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火痰瘀相兼为病,熄风活络釜底抽薪

名医简介

徐景藩(1927〜),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中风以经络脏腑分类,由来已久,因能区别病位深浅和病情轻重,故迄今仍然沿用。中脏腑者必兼中经络,初病中于经络,过半日或数日也有出现中脏腑之征象者,是由于风、痰、火、瘀病理因素错杂,矛盾继续发展所致。所以在接诊患者时,对于中经络的诊断,暂宜冠以“初步”二字为妥。否则,病情转化而缺乏预见,会带来医疗上的麻烦。

《素问》谓:“阳气者,烦劳则张。”“烦劳”包括脑力与体力之烦。经常心情不畅,易躁易怒,多劳少逸,既烦且劳者,容易致病。曾诊治中风急症百余例,询知有烦劳恼怒等诱因者占60%,由气郁而可化火、酿痰、致瘀,气火亢盛,肝阳化风。一般在中经络证之初期,大致以风、痰或血瘀为主。中脏腑闭证初起,每以风、火、痰为主,闭证好转,趋向恢复,又多以风、痰、瘀为主。气为火、痰、风、瘀等病理因素之先导,亦常为火、痰、风、瘀之所兼有。气有余,便是火,气之郁,血可瘀,气之郁,痰易生.其间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出血性中风急性期,多以风、痰、火(热)为主,因其猝然发病,胃肠实。风阳痰火壅于清窍,故宜釜底抽薪,上病取下,通其腑气,导热下行,藉以祛痰平熄肝风,实为救治之要法。根据证候,用凉膈散加减,或用小承气汤合羚羊钩藤汤,或佐礞石滚痰丸去沉香。可鼻饲灌服,或精简药味,以硝黄为主药,加大剂量,煎汁灌肠。据个人经验所得,经通腑导热而抢救成功者不少。

至于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当以熄风化痰,活血通络为法;常用钩藤、明天麻、杭菊花、白蒺藜、竹沥、半夏、陈皮、桑枝、地龙、丹参、赤芍、豨莶草之类。腑实便秘,舌苔黄腻者,亦可用枳实、瓜蒌、大黄芩通腑导滞。尝见有因气郁甚而卒中者,神志清,能说话,肢体不遂,口歪,情绪低落,少言寡语,善太息,脉不弦,状如“气中”。用乌药、沉香、广郁金、合欢花、炒川芎、白芍、陈皮、法半夏、石菖蒲、通草、香附、茯苓等药以顺气开郁化痰,沉香另用石砚或新砂锅底洗净后,滴温开水磨成混悬液频服,结合心理治疗,宽慰劝导,气散痰化而逐渐好转。

恢复期的治法,不外搜风通络,化瘀行瘀,益气养血,培补肝肾等法,应辨证而投药。王清任补阳还五汤主要适用于恢复期无痰热而脉细不弦,舌腻不甚者,并非通用之“特效方”。关于搜风通络一法,一般可选用地龙、全蝎、僵蚕、炙甲片、千年健、路路通等宣通经络。若兼肢体疼痛者,配用鬼箭羽或鸟不宿,并加乌药以流通气机,延胡、白芍以行气血。如胫肿重滞,兼有湿留者,加用薏米、泽泻、蚕砂、玉米须、益母草等药。

此外,临床凡抢救而配用脱水剂,小溲渐增,舌质渐红而干,阴液渐亏者,投药当参以护阴生津。药如麦门冬、生地、石斛、芦根、茅根之类,有利于保持电解质的均衡,亦可维护胃津及粘膜。依本人经验常用白及,既可协同养阴生津药的作用,又可防止上消化道出血。白及可入煎剂,也可研成极细粉末,每次1.5g,1日2次,加水适量(一般药粉与水之比例以1:8〜10为宜),调成粘膏状服。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中风卷》
2
本条ID:15134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