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以老年人因晶体混浊而致视力减退甚至失明为特点,是老年常见病之一。本病视力逐渐减退,最终只见手动,或存光感。本病初起,眼部无红肿,也无疼痛,仅自觉视物微昏糊,犹如眼眵遮睛,擦之视糊不减;或在眼前有固定黑形,呈条状或点状;或有近视感觉;或在明处昏糊加剧,也有在黑处视糊增剧;或有视一成数个;或有虹视,视糊渐增,仅留光感或手动。多数以双眼为病,但轻重可以不一。
本病病因,西医认为是晶状体退行性改变,可能与房水营养障碍有关,发病机理目前尚无确切了解。
本病一般用裂隙灯或检眼镜检查,可作出确切诊断。其病程一般分为四期:(1)初发期。通过扩瞳,可见周边部晶状体皮质呈楔状或扇状混浊,其色灰白,向中心逐渐发展,正中晶体部位还属透明,也有见到正中部其核心呈棕黄色,周边部尚清晰。(2)水肿期,由于混浊的晶状体吸收水分,晶体膨胀,前房变浅,以致有部分病例可以引起继发性青光眼,也有部分病例出现老年性假性近视,用电筒斜照瞳孔缘,可见虹膜阴影。(3)成熟期,晶状体完全混浊,水肿消退,前房回复,虹膜阴影消失,此时是手术的理想期。(4)过热期,晶状体皮质液化,体积变小,核心下沉,前房可见变深。
本病以核心混浊为主的,称核心白内障,其色呈棕黄色或琥珀色。初起皮质并不混浊,日后渐见混浊。临床常见高度近视眼患者,多以核心白内障为主。
本病西医认为晶体状混浊,是一种蛋白变性,一般不可回逆,以手术为主。近年临床也应用维生素类、碘剂等治疗。
中医对本病的命名,是以瞳神气色的形态改变而名,有“如银内障”、“圆翳内障”、“浮翳”、“沉翳”、“枣花翳”、“剑翳”、“黄心内障”等。中医认为“五十少,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故常以补益肝肾法治疗。近年对本病有进一步认识,认为导致本病有肝肾亏损;也可由脾虚气弱,水谷不化,精血不足,神膏失养;还有肝肾阴虚,湿热内蕴,阴虚挟兼湿热上攻罹患。初期及水肿期,应用上述治则,一般是可延缓白内障成熟,尤以皮质型白内障更有故,中医所称的黄心内障疗效则差。成熟期中医可用改进的针拔内障术施行白内障套出。(邹菊生)
1.消障灵
来源:
湖南省慈利县中医院眼科安同寿。
功能:
健脾养心,益气补血。
主治:
老年性白内障早期。
组成:
黄芪60克、党参30克、白术25克、茯神20克、远志25克,桂圆肉15克、当归10克、丹参25克、杞子30克、木香15克,赤芍15克、牛膝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磁石20克、红枣10克,川贝10克、生姜6克,共研末,加蜜为丸。每日2次,每次10克。
疗效:
治疗89例170眼,显效(视力提高7~9行)21眼,有效(视力提高3~6行)80眼,好转(视力提高1~2行)27眼,无效42只眼。总有效率达75.29%。
按语:
本方调补心脾,活血行气,使精藏于肾汇于目,目得养而光明。
2.熟地首乌汤
来源: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仁济医院陆南山。
功能:
补肝肾,益精血,明耳目。
主治:
老年性白内障。
组成:
熟地15克、制首乌9克、黄精9克、玄参12克、杞子9克、灵磁石(先煎)30克,水煎服。
加减:
心悸失眠加茯神12克、远志4.5克;咳嗽加杏仁6克、北沙参9克、桑白皮6克。局部采用冰香散搽眼,方为:黄柏3克、黄芩4克、黄连3克、防风3克、蝉衣3克、山栀3克、白芷3克、羌活3克、薄荷3克、川芎3克、黄菊花3克、荆芥3克、当归3克,大黄3克、赤芍3克、连翘3克、木贼3克,煎汁去渣,投入制甘石60克,在日光下晒干,再加入海螵蛸6克、荸荠粉9克、冰片7.5克、西黄0.6克、珠粉1.2克、熊胆0.6克、淡硇砂0.3克,朱砂3克、蕤仁霜3克,崇香0.75克,共研粉,1天内制成,以免泄气,装入玻璃瓶内密封。
疗效:
治疗53例106眼,显效32眼,有效16眼,稳定50眼,无效8眼。
按语:
目得血而能视。陆氏所拟本方,取其养阴血,补肝肾为中医之大法,另有见地。陆氏认为阴衰不能配阳,继之则相火升,百脉沸,取磁石重镇,妙也。
3.脉络清补方
来源:
湖南省桃源中医院袁彩云等。
功能:
滋养肝肾精血,调和气血阴阳。
主治:
老年性白内障初中期。
组成:
生地12克、玄参12克、麦冬12克、枣皮9克、山药15克、丹参15克、桑椹子15克、车前子12克、丹皮12克、女贞子12克、石斛12克、生石决(先煎)30克,水煎服。
疗效:
治疗315例574眼,总有效率达8.64%。一般治疗2~5个月。
按语:
现代药理分析认为,玄参强心降压,促进血液循环;生地强心利尿和促进血凝,麦冬利尿强心;丹参扩张血管及降压;车前子利尿,加快代谢产物排出等。本方补中带清,补而不滞。结合药理分析,既有强心利尿,又有降压活血止血之功。老年性衰退性的眼病,采用本方治疗,是有一定疗 效,既可提高视力,改善老年性白内障症状,对全身体质的增强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本方名和剂量由编者所拟。
条目信息
1
摘自《中国秘方大全》
2
本条ID:110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