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骨折是常见上肢骨折之一。《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说:“锁子骨,经名柱骨,横卧于两肩前缺盆之外,其两端外接肩胛。”锁骨细长,部位表浅。易受暴力而发生骨折,又由于其解剖上的特点,以及不同横切面的不同形态,因此在两个弯曲处的中1/3极易发生骨折,故在临床上常多见该类型的骨折,而幼年患者尤为多见。
间接暴力和直接暴力都可造成锁骨骨折,但绝大部分锁骨骨折为间接暴力所伤,《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曾作出十分明确的说明:“击打损伤,或骑马乘车,因取物偏坠于地,断伤此骨。”由此可见,当人体跌扑时或手、肘或肩部外侧着地,向上传导的间接暴力从肩锁关节传至锁骨,与身体向下的重力交会成剪力,而造成锁骨骨折。
由于锁骨位置表浅,一旦发生骨折,局部肌肉痉挛肿胀、畸形,可于皮下摸到骨折端为依据,所以诊断并不困难。但对幼儿患者,因其缺乏自诉能力,临床症状的表现可不十分明显,故在询问病史、检查等方面需耐心检查,仔细询问,以免貽误病情。
锁骨骨折治疗较为简单,绝大多数可用非手术方法治疗。对幼儿青枝骨折仅用三角巾悬吊即可。如青壮年或成人发生锁骨骨折且伴有重叠移位或成角畸形者,可以用手法整复后以8字绷带固定或两肩部双圈固定法来治疗。也有少数锁骨骨折同时伴有血管、神经等损伤症状,可考虑作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
骨折后中药的内服外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可以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辨证施治,酌情选用。(陈志文)
1.仙复汤
来源:
江苏省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周福贻。
功能:
活血散瘀,软坚消肿。
主治:
骨折后瘀结肿胀。
组成:
当归、柴胡、花粉、山甲、桃仁、红花、防风、乳香没药、赤芍、贝母、白芷、陈皮,甘草,水煎服。
疗效:
治疗锁骨骨折58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6例,骨折部位:内1/3有1例;中1/3有39例,外1/3有18例,合并肋骨骨折2例,合并肱骨上段骨折1例。本组全部患者经过治疗后,都能痊愈,对位也较满意。骨折临床愈合平均天数:儿童一般为10~15天,成人一般在20~30天。
按语:
锁骨骨折为临床常见骨折,除正确的固定外,中药内服外用是相当重要的。本方中的花粉、山甲、贝母司职于软坚散结消肿,有助于活血化瘀之力,用药遣方独辟蹊径,实为治病良方。
2.复方血竭酊
来源:
江苏省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周福贻。
功能:
舒筋和络,温通血脉。
主治:
骨折后期。患肢酸楚,关节活动不便。
组成:
红花45克、羌活45克、白芷45克、五加皮45克、钩藤30克、官桂30克、甘松30克,乳香30克、没药30克、血竭30克、田七15克、荜拨15克、丁香15克、蟾酥9克。上药蟾酥1味,用95%酒精4000毫升浸泡1月,然后用纱布滤去药渣,蟾酥液拌于其他药液中即成,外擦皮肤生热为度。
疗效:
治疗锁骨骨折58例,临床愈合儿童一般为10~15天,成人为20~30天。
按语:
本方对解除骨折局部后遗痠痛,及肩功能活动的恢复均有疗效。
3.正骨汤
来源:
四川省巫山县大昌医院马伴友。
功能:
活血散瘀,行气止痛。
主治:
骨折初期。
组成:
当归12克、川芎15克、赤芍9克、苏木12克、广木香9克、骨碎补15克、地鳖虫6克、生甘草6克、乳香6克、没药6克,水煎服。
加减:
瘀血严重加桃仁、红花。
疗效:
应用82例,男性59例,女性23例,年龄最大66岁,最小11岁。锁骨骨折部位:中段骨折64例,外1/3骨折13例,内1/3骨折5例;69例横形骨折,8例斜形骨折,5例粉碎性骨折。断端分别重迭0.5~2厘米不等,无1例骨折分离。骨折部位经手法整复后,内服本方,外敷苏鳖散(方后)。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30天,功能活动与健侧相比较优良率达90%。
按语:
方中诸多活血化瘀药,主要作用在于活血化瘀,使筋脉松解,络脉通畅。方中仅有一味理气药——木香,则起到了推波助澜、气行血活的目的。
4.苏鳖散
来源:
四川省巫山县大昌医院马伴友。
功能:
理气定痛化瘀。
主治:
骨折初期伤处青紫肿胀。
组成:
苏木9克、地鳖虫9克、生大黄21克、广木香12克、桃仁12克、当归18克。上药共研细末,调蜂蜜或凡士林敷于纱布上,贴于骨折处。
疗效:
本方与正骨汤(方见前)配合应用,治疗82例,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30天。
按语:
外敷药物的作用在于直接将活血化瘀定痛的药物覆盖于骨折部位,使药力逐渐渗透于皮下,起到瘀化肿消的作用,本方重用生大黄来泻瘀热,足以说明马氏组方用药独具匠心,目的在于促使骨折局部肿消痛止骨续。(李麟平)
条目信息
1
摘自《中国秘方大全》
2
本条ID:11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