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简介
李恩复(1939〜),河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教授,胃病大家。论病重疼热伤阴,辨证每独标己见
一、论病机重瘀热伤阴
慢性萎缩性胃炎,以胃脘疼痛、痞满、纳呆食少、嗳气、嘈杂烧心等症状为主,属中医之“胃脘痛”、“痞满”、“纳呆”、“嗳气”、“嘈杂”等病范畴。胃与脾同居脘腹中焦,而胃属阳土,喜润恶燥,喜通恶滞,喜凉恶温,喜降恶升,无论内外病邪,皆可损伤胃腑,导致胃失和降而发病。李教授常引《素问·太阴阳明论》之说:“太阴阳明为表里……,生病而异者何也?……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故阳道实,阴道虚”,以为胃病机制之总括。在临床实践中,经对门诊和住院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行调查发现,其发病与外邪失治、进食热烫、辛辣、冷、硬、不洁食物、药物刺激、七情所伤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其发病后的演变过程常呈现气滞—湿阻、食积―热郁—耗伤阴血—瘀阻胃络等规律性变化,而以“瘀热伤阴”为病理之重点,间或亦有寒凝气滞者。由于瘀热伤阴,或寒凝气滞,气不布津,胃体失于滋荣,胃络失养而发生慢性萎缩性胃炎,日久正虚而病邪盘踞,尚可致积聚一类病变(恶变),正如明·李中梓所云:“按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积多年临床经验,李教授提出“瘀热伤阴成萎,此其常;寒凝于里,气不布津成萎,此其变”病机说,充分揭示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病机实质,并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
二、详辨证别具颖思
萎缩性胃炎症状纷繁复杂,临床辨证时,要抓住主要症状,详细辨析,尤其对疑似难辨之证,他常引前人之理论,合一己之经验,剖析病机,启人颇深,兹举数端以示其辨证之心法。
1.喜热怕冷,非尽寒证。胃病患者,胃脘部喜热怕凉,手足欠温者甚为多见,李教授认为此证因气机阻滞,阳郁不达者居多,常由食、湿、气、血、瘀阻气机,使胃阳郁滞于中不能四达而引起,常见舌质坚敛苍老,色紫暗或暗红,苔色黄或黄腻,脉沉细滑、弦滑、弦细滑,舌脉均现郁热之象,此为辨证着眼处。
张某,女,48岁,干部。患慢性胃病20年余,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萎缩性胃炎。主要表现:胃脘痛遇寒加重,得热则舒,甚则因吸入凉气而疼痛剧作,并伴有暖气、嘈杂、便粘不爽。胃脘冷,如掌大,压痛明显,舌质黯,苔黄而腻,脉沉滑。曾屡次用散寒止痛,温中暖胃之品,症状不得缓解。
审舌脉辨证,其病在胃,邪实为本,其主诉为标。立清热利湿,通络止痛之法。药用:
煎汤内服,日1剂。连用30剂,诸症皆消,又守方4个月,并加服摩罗丹,每日3次,每次2丸。后复查胃镜并取活检,其结果均为浅表性胃炎。随访2年,未再复发。
本例因湿热内阻,阳气内郁而出现的一片寒象。投散寒温中之药,是弃本从标,故无效果。因此,在临床上必须审因论治,不能见寒治寒,见热治热。胃为阳明之腑,体阳而用阴,温热之剂尤当慎用。
2.噫主于心,火土之郁。噫即嗳气,李教授辨噫气之病机,宗《素问·宣明五气篇》“五气所病”之“心为噫”说,因心胃经络相通,火土之郁,致胃失和降,噫气频作。
3.辨析疼痛,注意虚实。萎胃患者常见胃脘疼痛,古云痛则不通,由胃络瘀阻此其常,其痛如针刺,按之加重,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或涩。然临床亦常见胃脘隐痛,按之则舒,不饥、不食、不便、口苦、咽干、舌淡红脉细,李教授认为系阴血不足,胃络失养所致。
4.腹满当辨,寒热宜分。腹满症状,甚为常见,前人多责于寒,谓脏寒生满病。李教授多年临床,指出萎胃患者之胀满,以热胀为多,因胃喜柔润,以降为和,以通为用,凡食积、湿阻、气滞、络瘀皆可生热,使胃失润降,邪滞胃腑而致腹满腹胀。食火者,嗳腐吞酸,口苦口臭;湿热者,呕吐不食,便溏不爽;气郁热结,腹胀肠鸣,攻窜作痛,烦躁易怒;络瘀化热者,自言腹满,腹形不大,口干不欲饮。宗《内经》有“诸腹胀大,皆属于热”之论,辨证施治,均取得满意效果。
5.胁胀缘胃,不尽属肝。两胁乃肝之分野,故胁肋胀满,皆责肝气之郁。李教授认为,胃痛则腹满腹胀,上支两胁,甚则牵引后背沉重疼痛,此因胃中浊气上逆或冲气上冲所致,不必专责于肝。冲脉隶于阳明,胃气上逆常导致冲气上冲,使气机有升无降,腹胁胀满加剧。
肝主疏泄,性喜条达,位居胁下,其经脉布于两胁,若每因情怀失畅,或性急善怒,都能使肝气不能条达,阻滞于经脉之中,故两胁胀满之症生焉。此时治疗上用疏肝理气法,常用方是柴胡疏肝散。这些历来为医家所强调,也为同道所周知。但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由于胃阴不足,胃失润濡,胃的和降之功失常,故致饮食停滞阳明,浊气不降,肝气被抑,横行于两胁,两胁胀满乃生。治疗上应在滋养胃阴的同时,还宜消食顺气,常选用鸡内金、焦三仙、广木香、川朴、枳壳等药,以使食消浊降,肝气自舒,胁胀自止。
陈某,男,55岁,干部,湖北浠水人。1987年5月5日初诊,门诊号87—2576。
因饮食不节而致胃脘胀满2年余。近2月,曾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1次,并伴有两胁胀满,胃脘隐痛,以饥饿时为甚,后背酸沉,口苦而粘,口干不欲饮,胃纳尚可,心悸而烦,夜寐不安,腰酸腿软,小便色黄,大便不成形,日1行,舌质紫黯、苔黄腻,脉弦滑。曾在本省某医院胃镜检查发现:胃体粘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后壁粘膜变薄,血管多显露;胃角粘膜苍白、变薄,血管网显露;胃窦近幽门口7点钟方位充血水肿,粘膜皱襞间见一线状溃疡(0.2cm×1.2cm),其上有白苔覆盖。诊断为:(1)胃窦部溃疡(八2期);(2)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报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审舌脉辨证,其病在胃。立滋阴清热,消食顺气之法。药用:
水煎分2次服,并加摩罗丹,每日3次,每次2丸,饭前半小时服。
上方连用70剂余,胃脘及两肋胀满消失,胃内隐痛十减五六。日后随症加减又服10个月,症状消失。胃镜及病理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一般认为病胃胀者,若因天气变冷,胃胀加重,应诊为胃寒,此时病人的舌质淡、苔白,脉沉细。在萎缩性胃炎中,若病入胃胀,舌质紫黯,苔黄腻,脉弦滑,适逢天冷,胃胀加剧,复加衣被,胃胀有减,当不得诊为胃寒。是因天气寒冷,皮毛郁闭,气机壅塞,浊气不得从皮毛外泄,留于中脘,易致胃气不降,胃气、浊气同居胃中,故胃胀有加。病人自加衣被,皮毛得温而少闭,浊气始得外泄,胃中浊气有退,胃胀可减。医者如从病人自加衣被,胃胀得减,诊为胃寒,再用附子、干姜、肉桂等温阳散寒,实为误矣。当取生石膏辛通解肌之功,以解肌泄浊,浊气得泄,不居胃中,胃中始为清旷之区,胃胀自消。
万某,男,39岁,工人,河北石家庄人。1984年12月17日初诊,门诊号84-1061。
因饮食不节而胃中嘈杂,胀满半年余。每遇天寒症状明显加重,口干欲饮,嗳气频繁,时觉胃脘隐痛,大便不成形,日2次,舌边尖红、苔黄腻,脉弦细滑。曾经某医院检查诊断为萎缩性胃炎。中医属嘈杂、痞满。治以和胃消胀,解肌泄浊之法。药用:
水煎分2次服,日1剂。并加服摩罗丹,每日3次,每次2丸,饭前半小时服。
因患者经常出差,不能坚持服药,故断续服药近2年,后经胃镜病理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6.背沉重痛,当责胃之肺气虚。萎胃患者,常诉有背沉重痛,李教授析其病机,乃胃之肺气虚而致。胃为水谷之海,气血之源,五脏皆有胃气,胃气一虚,则水谷精微无以输送达肺,肺之气津不足,布展无力。《内经》云:“肺俞在肩背”,肺气既虚,则气津不能灌注,荣养肌背,故有背沉重痛之苦。此乃母病及子,胃虚及肺之病。
三、重腹诊审胃病之机
清代医家沈尧封说:“太阴阳明俱属土,同居中焦,病则先形诸腹。”胃病,通过腹诊可得其寒热虚实之机。李教授尤其重视腹部触诊,认为在患者腹部浅层或深层发现的病条、病块及其粗、硬、板、滞、痛等反映,结合病块、病条的分布和走行等,可借以判断病变的轻重、虚实以及气、水、疲等病邪。
腹诊时,让患者仰卧,两腿屈曲,两臂顺沿两胁平伸,露出腹部,放松腹肌,检查医师位于右侧,用右手指掌,逆时针方向从左下腹诊查起,顺序向右下触按腹部。手法宜轻柔徐缓,由浅入深,由轻到重。为了探寻疾病位置,亦可用大指的指腹,或轻或重地触按各重要部位。
腹诊的脏腑定位,结合日人木下晴都原氏经验,确定五脏之触诊部位:心在心下部(剑突下鸠尾穴区),脾在脐上方之上腹部,肝在脐左外方之侧腹部,肺在脐右外方之侧腹部,肾在下腹部。
若剑突下胃脘部硬满板滞,或触按疼痛,常是萎缩性胃炎的腹征(胃镜、病理均能证实)。
凉润通降,自出机抒根据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病机特点,李教授制定了凉润通降治疗大法,灵活化裁古方,并研制出摩罗丹、通便灵等有效成药,形成了系统的理法方药。
一、治重凉润通降
脾胃之治,前人虽不乏其论,但尚无能切合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病理机制的完善治疗方法。金元名医李东垣之《脾胃论》,详于治脾而略于治胃。清代名医叶天士论治胃病最详,言“阳阴阳土,得阴自安”,“胃宜降则和”,自是论超千古,然析其用药,则以清润为大要,或甘寒生津,或酸甘化阴,仍属滋润补虚之途,未能切中胃病“阳道实”之病机。李教授积多年临床经验,针对“瘀热伤阴成萎”的主要病机,立凉润通降之大法,以养阴血、畅气机、和胃降逆、通络定痛等治疗有机结合,形成了贯彻始终的基本治疗原则。对确系寒凝气滞者,固不废温中散寒之治,然凉润通降之治,显然紧扣瘀热伤阴这一基本病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二、用药别出机抒
理法既明,用药贵在切合病机,配伍精当,药量适宜,用当则通神。
1.重视理气和胃。脾胃居中州,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凡食积、湿蕴皆可塞滞胃气,气滞又可化火、伤阴、滞血,故行气药最为常用。对胃脘胀满、攻窜作痛诸症常用木香、枳实、厚朴相伍;如食积滞气,嗳腐吞酸,合以鸡内金、焦三仙消导药;湿阻气机,脘痞苔腻,配伍茯苓、泽泻、石菖蒲等理气化湿;气郁化火,胃中烧灼,伍用芩、连、石膏等,兼有阴伤则合之天花粉、麦冬、生地等养阴益胃之品;若气滞日久,血瘀络阻,理气常选用香附、延胡索等气中血药,使气运血行。
2.清胃妙用石膏。生石膏为外感热入阳明胃经之主药,李教授治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热偏盛、胃脘灼痛、烧心烦躁者,常于清热药中加入生石膏,以清透肺胃,获效颇佳。凡胃脘灼热,烧心烦躁而无虚寒之象者皆可用之。
3.养阴不碍湿邪。胃热伤津,阴液不足,见有口干、灼热、便秘、舌红脉数等症状时,常用沙参、麦冬、天花粉、百合等甘寒生津,或伍白芍、乌梅、木瓜酸甘化阴。胃阴不足使胃的润降失常,易致湿浊蕴积,故常于养阴益胃药中配伍泽泻利湿,使养阴不碍湿邪。若湿热偏重,则重用茵陈、茯苓、泽泻利湿药与芩连清热燥湿药中加入沙参、百合等养阴而不助湿之品,使养阴化湿并行不悖。
4.善用通络之品。病久入络,慢性萎缩性胃炎一般病程均较长,多有血络瘀阻,故和胃降逆常与通络止痛之法相伍。通络药常用蒲黄、五灵脂、三七粉、川芎等。蒲黄、五灵脂合用《名医方论》谓其有“推陈致新之功,甘不伤脾,辛能通瘀,不觉诸证悉除,直可一笑而置之”;三七粉近代名医张锡纯云其“善化瘀血,又善止血妄行”,“化瘀血而不伤新血,允为理血妙品”。此类药物,持续服用,可使瘀血暗消于无形,而无破血伤正之弊。
5.治胃注意通便。萎胃患者胃阴不足,通降无力,常伴有大便秘结,糟粕不得下行,反致浊气上逆,而见脘腹胀痛不适,配合服用通便灵,大便得通,胃部症状亦迅速减轻。通便灵系李教授研制的治疗便秘的中成药,具有清热润肠,调肝益肾,宁心安神,交通水火之功效,萎缩性胃炎患者服用该药后,大便通畅,胃纳增加,临床观察到患者的免疫功能也有增强。早在《素问·示从容论》中即有“年长者求之于府”之说,晋代炼丹家葛洪云:“若要长生,肠中常清,若要不死,肠中无屎。”通便灵之通便,有增强免疫功能,抗癌防癌作用。
6.和胃不忘利咽。咽为肺胃之门户,咽部红肿疼痛多与肺胃郁热上熏有关。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常伴有慢性咽炎症状,且胃脘胀满疼痛等症状常与咽部红肿堵闷等症状呈并行的相关性。李教授常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加入板蓝根、山豆根等清热利咽之品,咽红肿甚者,再加梅花点舌丹口服,临床效果明显提高。
7.止痛用熟地之精义。胃脘痛之治疗,古云痛无补法,系指多由气滞血瘀引起,妄补则壅滞气机,临床常以疏畅气机,活血通络药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也可见到隐隐作痛,绵绵不已,乃由阴血不足,络脉失养所致,补益之剂又在所必用,然应以滋养胃阴、荣养胃络为主。李教授治胃痛以饥饿时加重者,熟地则为止痛妙品,他说:“熟地善治阴精不足,胃络失养之疼痛,用之有立竿见影之效。
8.分经主时用药。十二经脉融贯相通,衍滞不行,常致胃脘痛发作,其特点是常于该主时之际发作或加剧。李教授在多年实践中,创立分经主时用药,审胃脘疼痛发于何经主时即加入人该经药物,常收到药到痛止之佳效。少阳经主时,加柴胡、黄芩;太阳经主时,加羌活;阳明经主时加白芷;厥阴经主时加川芎;少阴经主时,寒则细辛,热加女贞子、玄参;太阴经主时加白术。如治张某胃病,每于子时发作,胃脘灼痛,于方中加入柴胡、黄芩,疼痛立瘥。为慢性胃病的时间治疗用药提供了值得探索的经验。
9.治背沉重痛,妙用沙参。背沉重痛由胃之肺气虚所致。李教授治此证常于方中伍用沙参一味而收佳效。考沙参《本经》即谓其“除寒热,补中益肺气”,《别录》谓“疗胃痹心腹痛,以安五脏”,《本草纲目》则谓“其体轻虚,专补肺气”,《本草经百种录》言其“疏通而不燥,润泽而不滞”,《本草正义》谓“气味轻清,而富脂液,故专主上焦,清肺胃之热,养肺之阴”,妙用一味沙参,既疗胃之阴虚,又补肺之气津,用药之精当,可见一斑。遇肺气虚极而致宗气下陷者,又伍以升麻、葛根,以助肺宣发敷布之用。
10.善于守经用权。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程一般较长,药既中病,当守方服用,李教授称之“守经用权”。经者常道,是根据萎缩性胃炎的病机特点而制定的治疗原则,宜守而不宜轻易改动;权者权宜之计,可作对症处理,如仅据症状有反复就改弦易辙,反致易入歧途。李教授临床治疗中,常嘱患者坚持服药,不少患者守方数个疗程而痊愈。可见“守经用权”说实乃阅历有得之言。
通调五脏,以治胃病胃者五脏之本,“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之邪皆可犯胃致病,故胃病治疗虽主应治胃,实则通调五脏皆可促进胃病之恢复。
肝邪犯胃:古人云肝为五脏之盗贼,肝胃又为木土相克之脏腑,故肝邪最易犯胃。正如《类证治裁》所云:“诸病多自肝来,以其犯中焦脾(胃),则刚性难驯”。若情志过激,肝气横逆,直犯胃腑,可致脘腹胀满,痛连胁背,恶心嗳气;肝气郁结,木不疏土,亦可致痞满不食等。
脾邪犯胃:脾与胃以膜相连,脾为胃行其津液,两者同居脘腹中焦,保持着升降、燥润、运纳等矛盾运动的平衡,才能维持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若脾运失常,则胃之受纳腐熟功能亦受影响,如湿蕴中焦,脾运困顿,可致胃纳失常,纳食减少,恶心呕吐,食少便溏;若脾虚失运,亦可致脘腹痞满,纳少便溏等。
肾邪犯胃:肾藏元阴元阳,元阳不足,可致中虚失运,肾中元阴不足,亦可致胃土燥而失纳,可见胃中灼热,心悬若饥,五心烦热,大便秘结等,此正如《冯氏锦囊》所云:“土不得水,燥结何以生物。”肺邪犯胃:肺气肃降,可助胃之和降,肺之宣发,可布敷胃之水津于周身。王孟英云:“肺金清肃不和,升降之机亦窒。”若肺气失于宣肃,则胃气壅而上逆,胃之水津不得敷布,而见呕恶、脘胀、肌肤枯槁无汗诸证。
心邪犯胃:心火虽可生中土,心火亢盛,亦可下迫于胃,火土之郁,可见胃脘烧灼,嗳气频作,心烦失眠,面如火燎,咽干便秘,此即李东垣所谓“心火亢盛,乘于脾胃之位”,嗳气由火土之郁而致,故《内经》有“心主噫”之语。
基于五脏之邪犯胃的理论,李恩复教授形成了通调五脏以治胃病的用药特点,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收到良好效果。
治肝邪犯胃:倡用茵陈以轻舒肝气,遂其升发条达之性,或用佛手、青皮等疏理肝气,防其郁结壅土之变。更妙在善用柏子仁调肝,对肝气横逆犯胃者,恒用柏子仁。柏子仁质润多脂,凌冬不凋落,得金水之气最全,其滋润之性善养肝体而润胃腑,禀秋金之气可抑肝木之横恣,一物两善其用,制肝而善养肝。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见有肝气犯胃者却匠心独运。
治脾邪犯胃:如湿蕴中焦者,则用茯苓、泽泻、葛根等化湿升清以助脾之运,若脾虚失运影响到胃,常用白术以助脾气,且不用大量,谓健脾之药用量轻清,正合脾运升清之性,而少峻补壅塞之弊。至于人参、黄芪性温大补之品,若未病至虚甚者不肯轻用。
治肺邪犯胃:若肺气郁闭失肃,胃气上逆,重用瓜蒌肃肺宽胸和降胃气;若肺气失肃,不布胃津,少伍苏叶、薄荷,宣畅肺气,肺之胃气虚又善用沙参以补之。曾治一萎胃患者,胃脘疼痛,腹胀不适,形体消瘦,枯槁无华,虽夏令炎热之时亦无汗出之无汗症,于和胃降逆通络方中加入苏叶、薄荷,3帖而汗出肌疏,胃病症状亦大为减轻,运用之妙,可见一斑。
治心邪犯胃:如心火亢虚,下迫胃腑者,用黄连之苦寒直折其火,即安中土,火土之郁而致噫气频作,则以黄连配菖蒲,清心开窍而取效。对心血暗耗,虚火内浮,心神不定,眠差纳减者,常重用酸枣仁,仿仲景酸枣仁汤之古义,养心血而安心神,胃腑自安,也常用自制得睡丹,患者服用后多诉睡眠转佳,胃病亦减。古云:“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仅用其意,谓“卧安胃自和”也。
治肾邪犯胃:凡遇肾虚寒而胃气弱者,温肾散寒如炙附子亦在所必用,重药轻投。如铁道部宋某,胃胀食减,便溏畏寒,入夜尤甚,舌淡紫苔白厚腻,脉弦细缓,投以:
1剂胀止纳增。
胃喜润恶燥,温燥之品不可轻用滥用,如确系胃寒又势在必用。对肾水虚而胃失润者,常用玄参、女贞子,补真水之不足,以润胃腑之燥伤。《冯氏锦囊》有“滋水者滋土”之谈。清代名医陈修园亦云“赵养葵谓补水以生土,语虽离奇,却有妙旨”,足见古今医理相通,先哲后贤,其揆如一。
通调五脏之品,在治胃方中配伍使用,既不失和胃降逆之大法,亦顾及五脏犯胃之邪,正所谓镇中以为固本之图,御外邪以为奠中之计,主次分明,通常达变,圆机活法,曲中病机。
综上可见,李恩复教授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研究,充分注意中医关于胃之生理特点的论述,其对病理机制临床辨证的独到发挥,所创制的“凉润通降”为主的治疗大法,通调五脏治疗胃病的灵活加减用药经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系统学术经验。
(李建新、苏通臣、宋凤婷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