乏津或燥,脉弦滑稍数。湿热并重者,多为黄疸较重,心胸烦闷,纳少,倦怠乏力,舌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辨别湿热的轻重,目的在于掌握治疗的重点。湿热之邪是相互影响的两种致病因素。湿为阴邪,其性粘腻重浊,日久可以耗伤脏腑的阳气。热为阳邪,后者耗其实质。而湿与热又互相影响,湿郁则生热,热郁则生湿,湿热相助,热炽湿深,日益胶固。由于湿热的轻重程度不同,以及机体反应的差异,故临床上见有湿盛于热,热盛于湿,湿热并重之分。由于湿盛者并非无热,热盛者并非无湿,仅仅是程度上的差异。所以在治疗上应当辨识湿热的轻重,掌握重点,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继而定三焦病位,分清退黄途径
根据病因分析,明确施治的重点之后,又要根据湿热侵犯的部位以确定祛湿清解退黄的主要途径。湿热交结首先困阻脾胃,中焦枢机不利,上下不得通,故阳黄中州受病是其基本证型。根据临床病象和邪之轻重以及机体抗病能力的差异;偏于中下二焦;弥漫三焦等。因脾湿胃热,肝胆失于疏泄是发黄之本。故中焦首当其冲,必然受累。黄疸、纳差、恶心、厌油、乏力困倦、苔腻是其基本证候。若偏于中上焦者,兼见头晕,头痛,心烦懊憹,呕吐频作,胃脘胀闷;热重者可有发热,头痛较重,口渴思冷饮;湿重者,头目晕眩,身重嗜卧,口渴不欲水。若偏于中下焦者,则上中焦湿热症状不明显,多兼见小便赤热,尿混尿频,尿道灼痛,小腹胀。热盛者大便干结;湿盛者大便溏薄;湿热并重者,大便粘滞不爽。若湿热弥漫三焦,则上述症状交错并见,而且病情较重,严重时湿热蒙闭心包,可见高热、神昏、谵语、抽搐等危候。辨识三焦病位的目的在于明确祛湿清热退黄的主要途径。古代虽有“治黄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之说,这仅仅是退黄的途径之一,但是除此之外还应分辨湿热的主要病位。若偏于中上二焦者,除利湿外,尚应注意宣化畅中通利,使其从小便或大便泄利;若弥漫三焦,则宣上畅中,通利三焦,使弥漫的湿热迅速退却。
在阳黄的具体辨证施治过程中,首先从病因上分辨湿热的轻重,进一步分清上中下三焦之病位,最后把病因分析与病位分析综合起来,才能制定出治黄的总则和治疗的重点以及祛湿退黄的主要途径。根据临床病例的分析,阳黄为病,主要是弥漫三焦或偏于中上二焦,少数病例或在发展的过程中有些表现为湿热偏于中下二焦者。
临诊时,综合病因、病位的分析,基本上概括为:热盛于湿偏于中上二焦,湿盛于热偏于中上二焦,湿热偏于中下二焦,湿热并重弥漫三焦等4种证型。这样既掌握了黄疸普遍性,又能抓住其特殊性。若为热盛于湿偏于中上二焦,则清热利湿之中重点清热,而且宣化畅中使之从中上二焦化散;若湿盛于热又当偏重利湿;若湿热偏于中下二焦,则畅中通利使湿热宣化于中焦,且从下焦泄利;若湿热并重弥漫三焦,则开发三焦清热祛湿并重,这样湿热毒邪才能迅速祛除,邪去则正复,以免迁延复发,留有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