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衄,就是乳头溢血。引起乳衄的疾病很多,临床常见的有乳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囊性增生病、乳腺癌等。本节限指乳管内乳头状瘤所致乳衄。
临床上患者多无痛苦,唯一的症状是不在月经期间自一侧或两侧乳头溢出血色(或黄色)液体,患者的内衣上经常有血性分泌物的印迹。有时在乳头或乳晕附近可摸到肿块,常为单侧、单个,大小如樱桃,中等压痛,质较软,不与皮肤粘连,可被推动,如轻轻挤压肿块,有时还可见到有血性液体自乳头流出。乳管内乳头状瘤增长速度比较缓慢,一般不会长到很大,如果突然增大,常与出血或恶变有关。通常认为乳管内乳头状瘤属良性,但其中6~8%的病例有发生恶变的可能。
乳管内乳头状瘤可见于成年妇女,但40~50岁发病者最多。75%病例发生在大乳管近乳头的膨大部分。
由于本病有恶变可能,故应争取早期手术切除。如能扪及肿块,可用细探针插入出血的乳管,然后沿探针切开乳管,找到肿瘤,予以切除;如未扪及肿块,可沿探针楔形切除该乳管及其周围的腺组织。对年龄大的患者,可考虑行单纯乳房切除术。切下的肿瘤都应常规地进行病理检查,如有恶变应施行乳癌根治术。
中医学认为乳衄“乃忧思过度,肝脾受伤,肝不藏血,脾不统血,肝火亢盛,血失统藏,所以成衄也”。《疡医大全·乳衄门主论》载,其治疗肝气郁结化火者,以疏肝解郁清火为主;脾虚不能统血者,以引血归脾为主。(唐汉钧 汝丽娟)
1.桑菊丹皮汤
来源:
江苏省常州市中医院屠揆先
功能:
舒肝熄风,利络清化。
主治:
乳溢症,乳衄症。
组成:
桑叶10克、杭菊1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连翘15克、夏枯草30克、蒲公英30克、艾叶10克、桔叶10克、青皮10克、黄芩15克,水煎服。
疗效:
治疗1例,服中药4个月痊愈(黄水、血水及肿块全消)。
按语:
乳头溢液及乳孔出血,是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常见的症状,中医认为系肝郁化火,郁火挟湿浊流窜足厥阴、足阳明经络和络脉损伤所致。本方用夏枯草、桔叶、青皮以舒肝解郁;连翘、蒲公英、黄芩清肝泻火;白芍、桑叶、杭菊平肝熄风;丹皮、赤芍、艾叶凉血通络;王不留行疏通乳腺。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2.当归阿胶补血汤
来源:
内蒙古医学院中医系李凤翔
功能:
补气摄血。
主治:
乳衄。
组成:
黄芪24克、当归10克、川断12克、柏叶炭15克、鹿角霜15克、红参6克、阿胶15克、煅龙骨10克、枣仁12克、远志10克,水煎服。
加减:
服药后如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改用归脾汤加阿胶以巩固疗效。
疗效:
治疗乳衄1例,服药2剂即出血停止。
按语:
本病例系经临易怒伴乳衄,病由暴怒伤肝,肝气横逆,血随气乱,故乳衄妄行,方用当归、黄芪等补气生血,配红参大补元气,以无形之气急当固摄;又恐止血之品力逊,生血之药不足,配阿胶、龙骨,力求迅速益气生血止血。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3.龙栀汤
来源:
姚九江
功能:
疏肝理气,扶脾养血,活血止血。
主治:
乳衄。
组成:
龙胆草3克、焦山栀9克、柴胡3克、黄芩6克、生地15克、当归9克、茯苓12克、赤芍9克、白芍9克、茜草9克,水煎服。
疗效:
治乳衄1例痊愈,随访数月未发。
按语:
方以龙胆草、柴胡泻肝解郁;山栀、黄芩清热除烦;芍药、茜草活血止血;茯苓调脾;当归、生地养血柔肝。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4.当归芍术汤
来源:
张建华
功能:
疏肝解郁,清热凉血。
主治:
乳衄。
组成:
柴胡15克、当归15克、白术15克、白芍12克、郁金12克、旱莲草15克、栀子12克、香附15克、云苓12克、丹皮12克、山楂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疗效:
治疗乳衄1例,服药8剂痊愈。
按语:
乳衄多由忧思过度,肝脾受损,肝失所藏,脾失所统,迫血妄行所致。柴胡、白芍,一散一敛,以复其疏达畅和之性;丹皮、栀子凉血清热,以熄血分之火;而白术、云苓、山楂调中补土,扶其怯弱;香附、郁金开郁,俾其刚者和,怯者复,结者开,自有机转可待。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条目信息
1
摘自《中国秘方大全》
2
本条ID:11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