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厌食秘方

厌食是指较长时期的食欲减退或消失。

本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食欲不振在两个月以上。患儿往往因食之无味而见食不贪,甚则拒食,可伴面色少华、形体消瘦。长期厌食,蛋白质摄入不足,可影响小儿的营养状况,身高、体重不足,食欲和味觉敏感度更低。

现代医学认为体内锌的缺乏,可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家长过分溺爱和不正确的喂食态度,致使小儿情绪变化,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从而使消化功能的调节失去平衡。另一方面,胃肠道疾病或全身器质性疾病,不良的饮食习惯,如高蛋白、高糖浓缩饮食,饭前吃糖,生活不规律;气候过热,湿度过高,都会影响小儿神经调节功能及消化液的分泌,使食欲下降。

本病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史、体检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但应排除消化系统疾患和全身性疾病对消化功能的影响,以及不良的饮食习惯、偏食挑食等因素。长期厌食可致营养不良,轻症营养不良的患儿,体重比正常同龄的减少15~25%,腹壁皮下脂肪厚度少于0.8厘米;重症患儿严重消瘦,体重比正常减少25%以上,烦躁不安,腹壁皮下脂肪几乎完全消失,有的可合并营养不良性浮肿。

现代医学对本病主要着重恢复小儿的消化功能,必要时给予锌制剂。

中医称厌食证为“纳呆”、“恶食”等,认为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胃功能失调所致。若脾胃素虚,运化不健,纳运无权,则纳谷不香,便溏乏力。脾气不振,脾失健运,脾胃不和则口不知味,不思饮食;日久气血生化乏源,则面少华色,体重不增;素体胃阴不足,津液无由化生,胃失濡润和降,则口干喜饮,不喜进食,大便干结;脾不散精,肌肤失润而形体消瘦。(王骏彧)

1.和胃进食饮

来源:
湖南省湘潭县中医医院陈厚忠
功能:
和胃消食,健脾助运。
主治:
小儿厌食症。
组成:
神曲15克、山楂15克、炒麦芽15克、法半夏6克、茯苓8克、陈皮5克、炙甘草4克、楠木香2.5克,以上为2~6岁患儿1日量。2煎浓缩成250毫升,分3次饭后半小时内服用。
加减:
脾不健运者加土炒白术,重用茯苓;胃不纳食者加鸡内金,重用神曲、山楂、麦芽;气虚体弱者加太子参、淮山药;胃阴虚者酌加木瓜、乌梅;易感冒者加姜枣调营卫。
疗效:
治疗50例,痊愈35例,显效10例,好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
按语:
小儿厌食多为脾胃虚弱和食滞肠胃并见。方中神曲、山楂消肉食而健胃;炒麦芽消食和脾;佐以二陈汤理气和中,燥湿化痰;木香行气消滞。诸药合用,共奏和胃消食,健脾助运之功,用以治疗小儿厌食症,实乃切中病机。应该注意,在服药治疗同时,要及时改善喂养方法,纠正不良饮食习惯,饥饱适宜,寒温适时,切忌强制进食等。

2.思食方

来源:
福建省霞浦县医药科学研究所孔庆洛
功能:
健脾和胃,消食导滞。
主治:
小儿厌食或食不知味,腹胀,大便酸臭,舌苔厚腻等症。
组成:
生黄芪6克、白术6克、白茯苓6克、木瓜6克、石斛5克、谷芽5克、神曲3克、冰糖8克,水煎服。7剂为1疗程。
加减:
脾虚不化苔腻者去石斛、冰糖,加藿香3克、白蔻2克;有积滞大便不正常者加枳壳5克;胃有热,见苔红少津者去神曲,加麦冬6克、乌梅3克。
疗效:
治疗48例患儿,完全恢复到病前食量者43例,有效率为89.6%,最短者为3天,最长者为3个疗程,一般为1个疗程左右。
按语:
本方通过健脾和胃而使小儿思食。方中以黄芪益气健脾为君;辅以白术健脾燥湿;茯苓健脾理湿;木瓜和胃利湿,石斛滋养脾阴;谷芽、神曲为消食导滞要药。本方攻补兼施,对于脾气虚弱又有乳食停滞之小儿厌食症,甚为适合,故临床疗效颇佳,且本方药性甘平,补而不腻,补中寓消。

3.消食饴

来源:
安徽省定远县医院蒋立基。
功能:
芳香化湿,和胃消食。
主治:
食滞而致脾运不健的小儿厌食症。
组成:
贯众250克、藿香250克、前胡120克、荷叶10张、淮山药300克(取出100克碾细过筛备用)、太子参300克、白萝卜1000克(扬绒绞汁备用)。上药文火煎熬,取头、二汁及白糖250克,继续浓缩至滴水成珠,掺入山药粉、白萝卜,停火待冷,拌以适量香料;制成饴糖块状,每块重5克(含生药10克)。每日2~3次,每次1块,年长儿可食2块。7天为1疗程。
疗效:
治疗63例,显效39例,有效1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达89%。
按语:
小儿厌食症主要表现是小儿恶食,食欲不振,一般中药汤剂不易服用,本方将中药做成饴糖类食物,适合于本症患儿服用,别出心裁,况且本方配伍合理,选药简单。以藿香芳香醒脾,行气化湿;淮山药健脾和胃;贯众杀虫消积;太子参益气健脾;白萝卜消食和胃;荷叶升举清阳。全方共奏芳香化湿,和胃消食之功。

4.淮曲散

来源:
四川省内江市核工业部416医院杨德明
功能:
温中健脾,益胃启食。
主治:
小儿不思乳食,面色萎黄,脘腹胀满或兼见呕吐,唇舌色淡,苔白厚腻等症。
组成:
淮山药200克、酒糟曲150克、茯苓100克、丁香20克,将上药碾成极细末,过筛,装瓶备用。每日3次,每次15克,于饭后用温开水或可加少量糖调服。
疗效:
治疗小儿厌食症115例,有效率达95%以上。
按语:
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若乳食不节,易伤脾阳,受纳运化功能减弱,积滞内生,日久导致食欲不振或厌恶乳食之症,可见小儿厌食症的主要病机是脾胃功能障碍。本方以山药健脾和胃;茯苓健脾燥湿;酒糟曲消食开胃;丁香温脾行气。全方既可健脾和胃。又可消滞启食,实为治疗小儿厌食症中脾虚兼有积滞之要方。

5.皂荚散

来源:
湖北省仙桃市第二人民医院汪贻魁
功能:
醒脾开胃,升清降浊,缓中健运。
主治:
小儿纳呆,暖腐,大便溏泄,面黄肌瘦等。
组成:
取干燥皮厚、质硬光滑、深褐色、无虫蛀之皂荚,刷尽泥灰,切断,放入铁锅内,先武火、后文火煅成性,剥开荚口,以内无生心为度,研细末,瓶装备用。每次1克,1日2次,用糖拌匀吞服。
疗效:
治疗小儿厌食症110例,痊愈86例,好转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4.5%。
按语:
小儿厌食症的病因均为脾胃虚弱,饮食不节,津液内耗等。盖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若用消导之品反易克伤胃气,久之脾气亦伤;若投以香燥峻补之剂,恐补脾不成更碍胃气;至于养阴益胃滋腻之物,则有呆滞恋邪之弊。选本方用补而不滞、既升发胃气又能通肺及大肠气机而不伤脾恋邪之皂荚,辅以食糖甘以补中,使之健脾益气。上药合用,醒脾开胃,升清降浊,缓中健运,则饮食增进生化之源得复,故收效甚捷。通过临床验证,该方无损胃气,亦无其它不良反应。
条目信息
1
摘自《中国秘方大全》
2
本条ID:110374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