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发痒,阴部皮肤和粘膜变白、变粗或萎缩的病变,称为外阴白色病变。目前多称为外阴营养不良性疾病。外阴白色病变临床常见的有硬化性萎缩性苔藓、外阴皮炎、外阴白斑病、外阴非典型增生等。外阴白色病变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外阴作痒,甚则奇痒难忍,时有灼痛感,阴部皮肤变薄、变脆,有时皲裂,或皮肤变耝、肥厚,有时会发生溃疡。本病奇疡难忍,甚至影响工作学习,有个别者会发生癌变。
本病的发生原因不明,推测局部神经血管营养失调是发病的主要原因,试验发现外阴表皮萎缩是由于真皮层硬化,使表皮抑素分泌过多之故,真皮层的硬化可能与过敏、营养缺乏、代谢障碍、自身免疫、长期机械刺激等因素有关。
本病的诊断除依据阴痒、外阴皮肤变白等症状外,还根据皮肤的弹性、皲裂等性状及局部活体组织、病理检査,依据镜下的病理特点,棘细胞的大小和排列,表皮的角化情况,胶原纤维的结构等来确诊之。如为硬化性萎缩性苔藓则表皮变薄,上皮脚消失,棘细胞层萎缩,弹性纤维消失;外阴皮炎则皮肤肥厚,棘细胞层厚,上皮角长而宽,表皮角化亢进;外阴白斑病皮肤增厚、发硬、变粗、色白,镜检棘细胞层肥厚,上皮脚不规则增生,弹性纤维增生,胶原纤维发生透明样变性;外阴非典型增生,镜检棘细胞排列不整齐,细胞大小不一,基底膜完整。
本病的西医治疗是外用0.5~1%丙酸睾丸素鱼肝油膏,亦可服用铁剂、维生素等,如久治无效可用氦氖激光治疗。
本病属中医“阴痒”、“阴蚀”、“阴䘌”的范畴。中医认为肝藏血,肾藏精,肝肾不足,精亏血少,阴部为肝经所过,肝肾亏虚不能溢荣阴器而致阴痒;脾主生化,脾虚生化乏源,气血不足,生风化燥而致阴痒,皮肤干燥皲裂;脾虚生温,湿郁化热,湿热下注,热蕴阴部肌肤致阴肿阴痒;情志不畅,心烦肝郁气滞,气血运行不畅,阴部肌肤失荣而致阴痒难忍,肤燥干裂。(李祥云)
1.温肾祛瘀止痒汤
组成:(1)内服方:丹参30克、当归15克、赤芍15克、紫苏15克、白芷15克、巴戟天15克、淫羊羲15克、鸡血藤45克、丹皮20克、桂枝15克,水煎服。
(2)外洗方:马齿苋30克、艾叶10克、川椒10克、硼砂10克,水煎,外洗患处。
(3)外涂药:治白膏Ⅰ号:血竭40%、马齿苋20%、生蒲黄20%、章丹10%、元胡5%、枯矾5%,制成软膏,每日局部外涂1次。治白膏Ⅱ号:血竭20%、生蒲黄50%、章丹10%、蛤粉10%、白芷5%、铜绿5%,制成软膏,每日局部外涂1次。
加减:内服方:少气无力,头晕自汗,局部萎缩明显加黄芪30克、陈皮10克;口干舌燥,手足心热加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枸杞子15克;局部肥厚,角化较甚加三棱10克、莪术10克;阴痒甚,带下多加土茯苓15克、薏苡仁15克。
外洗方,阴痒甚加生蒲黄15克、当归15克。
2.消斑丸
组成:黄芪3克、丹参3克、当归3克、白藓皮4克、菟丝子3克、山灵脾3克、白蒺藜3克、木香0.2克,共研细末,以蜜泛丸,以上为1日量内服。
外用:消斑膏1号:补骨脂9克、生狼毒6克、仙灵脾9克、白藓皮6克、蛇床子15克、徐长卿15克、薄荷1克,用其酒精浸出液,回收浓缩后制成霜剂,用于无溃破者。
消斑膏2号:即消斑膏1号去薄荷,加0.1%强的松粉拌匀而成。用于消斑膏1号过敏者。
消斑膏3号:即消斑膏1号去狼毒、薄荷,加白花蛇舌草30克,一枝黄花30克。用于局部有感染、溃破、皲裂者。
消斑膏4号:即消斑膏1号去薄荷,加丙酸睾丸酮,制成0.2%的霜剂。用于外阴萎缩或有粘连者。
上述外用药涂于局部,1日1~2次,3个月为1疗程。
3.复方姜灵洗剂
组成:苦参20克、黄柏15克、狼毒6克、牙皂6克、白藓皮20克、野菊花20克、苍术20克、补骨脂20克、透骨草20克、姜石粉90克,上药除姜石粉外,先水煎3次,混匀后加入姜石粉,坐浴,每日1~2次,每次60分钟。经期停用。
外用贴敷Ⅰ方:用65%酒精浸泡生半夏,半月后即成滤液,用消毒药棉浸滤液敷于患处,20分钟后取下,隔日1次。Ⅱ方:用姜石粉加芝麻油调成糊状,每天坐浴后敷在患处,30分钟后取下,或入睡续敷之。
4.熏洗坐浴方
组成:苦参、白藓皮、蛇床子、何首乌、仙灵脾、补骨脂各30~50克等量,水煎后趁热熏洗,水温后浸泡局部病变处,1日2次,每次30分钟。
外涂Ⅰ号油膏:丹参、鸡血藤、赤芍、莪术、补骨脂、何首乌、仙灵脾、冰片,以植物油浸加蜡制成,或用鱼肝油调制,适用于皮肤干燥,粘膜菲薄而有皲裂者。
外涂Ⅱ号霜:方药同上。制法不同,莪术提取挥发油有效成分后,再与其他中草药水煎浓缩,以雪花膏为基质,加莪术油及冰片调匀,用于一般白色病变患者。
5.外阴消白方
组成:(1)肝郁型内服方:当归15克、益母草25克、赤芍15克、柴胡15克、茯苓15克、白术10克、薄荷5克、何首乌25克,水煎服。
外洗方:茵陈25克、蒲公英25克、紫花地丁25克、地肤子25克、何首乌25克、冰片2.5克(后下),外洗患处。
(2)心脾两虚型内服方:当归15克、党参15克、白术15克、黄芪15克、甘草10克、茯苓15克、远志15克、炒枣仁15克、木香5克、桂圆肉15克、鸡血藤15克,水煎服。
外洗方:当归15克、赤芍15克、首乌15克,外洗患处。
(3)脾肾阳虚型内服方,淫羊藿20克、补骨脂20克、当归15克、赤芍15克、生地15克、川芎10克、何首乌15克、益母草25克,水煎服。
外洗方:当归15克、赤芍15克、石菖蒲15克、何首乌15克、淫羊藿15克,外洗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