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周期规则,月经量明显增多,盆腔检查除外器质性病变,基础体温双相者,称为月经过多。
月经过多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其血中雌二醇和孕酮水平与正常月经妇女的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异,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和子宫内膜的前列腺素(PGS)系列产物比例失调有关。在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的PGE2与PGF2a及及PGI2和TXA2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中,前二者主要调节子宫肌肉的张力和收缩功能,后二者主要调节血管的舒缩、血小板聚集和抗聚集功能,当其平衡失调都可影响血管舒缩、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的形成等,导致月经期出血过多。本病还同时出现纤溶酶增加,以致纤维蛋白裂解产物(FDP)增多,纤维蛋白沉积受阻,抑制了内膜血管的闭合及凝血过程,导致月经期出血过多。
月经过多亦可发生于产后、人流后、置环后、扎管术后,一般属功能性,也可继发于器质性疾病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腺瘤等,它们除子宫内膜面积增大、子宫肌收缩不良原因外,尚不能排除前列腺素(PGS)及纤溶系统失调的原因。
诊断方面除基础体温测量、病史、妇科检查以外,还有诊断性刮宫提示宫腔正常大小,宫壁光整,病理组织检査子宫内膜呈分泌期反应,阴道脱落细胞涂片中成熟指数、伊红指数、宫颈评分及血雌、孕激素水平均可在正常范围,且有周期性变化。
本病治疗,除注意休息、增加营养外,一般都用凝血及止血剂,或用激素治疗,严重时则需刮宫止血,但止血效果并不满意,而且激素治疗抑制排卵,停药后易于复发。目前有用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治疗,可降低月经量30~40%,但作用较短暂,副作用多,停药后也易复发。
月经过多在中医文献上称“经水过多”、“经血过多”,始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有“月水来过多”的记载,到清代《傅青主女科》则有“经水过多”的专条论述,其病因病机主要有三:(1)气虚体弱,经行之际,气随血泄,气虚则统摄无权,不能摄血固冲;(2)阴虚内热或感受邪热,或七情过极,五志化火,导致血分蕴热,热灼络脉,血热妄行,冲任不固;(3)瘀血停留,积于冲任,瘀血不去,新血不得归经,瘀滞积久化热,热迫冲任,经血妄行。临床上可以单一或或复合因素致病,治疗以益气摄血、清热固经、祛瘀止血为主,病久血去阴伤、气耗,或积瘀化热,产生虚实夹杂,寒热错综的病机,当详细审辨,随证而治。(曹玲仙)
1.参茜固经冲剂
来源:
上海医科大学妇产科医院。
功能:
益气养阴,清热凉血,祛瘀生新,活血止血。
主治:
月经过多。
组成:
升麻9克、党参12克、白术6克、生地12克、白芍9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2克、生蒲黄12克、生槐米12克、大小蓟各12克、生山楂12克、茜草12克,制成颗粒冲剂。服法:经前1周到经净服药,每天2次,每次2包,开水冲服,3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
疗效:
治疗247例,有效率83.8%;和风轮止血片对照共105例,结果本方疗效显著高于风轮止血片(P<0.001)。
按语:
本方由益气摄血的党参、升麻、白术,养阴清热、凉血止血的生地、白芍、女贞子、旱莲草,祛瘀止血的茜草、生蒲黄、生槐米、大小蓟、生山楂组成。理法方药,配方严谨,益养气阴,祛瘀止血,二者配合,相得益彰。对经血及子宫内膜中前列腺素有双向调节作用,对子宫肌肉及血管舒缩功能起增强作用,能降低经血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提高凝血作用,对大鼠、兔子、人体离体子宫有节律性收缩功能。本方不仅对有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病、月经过多有良效,而且对放环后及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月经过多均有相同疗效。治疗中治疗后患者仍有排卵,有不孕者还达妊娠目的,长期服用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2.宫血灵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李文忠。
功能:
清热凉血,祛瘀止血。
主治:
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功血,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炎,放环后出血等。
组成:
益母草30克、贯众炭15克、茜草12克、生山楂15克、红花10克、旱莲草30克、生地榆30克、藕节30克、三七粉3克,水煎服。
加减:
气虚不摄者加党参、黄芪、白术、升麻;热象重者加黑条芩、黑山栀、黄柏炭;偏寒者加炮姜炭、艾叶;腹痛重者加元胡、五灵脂;血虚重者加白芍炭、熟地炭、阿胶;子宫内膜炎者加二花炭、黄芩炭、败酱草、白芷。
疗效:
治疗151例月经过多,按服药1~3剂即止血者为显效,3~6剂即止血者为有效,6剂以上血不止者为无效,结果显效46例,占30.4%;有效91例,占60.3%。总有效率90.7%。
按语:
本方以益母草、茜草、红花、三七粉祛瘀止血;藕节、旱莲草、生地榆、贯仲炭凉血止血。其中益母草、贯众具有收缩子宫的功效,有少数病人服药后血先多,且有血块排出,继则血止。说明有瘀血者祛瘀生新,瘀去血止,用袪瘀止血法有较好疗效。本方应用放环后月经过多,也有良效,但只适用于出血阶段,血止后仍需辨证施治,以求清源复旧。
3.断血流
来源:
安徽省断血流研究协作组。
功能:
清热凉血止血。
主治:
月经过多,以及功能性子宫出血。
组成:
将单味唇形科植物风轮菜属阴风轮制成片剂。每日3次,每次3片,连服5天,每日量相当于生药50克。
疗效:
治疗802例,显效314例,占39.2%;有效384例,占47.8%,总有效率87%。
4.乌茜汤
来源:
浙江医科大学林永华等。
功能:
祛瘀生新,凉血止血。
主治:
子宫肌瘤引起月经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
组成:
炒乌贼骨15克、茜草炭15克、地榆炭15克、檵木15克、蒲黄炭10克、槐米炭30克、荠菜30克、马齿苋30克、生草5克,水煎服。
加减:
气虚加党参12克、黄芪12克;血热加生地炭20克;血瘀加煅花蕊石20克。
疗效:
治疗100例,显效45例,占45%,总有效率98%。
按语:
本方以乌贼骨、茜草为主,治疗妇女出血病。乌贼骨入肝肾经,有止血收敛作用;茜草入肾经,炒炭活血化瘀,能固涩下焦,为治崩之主药,配合具有加强子宫收缩的马齿苋、檵木、荠菜,凉血消瘀的蒲黄、槐米、地榆,以增强止血疗效。本方可改变内膜形态,且与疗效关系密切,对月经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功能性妇科出血病均有良效,尤其对血瘀为主的子宫出血疗效最佳,但对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内膜息肉等器质性病变所致月经过多疗效稍差。
5.参茜童便饮
来源:
江苏省新沂县高流医院姚传平等。
功能:
益气养血,滋阴降火,祛瘀止血。
主治:
月经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等。
组成:
党参12克、茜草12克、童便50毫升,冲服。
加减:
中气下陷加黄芪;血虚加阿胶、生地炭;血热加黄芩炭、焦山栀;血瘀加蒲黄炭、山楂;气郁加香附、藕节;腹痛加川楝子、元胡;肾阴虚合左归丸;肾阳虚合右归丸;虚寒用茜草炭、炒童便,酌加黑姜。
疗效:
治疗266例,总有效率95.47%。
按语:
方中党参健脾益气摄血,护卫无形之气;茜草化瘀活血;童便滋阴养血,化瘀止血。本方抓住扶正固本,塞流澄源并用,始终贯穿活血化瘀而获较满意的疗效。
条目信息
1
摘自《中国秘方大全》
2
本条ID:110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