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胃脘痛的经验

名医简介

吴少怀(1895〜1970),济南市中医院名中医,临床家。

胃为水谷之海,禀气冲和,腐熟水谷,蒸化精微。如病邪干胃,邪正相搏,气机不通,不通则痛。

胃痛之因,不外气滞、血瘀、食积、痰湿、挟热、挟寒等几个方面。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所以治疗胃痛,首先当分虚实寒热。

凡久痛喜暖喜按不渴者,多属虚寒;暴痛喜凉拒按口渴者,多属实热。气机不通,似宜攻伐行散治之,但伤其胃气,十不愈其一二。此所谓通,为通调之意,必须调和气血·不违冲和。所谓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实为治胃安曰。

虚者助之以气,实者调之以气,热则清之,寒则温之。余个人临床治胃痛,旨在调和胃气,既不碍脾,又利于肠,以维后天之能,用药每多平淡,不伐冲和。凡过燥、过寒、攻伐之品,时时慎重,因为胃府虽能容物,但为诸脏腑之藩篱,不宜损害。倘一旦被伤,则调补亦难。叶天士主张治胃以通为补,不用攻伐,多以二陈汤加减化裁。余仿用之,常收良效。

1.胃热痛:口渴唇干,灼热泛酸或食入即吐,二陈汤加栀子、黄连、香附、川朴、枳壳。单纯热痛,金铃子散亦效。

2.湿热痛:胃脘灼痛,口渴不欲饮,嘈杂泛酸,或呕血,吐血·黑便。如瘀血阻络,丹参饮加栀子、失笑散、降香、茜根、连翘、黄芩炭、竹茹、杷叶、苏子。湿热伤阴,宜甘凉化热,切忌香燥,叶氏养胃汤或王氏一贯煎配合金铃子或乌药百合治之。黑便不减,加三七、海螵蛸、茜草炭、丹皮炭等;泛酸不止,加焦楂炭。

3.胃寒痛:胃脘隐痛,喜暖喜按,少食,泛溢清水,宜温中健胃,二陈汤加干姜、吴萸或良附丸、理中汤治之。若吐利交作,肢冷脉微,宜用四逆理中,以助阳气。

4.气滞痛:胃脘胀痛,干呕拒按,攻冲作痛,宜疏肝理气和胃,枳朴二陈汤加郁金、香附、乌药、山栀、川楝子,少加柴胡以疏肝;痛甚者宜用沉香降气散(局方)。

5.血瘀痛:胃脘刺痛,拒按不移,食后痛重,或吐血便血,治宜凉血化瘀。体实者桃仁承气汤,火甚者泻心汤,一般用失笑散加味。

6.食积痛:脘闷胀饱,嗳气腐臭,厌食,宜消积和胃平胃,二陈汤加焦三仙、香附、山栀。

总之,治疗胃痛,初病宜和,久病宜补,在上脘宜舒,在中脘宜化,在下脘宜导。治胃勿伤脾,顺其冲和之气,调其和降之能为要。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胃痛痞满卷》
2
本条ID:150786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