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简介
庞泮池(1918〜),女,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妇科主任医师。崩漏在临床上以青春期与更年期为多见。青春期崩漏,大都系未婚少女,正在生长发育时期,虽已月事来潮,但先天肾气未充,冲任脉虚,常引起月经失常,或经行量少,或出血与闭经交替而行,常数月一行,行则大下如崩,或崩漏相继,以致失血过多,导致头晕心慌、卧床不起。根据古入经验,青春期崩漏,当属肾精不足,封藏失职,冲任不固。治疗应重在少阴,调补肾元。但室女崩漏,临床常见经行之际,有血热之象,其间有气火偏盛者,脉象细数,舌质红舌苔薄黄,则应用荆芩四物汤加减。方中黄芩清气火,荆芥去风止血。也有阴虚内热,热迫冲任,经血妄行者,则应以二地汤为主加减,以生地、麦冬、白芍、地骨皮养阴清热、凉血止血。经净之后,则应按月经周期疗法治疗。因病本为肾虚,故应大补肝肾,充实奇经,则冲任自调。用养血止崩煎(经验方)加减。方中参、芪、归、地养血;川断、菟丝子、女贞子、旱莲草、紫石英、肉苁蓉补肝肾。偏肾阴虚者,加龟板、生地;偏肾阳虚者,加补骨脂、仙灵脾。月经周期疗法符合妇女生理规律,故较一般一次性辨证用药疗效显著。与塞流、澄源、复旧原则并不矛盾,是辨证论治之发展。
例1陶某,19岁,未婚,1987年10月14日初诊。14岁月经初潮,向来经期提前,行则量多如冲,且淋漓不止,屡用中西药治疗达3年,无显效。此次经行半月,量多如小便状,面色萎黄,口干唇红,头晕神疲,脉细数,舌质红,苔薄黄。证属室女肾元不足,阴虚内热,夹有气火,下迫冲任,血海不固。当分经行、经后阶段治疗。经行时,养阴清热,凉血止血。
经初净,养阴清热,益气补血。
经净5天后,大补肝肾,充实奇经。
上三法调理3个月后,月经逐渐正常。
更年期崩漏,乃因肾气渐衰,封藏失守,冲任不固而引起。妇女至更年期肾气渐衰,本系生理现象,脾为后天之本,脾气旺盛,生化有源,可减缓肾气之衰退。故对更年期崩漏,在经行量多如注时,应固本止崩。因此常以附子理中汤加温肾固涩之药以止崩。附、姜为温热之品,但附子能助党参回阳益气,炮姜能温中健脾止血,气复阳回,崩冲自摄。如见脉沉细,舌淡苔白者,用之有显效。经净之后,当补益心脾,益以培肾,并加鼓舞胃气之品,如半夏、陈皮,使食旺眼安,延缓肾气之衰退。故更年期崩漏,亦须月经周期疗法。
例2宋某,49岁,1979年2月13日初诊。
年已七七,1年来经事紊乱。此次经行已27天未净,初则崩冲,色淡红,继则淋漓不断,近日量又增多,头晕欲呕,形寒肢麻,唇淡面㿠,脉右虚大无力,左沉细,苔白舌质黯淡。曾经诊刮诊断为“功血”。证属肾气渐衰,封藏失守,冲任不固。经行时固本止崩,温补脾肾。
上药服5剂经净,心慌寐艰,纳食不馨。
经净后,补益心脾,益以培肾。
调理3个月后,第二次经行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