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简介
此篇作者不详。夫咳嗽者,《内经》以为肺感微寒而所作也。若七八月之间,肺气旺盛之时,病嗽者,其病必实,非久病也。其症面赤痰盛而身热,治当下之,钱乙用葶苈丸。若病久者,不可下。若十一月十二月嗽者,乃伤风寒嗽也,风寒从背第三椎肺俞穴人,其症烦闷恶风憎寒昼轻夜甚,治当汗之,钱乙用麻黄汤。若有热症,则面赤饮水,涎壅咽喉不利,钱乙兼用甘桔汤。若嗽于五七月间,其病身热痰盛唾粘,或痰盛不甚喘,面赤或时饮水,钱乙并以褊银丸下之。若肺盛,嗽而后喘,身热闷乱面肿,或饮水不饮水者,钱乙用泻白散。昔钱乙治张氏孙儿九岁,病肺热咳嗽,前医以珠、犀、龙、麝、牛黄药治之,一月不愈,其症咳嗽喘急闷乱,饮水不止,全不能食,召乙治之。乙用使君子丸、益黄散。张曰:本有热,何又行温药?他医用凉药攻之,一月尚无效。乙曰:凉药久则胃寒不能食,小儿虚不能食,当与补脾,候饮食如故,即泻肺经,病必愈矣。服补脾药二日,其子欲饮食,以泻白散泻肺遂愈。张曰:何以不虚?乙曰:先实其脾,然后泻肺,故不虚也。
又伤风寒咳嗽,无热症而但嗽者,钱乙用麻黄汤,及化痰药治之。若肺虚,而嗽有哽气,时时长出,喉中有声者,此久病当补也,钱乙用阿胶散。昔钱乙治杜氏子五岁,自十一月病嗽,至三月未止,始得嗽而吐痰,乃风寒入肺也。风在肺中,故嗽而吐痰,宜以麻黄辈发散,后用凉药压之,即愈。他医却以诸药下之,其肺即虚而嗽甚,至春三月间尚未愈,乃召钱氏看之。其候面青而光,嗽而喘促哽气,又时长出气。钱曰:病困十已八九矣,所以然者,面青而光,乃肝气旺也。春三月者,肝之位,肺衰之时也,嗽者肺之病,自十一月至三月久,即肺虚痿。又曾下之,脾肺子母俱虚,复为之所胜,此为逆也,故嗽而喘哽气,长出气也。乙急与泻青丸泻肝后,与阿胶散实肺,次日面青而不光,乙又与补肺,其嗽如前,又与泻肝,未已,而又加肺虚,唇白如练。乙曰:此病必死,不可治也,何者?肝大旺而肺虚绝,肺病不得时,而肝胜之,今三泻其肝,而肝病症不退,三补其肺,而肺病尤虚,此不久生,故言死也。此症病于秋者,十救三四;病于春夏者,十难救一,果大喘而死。
又肺气不足,谓寒邪所干,咳嗽喘满短气者,治补肺。昔钱乙治李转运孙八岁,病嗽而喘满短气。他医以为肺经有热,用竹叶汤、牛黄膏治之,三日加喘。召乙治之,乙曰:此肺气不足,复有寒邪,即便喘满,当补肺脾,勿服凉药。李曰:乙服竹叶汤、牛黄膏。乙曰,何治也?前医至曰:退热退涎。乙曰:何热所作?医曰:肺经热而生嗽,嗽久不除生涎。乙曰:本虚而风寒所作,何热也,或作肺热,何不治肺,而反调心也,竹叶汤、牛黄膏皆治心药也,医有惭色,乙依所论而治愈。
又咳嗽咯脓血者,肺热也,钱乙用甘桔汤。若嗽而吐痰涎喘者,先实其脾,钱乙用益黄散,后微下之,钱乙用褊银丸,涎退即补肺,乙用阿胶散。昔乙治段齐郎子四岁,病嗽身热,吐痰数日咯血,前医以桔梗防己丸治之,不愈,涎上攻,吐喘不止。请乙治之,乙下褊银丸一大服,复以补脾药治之。或问此子咯血肺虚,何以下之?乙曰:肺虽咯血,有热故也,久则虚痿,今涎上潮而吐,当下其涎,若使不吐涎,便为甚,盖吐涎能虚,又生惊也,痰实上攻,亦使发搐,故依法只宜先下其痰为顺,此治先下后补,与前论先补后下,其意相反者。经以谓病有缓急,治有先后也。治病症如钱乙,所以得圣人之旨趣,学者宜为法耳。嗽而吐青白绿水者,此胃冷有停饮也,乙用百祥丸下之。嗽而吐痰涎乳食者,此有伤宿滞不化也,乙用白饼子下之。
若久嗽肺虚亡津液者,乙用阿胶散补之。治嗽大法,盛则下之,久则补之,风则散之,更量大小虚实,以意施治。是以慎护小儿,须常著夹背心,虽夏月热时,于单背心上当背更添衬一重,盖肺俞在背上,恐风寒伤而为嗽,嗽久不止,亦令生惊。若百晬内儿病嗽者,十中一二得全,亦非小疾矣。
又有停饮作痰者,由儿乳饮失宜,致脾胃不和,停滞其饮不散,留结成痰,若随气上干于肺而嗽者,此为痰嗽,若不嗽者,则肺壅不利,咽塞唾涎,胁腹膈滞。
又脾胃冷热不调,涎不归胃,致涎流口角,而无休止,冷者鼻上色青,及大便青白,热者鼻上赤色,及大便赤黄,以上除钱乙所用方,本集载之外,今叙诸方于后。
金华散:治婴小咳嗽。
以上水一升,于银器用煮诸药,至水干,去巴豆皂角三岁半钱,四五岁上者一钱,薄荷蜜水调下,不拘时候。
藿香散:治不因风寒所得,肺胃气不和而咳嗽。
上为细末,婴小服一字,二三岁半钱,蜜水调下,不过二三服安,儿大以意加之。无时。
紫金丸:治诸咳嗽,坠化痰涎。
杏仁煎:治小儿咳嗽上气。
生姜煎:治幼小咳嗽。
上为末,以蜜一两,入药在内,微火上煎之如饴,量大小多少与含化咽,百日儿如枣核大。日三,甚效。
款冬花丸:治小儿咳嗽,日差夜甚,初不得息,不能复啼。
上同为细末,炼蜜和如泥,每服枣核大,敷乳上,令儿吮之,渐渐令儿饮,一日三次。
麦门冬汤:治初生儿十日上至五十日,卒得暴咳吐乳,呕逆暴嗽,昼夜不息。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以绵蘸,滴儿口中,昼夜四五遍,仍节乳哺。
五味子汤:治小儿风冷入肺,咳嗽气逆,面青喘迫,昼夜不息,饮食不下。
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半盏,去滓温服,量儿大小。
人参半夏汤:治小儿痰逆,咳嗽不止。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盅,生姜五片,陈粟米五十粒,煎至七分,去滓,时时呼服,日三四。忌醋咸炙馎生冷。
款肺散:治小儿风壅痰盛,咳嗽气急,壮热颊赤,昏愦呕吐,面目浮肿,乳食减少。
上为末,每服一字或半钱,淡齑汁温调服之,无时。婴孩只乳汁调半字。
治小儿咳嗽声不出:。
上将紫菀末入杏仁汁中,更入蜜一合,同煎成膏,每服半茶匙,清粥饮调下,无时。
皂荚豉汤:治小儿咳嗽。
露蜂房散:治如前。
葶苈散:治如前。
上为细末,每服半钱,水半盏,煎至三分,去渣温服,无时。
诃子膏:治如前。
生姜浴汤:治如前。上以生姜四两,煎汤沐浴。一捻金散治风痰咳嗽,颊赤痰盛,喘促气急,吐呕浮肿,乳食减少。
上为细末,每服一捻,商汁调下,婴孩只乳汁调下半字。食后。
惺惺散:治伤寒风热,痰壅咳嗽。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薄荷五叶,煎至半盏,温服。如要和气,更入生姜三片同煎。一方更有防风一分。
保肺丸:治肺胃受风热痰盛,咳嗽喘吐,连声不止,及治久嗽不愈。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鸡头大,每服半丸一丸,煎桔梗汤化下,食后临卧服。
贝母汤:治肺感风邪,咳嗽喘满。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生姜三片,杏仁二个,去皮、尖,同煎五分,去渣温服,不拘时。
菖蒲煎:治肺中风邪,肩息喘鸣,或发咳嗽。
上为细末,炼蜜和剂,人石臼中,杵一二百下,丸皂子大,每服一粒,煎糯米饮化下,食后临卧服。
绛朱丹:治惊风涎痰,咳嗽喘满。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