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病治心悸,审证拟效方

名医简介

薛盟(1917〜),浙江中医药研究院主任医师。

心绞痛

心绞痛,多见心脉痹阻。《素问·痹论》说:“心痹者,脉不通。”寓有闭塞不通之意。胸痹的病证,似包括心绞痛在内,因胸中阳气不得布散,不通则痛,当然胸痹也可以引起心痛及短气的症状。胸痹虽因胸中之气下陷,阳虚不运,久而成痹,但却不能概括所有的心痛短气证。有因痰湿困顿,有因寒邪郁滞,有因气阻血瘀,所以治法也应按病因而异。尽管冠心病以血瘀为其共性,但其各自的特殊性在辨证方面更不能不予考虑。因心痛既为血行不畅,还会出现心气虚损,它的病情和性质却不能一概而论。其痛多突然发作,胸膺常有缩窄感,绞痛,呈锥刺状,甚则憋闷欲绝。但心绞痛又往往和胸闷、气短、心悸怔忡等症状交织在一起,其舌质多黯紫或淡红,边有瘀点,苔少,脉弦涩有力。有的病人症征并不一致,如心痛虽系其主症,却兼有形寒肢厥、自汗乏力、腰酸、眩晕、大便溏泄等症,这都和心功能不全所带来的气血虚损分不开。此时若徒事活血化瘀,仅能取效于一时,愈破结则心气愈虚,宜选用通补兼施的治疗方法,常用方有瓜蒌薤白半夏汤、黄芪五物汤,或以补阳还五汤、拈痛汤等加减。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本病多由心阳不振,心的搏动力弱,即意味着心阳式微,不能鼓动血行畅流,属于心悸、虚劳病的范畴,严重者可停跳,甚至昏厥。所呈脉象,通常以迟或结为主,或迟脉兼见沉细,反映出一系列阴证,属内脏阴寒,气血虚衰。然而困难的是,心动过缓可与心动过速交替发作。属虚寒者,心率和血液流速皆较慢;若心动过速,则脉搏相应增快而转为数脉,数脉中见细涩虚软,沉取无力,即不应误诊为心经热实之证。张景岳曾指出:“数脉之病,唯损最多,愈虚则愈数,愈数则愈危,岂数皆热乎?若以虚数作热,则万无不败者矣。”在结合舌诊方面,舌质多为黯淡,舌体胖嫩,或兼齿印,若阳损及阴,则见黄白苔,或舌绛少苔,中有裂纹。在辨证时,尤其要抓住“阴胜则寒”这一病机实质,注意到心阳虚是本综合征的病机关键,而以胸闷、心悸、气促、体倦、头昏、喜暖恶寒等症作为诊断依据。治疗上要调整心率,不能忽视升阳益气的原则,既要直接重视心阳的恢复,也要间接照顾肾为血脉运行的资始,脾为脏腑生化之源,运用“劳者温之”、“虚者补之”、“寒者热之”等治则,不仅温通心阳,而且通过补肾阳,大大调动体内先后天内在因素,从而有利于气的畅旺,达到标本兼顾的目的。常用方剂有保元汤、右归饮、麻黄附子细辛汤、真武汤等。目前有人试用阳和汤化裁,据云能取得一定疗效。曾自拟温营汤,药用:

黄芪、白术、茯苓、龙眼肉、炒枣仁、党参、广木香、炙甘草、桂枝、莪术。

服用后,心率及脉搏趋向正常,症状改善。

心肌硬化

多见心阴虚损。本病实系心肌梗塞的前驱症,但无严重休克状态,以心律不齐、心力衰竭为其主要表现。《伤寒明理论》说:“悸,心忪也,筑筑惕惕然动,怔怔忪忪不能自安,则悸即怔忡。”严用和《济生方》推求其病机,认为“怔忡者,心血不足也。”朱丹溪曾指出:“大率惊悸属痰与火,怔忡属血虚有火。”《证治准绳》也说:“悸即忡也,怔忡者,本无所惊,自心动而不宁。”《医学正传》则按发作时间而加以鉴别,谓“惊悸者,忽然若有惊,惕惕然心中不安,其动也有时;怔忡者,心中惕惕然,动摇不静,其作也无时。”根据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心为阳中之阳,心火无制,相对地使阴血虚损,心失所养,故心悸不安,头晕,气短,口干舌燥,面色无华,倦怠乏力,舌淡少苔,脉细弱而弦,泻心火之有余,补心营之不足,这是治疗的大法,可选:

六味地黄汤加龟板、磁石、枣仁、淮小麦、远志,或朱砂安神丸加减。

高血压性心脏病

高血压性心脏病常多肝病及心。心生血,肝藏血,血与诸脉相通,明·《薛立斋医案》中说:“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清·陈士铎说:“肝旺则心亦旺。”可见心肝之间,有着相互影响的关系。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喜柔润,主疏泄,若长期劳累或精神紧张等因素以及过食膏粱厚味(高动物脂肪),一则引起肝阳上亢,即身中阳气自动,化火上炎;再则肝气郁结,经络痹阻,病在胁肋之间,可直接或间接导致心痛的发生。高血压病常易发展成心脏病变,在胸闷、心痛、心悸怔忡等主症的同时,可伴见眩晕、耳鸣、口苦、噫气、肢麻指颤、紫绀、呼吸短促、失眠等,且痛处不移,有时心前区亦有憋痛。《伤寒论》中描述“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说明古人早就注意到厥阴肝病可合并心血管系统发病的可能性。用一贯煎加减治疗,或自拟蒿芩生脉煎治疗,可取良效。蒿芩生脉煎药用:

夏枯草、青蒿、黄芩、北沙参、五味子、麦冬、生龙骨、生牡蛎、丹参、泽泻、桑枝

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常为脾病及心。有关痹证的发生和发展,经文中有不少记载,其原因大多责之于心脾。《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痹论》则先后指出:“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痹有“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等症。由于脾虚,水液代谢失常,变为湿邪,湿与风寒二气合而成痹,湿久内困,必从燥化,留于营卫经络则发热(风湿热),聚于胸则喘逆,心悸,胸闷,灼于咽嗌则为喉痹、口干。治疗原则:如胸闷、心慌、气促持续发作,应急则治标,曾自拟益气镇心汤,以制水气凌心,每奏良效,药用:

生黄芪、丹参、降香片、辰茯苓、瓜蒌皮、薤白、羌活、独活、防己、石菖蒲、赤芍、生龙骨、生牡蛎。

大部分病人出现心血管病症状明显时,可用《丁甘仁医案》中清络饮:

白薇、石斛、生地、忍冬藤、地骨皮、丹皮、秦艽、独活、威灵仙、地龙。

此方有滋阴清热、祛风通络止痛的作用。若兼见纳少便溏,则应顾护后天之本,以补脾为先,脾气得复,心病症征自能改善。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常为肺病及心。《灵枢·本脏》篇说:“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这是对肺气肿的简要概括。按临床辨证,大致分为“肺水”及“肺火”两型,其主症为咳嗽、咯痰、气喘、心悸、浮肿等,严重者可出现嗜睡神昏,谵语躁动,惊厥抽搐,迫血妄行,甚则呼吸困难、休克而死亡。肺水属寒痰凝聚,症见形寒喜温,痰涎稀薄,心动过缓,胸闷短气,心悸,苔白腻、舌淡,脉弦紧;肺火属痰热,阴虚津伤,症见五心烦热,干咳少痰,或咯吐黄色稠痰,渴不思饮。寒证用真武汤合五苓散加丹参、赤芍、淮小麦、炙甘草等;痰热咳喘用千金苇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味;阴虚心营不足,用拙拟保肺养营汤,药用:

鲜石斛、野百合、北沙参、五味子、瓜蒌皮、川贝、天冬、麦冬、葎草、鱼腥草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心悸怔忡卷》
2
本条ID:15090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