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豆别称双眼龙、江子、猛子树、八百力、芒子等,为大戟科巴豆属植物巴豆树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根及叶亦供药用,中医药上以果实入药,具有破积、逐水、涌吐痰涎的功效,但有小毒,须慎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巴豆的功效与作用吧!
巴豆的药用价值
性味:味辛,性热,有小毒。
归经:胃、大肠经。
功效:泻寒积、通关窍、逐痰、行水、杀虫,治冷积凝滞、胸腹胀满急痛、血瘕、痰癖、泻痢、水肿,外用治喉风、喉痹、恶疮疥癣。
巴豆的药用功效
1、寒积便秘:巴豆辛热,能峻下冷积,开通肠道闭塞。可单用巴豆霜装入胶囊服,或配大黄、干姜制丸服,适用于寒邪食积,阻结肠道,大便不通,腹满胀痛,病起急骤,气血未衰者,如三物备急丸。
2、腹水臌胀:巴豆峻泻,有较强的逐水退肿作用,用治腹水臌胀,可用巴豆配杏仁为丸服。近代用巴豆配绛矾、神曲为丸,即含巴绛矾丸,用治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
3、喉痹痰阻:巴豆能祛痰利咽以利呼吸,治喉痹痰涎壅塞气道、呼吸困难,甚则窒息欲死者,可单用巴豆,去皮,线穿纳入喉中,牵出即苏,近代用于白喉及喉炎引起喉梗阻,用巴豆霜吹入喉部,引起呕吐,排出痰涎,使梗阻症状得以缓解。
4、痈肿未溃:巴豆外用有蚀腐肉、疗疮毒作用,治痈肿成脓未溃者,常与乳香、没药、木鳖子等熬膏外敷,以蚀腐皮肤,促进破溃排脓。治恶疮,单用本品炸油,以油调雄黄、轻粉末,外涂疮面即可。
巴豆的药理作用
1、下泄作用:巴豆是一种类似于番泻叶的药,其实主要作用就是额可以有效的祛痰和全身性的去水肿。
2、镇痛作用:巴豆服用后能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同时巴豆油中的活性成分PMA是一种有力的血小板凝集剂。
3、抗癌作用:巴豆含有促癌成分,但也含有抗癌活性物质。
4、抗菌作用:巴豆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流感杆菌等有一定抑制作用。
巴豆的服用禁忌
1、服巴豆时不宜食热粥、饮热开水等热物,以免加剧泻下。服巴豆后如泻下不止者,用黄连、黄柏煎汤冷服。或食冷粥以缓解。
2、体弱者及孕妇忌用巴豆,巴豆不宜与牵牛子同用,巴豆不能跟田螺一起食用。
3、内服巴豆应正确炮制,压油,加热成霜方可应用。巴豆霜入丸、散剂不可细嚼,应舌服。
4、如果患者在日常没有必要尽量不要服用,一般很少人拿来当食材。
巴豆的配伍应用
1、配杏仁,温寒逐水,降痰破结,常用于治疗大腹水肿之证。
2、配大黄、干姜,干姜性温,与巴豆相合用于攻逐寒积,其祛寒开结之力更强。大黄苦、寒,与巴豆相配,寒热对消,只取其涤荡肠胃,推陈致新之功,以增强巴豆峻下通闭的力量。大黄尚能制巴豆毒性。三者合用可攻逐寒积。
3、配降矾,可逐水杀虫,用于虫阻经隧,腹大胀满者。治疗血吸虫病晚期腹水尤效。
巴豆的炮制方法
1、巴豆仁:拣净杂质,用粘稠的米汤或面汤浸拌,置日光下曝晒或烘裂,搓去皮,簸取净仁。
2、巴豆霜:取净巴豆仁,碾碎,用多层吸油纸包裹,加热微炕,压榨去油,每隔2天取出复研和换纸1次,如上法压榨六、七次至油尽为度,取出,碾细,过筛。将巴豆敲碎,每两巴豆以麻油并酒等各七合煮,研膏后用。
巴豆有什么副作用?
1、巴豆本身药性比较强烈,患者在日常如果不必要尽量不要服用,其毒性容易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人服巴豆油20滴可致死!
2、巴豆对皮肤粘膜及消化道均有强烈刺激作用,对肠肌有兴奋作用,可产生剧烈腹泻,并有催吐作用。如在加工中接触已去壳巴豆、巴豆霜、巴豆油,甚至蒸煮巴豆的蒸气,都可产生急性损害,出现皮肤水肿、水疱、眼鼻灼热感、流泪、发炎,
3、用量过大会发生严重的口腔炎、咽喉炎、剧烈腹泻、肠壁腐蚀糜烂、便血、急性肾功能衰竭、紫绀、血压下降、休克,甚至死亡。服用巴豆油1/4滴即可见剧烈腹泻,服0.5~1滴即有严重症状。
4、巴豆有剧毒,临床使用宜慎重,一般可先用其它药物,如非用巴豆,应辨明确属寒实便结方可投用,中病即止。临床上将巴豆当做一般泻药,泛用于大便秘结者,都可能造成损害。
巴豆的药用附方
1、治寒实结胸,无热症者:桔梗三分,巴豆一分(去心皮,熬黑,研如脂),贝母三分。三味为散,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
2、治心腹诸卒暴百病,若中恶客忤,心腹胀满,卒痛如锥刺,气急口噤,停尸卒死者:大黄一两,干姜一两,巴豆一两。上药各须精新,先捣大黄、干姜为末,研巴豆纳中,合治一千杵,用为散,蜜和丸亦佳。以暖水若酒服大豆许三、四丸,或不下,捧头起,灌令下咽,须臾当瘥,如未瘥,更与三丸,当腹中鸣,即吐下便瘗,若口噤,亦须折齿灌之。
3、治寒癖宿食,久饮不消,大便秘:巴豆仁一升,清酒五升。煮三日三夜,研,令大热,合酒微火煎之,丸如胡豆大,每服一丸,水下,欲吐者服二丸。
4、治痞结症瘕:巴豆肉五粒(纸裹打去油),红曲三两(炒),小麦麸皮一两(炒)。俱研为细末,总和为丸,如黍米大,每空心服十丸,白汤下。
5、治阴毒伤寒心结,按之极痛,大小便秘,但出气稍暖者:巴豆十粒,研,入面一钱,捻作饼,安脐内,以小艾炷灸五壮。气达即通。
6、治小儿痰喘:巴豆一粒,杵烂,绵裹塞鼻,痰即自下。
7、治寒痰气喘:青橘皮一片,展开,入刚子一个,麻扎定,火上烧存性,研末,姜汁和酒一钟,呷服。
8、治夏月水泻不止:大巴豆一粒(去壳)。上以针刺定,灯上烧存性,研细,化蜡和作一丸,水下,食前服。
9、治气痢:巴豆一两,去皮心,熬,细研,取热猪肝和丸,空心米饮下,量力加减服之。牛肝尤佳。或以蒸饼丸服。
10、治小儿下痢赤白:巴豆(煨熟,去油)一钱,百草霜二钱(研末),飞罗面煮糊丸,黍米大,量人用之。赤用甘草汤,白用米汤,赤白用姜汤下。
11、治伏暑伤冷,冷热不调,霍乱吐利,口干烦渴:巴豆大者二十五枚,黄丹取一两一分。上同研匀,用黄蜡熔作汁,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以水浸少顷,别以新汲水吞下,不拘时候。
12、治腹大动摇水声,皮肤黑,名曰水臌:巴豆九十枚(去皮心),杏仁六十枚(去皮尖)。并熬令黄,捣和之,服如小豆大一枚,以水下为度,勿饮酒。
13、治肝硬化腹水:巴豆霜一钱,轻粉五分。放于四、五层纱布上,贴在肚脐上,表面再盖二层纱布。经一至二小时后感到刺痒时即可取下,待水泻。若不泻则再敷。
14、治喉痹:白矾二两(捣碎),巴豆半两(略捶破)。同于铫器内炒,侯矾枯,去巴豆不用,碾矾为细末,遇病以水调灌,或干吹入咽喉中。
15、治白喉:巴豆仁、朱砂等分,各研成细末,混和,每用3~5分,置膏药上,贴于眉间的上方(勿使药末掉入眼中)。约经8~12小时,局部皮肤发生大小不等的水泡时,便可揭去膏药,擦掉药末,涂上1%龙胆紫液,以防感染。
16、治耳卒聋:巴豆一粒,蜡裹,针刺令通透,用塞耳中。
17、治风虫牙痛:一巴豆一粒,研,绵裹咬之。二针刺巴豆,灯上烧令烟出,熏痛处。
18、治一切恶疮:巴豆三十粒,麻油煎黑,去豆,以油调雄黄、轻粉末,频涂取效。
19、治一切疮毒及腐化瘀肉:巴豆去壳,炒焦,研膏,点肿处则解毒,涂瘀肉则自腐化。
20、治荷钱癣疮:巴豆仁三个,连油杵泥,以生绢包擦,日一、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