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秘方

致病菌侵袭子宫内膜而引起的子宫内膜炎症称子宫内膜炎,有急性与慢性之分。急性子宫内膜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病起高热、寒战,汗出增多,腹痛下坠,带下增多,色呈黄脓状或脓血状,夹臭味,如发生在产后,则恶露呈泥土色。慢性子宫内膜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带下增多,质稀薄,色淡黄或呈血性,月经量增多,且行经期延长,下腹部疼痛,伴下坠感,经行腹痛等。慢性子宫内膜炎较少见。

西医认为本病的发生是分娩或流产时胎膜早破,或胎膜、胎盘残留,或宫腔手术消毒不严,或不洁的妇科检查,或经期性交,或子宫内膜坏死、内膜息肉坏死等原因,招致致病菌感染,使子宫内膜充血、水肿,严重者可发生化脓,广泛坏死,致发本病。

本病的诊断依据发热、腹痛、带下增多的病史,并根据妇科检查,子宫口见有大量脓血性带下,宫颈举痛,予宫体增大、质软、伴明显压痛。化验室检查,急性子宫内膜炎时白细胞总数增加,中性细胞增多可协助诊断。

西医对本病的治疗多采用磺胺及抗菌素治疗,并给予麦角流浸膏促使子宫收缩,加速宫腔分泌物的排出;对于慢性子宫内膜炎者给予理疗,宫腔积脓者应扩开宫颈进行引流。

本病属中医“带下”、“腹痛”、“发热”的范畴。中医认为系由外感湿毒、热毒,邪毒入侵,壅滞于胞宫,气血运行不畅,冲任受损而致。(李祥云)

1.双红合剂

来源:
浙江省温州市东风医院叶学夫等。
功能:
清热利湿解毒,理气活血化瘀。
主治:
子宫内膜炎,子宫体炎。
组成:
红藤10~30克、红木香10克、花麦肾15克、贯众15克、败酱草12克、蒲公英12克、萆薢12克,水煎服。
加减:
偏湿毒重加紫茉莉、苦参、槐花、土茯苓;发热甚加野菊花、荆芥、鸭跖草;瘀热甚加白花蛇舌草、虎杖、丹皮等,气滞血瘀加王不留行、失笑散、乳香、没药;转为慢性者加荔枝肾、扶芳藤、梵天花;气血虚弱加鸡血藤、薏苡仁、当归、黄芪。
疗效:
治疗200例,总有效率93%。
按语:
组方诸药均为清热解毒之品,互相配伍增强疗效。本病为湿毒壅滞于胞宫,加萆薢清热利湿。方中贯众既清热解毒,又凉血止血。再随证加减,故能取得显效。(李祥云)

2.清化汤

来源:
江苏省南京市妇产医院赵翠英。
功能: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湿止痛。
主治:
子宫内膜炎。
组成:
血竭6克、苧麻根20克、茜草15克、海螵蛸15克、桃仁10克、山楂10克、蒲公英15克、败酱草20克、益母草15克、泽泻10克,水煎服。
加减:
腹痛加银花15克、玄胡10克;赤白带下加马鞭草20克、生苡仁10克;腰酸加川断15克、寄生10克;血虚加当归10克、阿胶(烊冲)10克。
疗效:
治疗50例,皆有效。平均治愈天数为7天,较西药对照组疗效为佳,西药平均治愈天数为11天。
按语:
方中蒲公英、败酱草清热解毒;桃仁、益母草活血祛瘀;血竭祛瘀止痛,敛疮止血;山楂活血化瘀,化积止痛,药理研究有抑菌及促进子宫收缩的作用;苧麻根有凉血止血的作用;海螵蛸收敛止血,又常与茜草配伍应用,既止血,又补肾养精生血;泽泻清热,利水渗湿。(李祥云)

3.妇炎散

来源:
贵州省贵阳中医学院闲院施瑞兰等。
功能:
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理气止痛。
主治:
子宫内膜炎、子宫体炎、输卵管卵巢炎、盆腔结缔组织炎等盆腔炎症。

组成:(1)大黄、姜黄、败酱草、丹参、赤芍、乳香、延胡索、羌活、独活、千年健、透骨草适量,共研粉,用温开水加酒调成糊状,敷下腹部,每日2次,每次敷1小时。10天为1疗程。

(2)灌肠方:红藤、蒲公英、败酱草、丹参、赤芍、延胡索、香附适量,煎水100毫升,睡前灌肠。10次为1疗程。

加减:
带多有臭秽之湿毒者,可内服中药:银花9克、连翘10克、红藤20克、败酱草15克、丹皮9克、赤芍9克、车前草15克、苡仁9克、延胡10克、川楝子9克、蒲公英30克;带多色白、神疲腰酸之脾虚湿滞者可内服中药:党参9克、白术9克、茯苓15克、柴胡6克、赤芍9克、车前草15克、苡仁15克、荆芥3克、炙草3克;带多黄白相兼、腹胀心烦者,用逍遥散。
疗效:
治疗94例,痊愈79例,好转15例。
按语:
方中大黄清热解毒,燥湿消肿;姜黄行气止痛,祛瘀杀菌;败酱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丹参、赤芍、乳香、延胡索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羌活、独活、千年健、透骨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止疼痛。灌肠方中红藤、蒲公英、败酱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抑菌消炎;丹参、赤芍、延胡索、香附理气活血,祛瘀止痛。外用药再与内服药辨证加减治疗,故对子宫内膜炎等盆腔炎症有显效。(李祥云)

4.复方消炎丸

来源:
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所李华等。
功能:
活血祛瘀,清热解毒。
主治:
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结缔组织炎等盆腔炎症。
组成:
当归20克、三棱15克、莪术15克、川楝子15克、延胡15克、土茯苓25克、丹参25克、赤芍15克、香附10克、山药30克、芡实25克,共研细末,以蜜泛丸。每丸10克,每次服1~2丸,1日3次。
加减:
偏热者加苦参15克,黄柏15克;偏寒者加炮姜15克、小茴香15克。
疗效:
治疗70例,痊愈20例,好转40例,总有效率为85.7%。
按语:
方中三棱、莪术、丹参、当归活血祛瘀止痛;延胡理气活血、祛瘀止痛;川楝子疏肝理气,杀虫抑菌;香附疏肝理气,镇静,止痛;赤芍清热凉血,活血散瘀,药理试验有抑菌、镇静、止痛作用;山药、芡实健脾止带;土茯苓清热解毒,除湿通络。(李祥云)

5.急慢系列方

来源:
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李竹兰等。
功能:
清热解毒,理气活血,祛瘀止痛。
主治:
子宫内膜炎、子宫体炎、盆腔结缔组织炎等盆腔炎症。

组成:(1)急盆汤:柴胡9克、黄芩9克、金银花30克、连翘15克、当归9克、川芎6克、丹皮12克、丹参30克、赤芍12克、香附12克,水煎服。用于急性炎症。

(2)慢盆Ⅰ号:当归12克、川芎9克、桃仁9克、炒五灵脂12克、生蒲黄12克、乳香9克、没药9克、赤芍15克、香附12克、木香9克、土茯苓30克、金银花藤30克,水煎服。用于气滞血瘀型慢性炎症。

(3)慢盆Ⅱ号:小茴香6克、桂枝9克、炮姜6克、赤芍12克、丹皮9克、肉桂6克、乌药9克、丹参12克、桃仁12克、香附9克,水煎服。用于寒凝血滞型慢性炎症。

(4)慢盆Ⅲ号:生地15克、龟版30克、鳖甲30克、丹皮9克、丹参15克、青蒿9克、百部12克、玄参12克、白芍12克、地骨皮9克、野菊花15克,水煎服。用于阴虚血热型结核性炎症。

(5)灌肠方:丹参30克、紫花地丁30克、败酱草30克、赤芍15克、川楝子15克、制乳香15克、制没药15充,水煎150~200毫升灌肠,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

(6)注射方,丹参注射液10毫升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毫升内,静脉滴注,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疗效:
治疗102例,痊愈44例,显效29例,好转28例,总有效率为99%。
按语:
丹参注射液凉血活血祛瘀,故而在各型中均可选用之。本系列方由于分型较细,用药合理,故疗效为佳。本方名由编者所拟。(李祥云)
条目信息
1
摘自《中国秘方大全》
2
本条ID:110336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