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闭脱风气痰火,开镇通滋治求细微

名医简介

程门雪(1900〜1970),著名中医学家。

风别内外

我从临床角度上,来谈谈对内风、外风的看法。首先是分别病因的表里、虚实、寒热。简言之,外风是表,内风是里;内风属虚,外风属实;外风多寒,内风多热;外风(真中)不多见,内风(类中)最常见。据此概念,可以说外风比较轻,内风比较重(如内风之昏厥;厥不回则死,即厥回又当厥其复厥,与诸症之晕厥,一厥可醒不同);外风变化少,内风变幻多;外风可温开,内风宜清泄,这是一大区别。但是,临床实际所见,并不如此简单,因为外风是表,表邪可以入里;内风是里,里病可以及表;内风属虚,虚中有实;外风属实,实中有虚;外风有寒热之不同,内风亦有寒热之不同,错综复杂,绝非一言可决,一法可赅,尚需通过认真的辨证。

从辨证用药上来看,我认为外风、内风可分,但不必强为划分。外风之药不一定限于羌、防、麻、桂,如菊花、桑叶、桑枝、豨莶草、天麻、蒺藜、僵蚕,甚至地龙、全蝎等,均为祛外风药也。首先在先兆时期,如所谓“手指麻,数年之内必中风”,而无其他症状者,可用祛外风之药,肥白人合益气化痰用,瘦黑人合养血药用。

又如“凡人非时足胫忽酸重顽痹,三五月后必中风者”(《医说续编》),也须用祛风药。其他如臂麻、面麻、唇麻等,各看其他症状而定处方,但也须合上列祛风药同用。再如眩晕为中风先期最易见、最多见之症,治眩晕方法,不论属于气虚脾弱,或属于肾亏肝旺,除潜镇熄风外,如天麻、蒺藜、桑叶、菊花、僵蚕等泄风之药,也在所必用。

喻嘉言曾经说过:“中风乃杂合之病,必须以杂合之药治之。”我对他这个说法深有体会。《千金》、《外台》罗列许多治中风的方子,大都不出小续命、录验续命范围。试为分析,其中有散风的药(如防风、麻黄、桂枝等),有清热的药(如黄芩、石膏等),有温经的药(如桂心、附子、干姜等),有补虚的药(如参、术补气,归、芍和营等)。综合来说,就是中风是正虚邪实,寒热夹杂之证,所以用补气、和营、祛风、温经、清热的复方治之。可见古人对中风一证,虽有认为属外中风邪,但也绝不认为单用祛风一法就能解决问题的。我对小续命这张方子有兴趣,无经验。历来临床医生反对这张方子的不少,反对者有二种说法:一种认为中风之证,风自内生,本气自病,乃身中阴阳之变动,绝对不能用这类方子;一种认为西北地区或有真中,东南绝无,承认此方有作用,但不宜于东南地区。唯有徐灵胎独树一帜,他说:“续命乃中风之主方,因症加减,变化由人,而总不能舍此立法……”徐氏这一说法,与诸家看法恰恰相反,徐氏认为:“中风乃急暴之证,其为邪实无疑,天下未有行动如常,忽然大虚而仆者。”又说:“名曰中风,则其属风可知,既为风邪,则主病之方,必以治风为本。”所以徐氏批《临证指南》医案上,每每说叶氏“不兼用风药,此病从何出头?”徐氏主张用辛凉甘寒清疏之剂治中风,这是根据前人“中风多由心腹大热而作”的说法。所以,他对《临证指南》中用清疏一类方子,即加以赞扬,用温补一类方子,则予以批评。我认为徐氏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叶天士则比他灵活多了,叶氏既能用清疏,也能用温补;既能治虚,也能治实;既能温寒,也能清热,表里虚实寒热都有适应的治法。当然其中的主次、多少、轻重,是有所区别的。方法不嫌多,愈多愈好,我认为这是叶氏见长的地方。

再审闭脱

辨别脱症、闭症,实为治疗中风之主要关键。因猝然昏仆之时,神识不知,一切均难措手,主要是辨其闭、脱,乃为救急之图。李士材说:“牙关紧闭,两手握固,即是闭证。”这是完全对的。又说:“口开心绝,撒手脾绝,眼合肝绝,遗尿肾绝,声如鼾肺绝”。这就不完全符合事实了。所谓绝者不过言其凶恶,并非一定绝不可治。李士材又说:“反目遗尿者为肾绝,若不反目但遗尿者,多属气虚。”但是中风神昏不知人后,每每二便自遗,不能算遗尿,只有在中风时小便自遗的,乃谓之遗尿。声鼾更是中风常见之症,谓之肺绝,亦属太过。个人体会,当以汗出肢冷,汗出如珠,汗出如油,口开眼合,撒手等并见者是为脱症。闭症宜开,但治有开表、开里之不同;脱症宜固,而有固阴、固阳之各异。但中风证有一特点:即开泄药中,必兼扶正;固正方中,亦必兼宣利,两者并行不悖,可以灵活掌握,主要还是要从脉辨证,以脉合证,方可下断语。这里强调一下,辨证尚需要辨脉。举例来说,按脉如浮紧、浮洪大的属于表邪,而用药有辛温、辛凉之不同;细数、弦数的属于肝火、内风,而有滋阴、清泄的区别;尤其是浮洪、浮大而按之空虚的,或者尺部独不足的,每见戴阳、虚烦、假热之象,倘不辨脉,便难判断。

在中风初期(猝中),则首先注重开闭清泄(闭症),扶阳救脱(脱症)等救急之治,他不暇顾。救急之中,开豁痰热,如竹沥、姜汁、菖蒲、远志等,亦为要药。待猝中大势既定,再治其口眼歪斜、舌强言謇等症状。例如王孟英用六君子汤加羚羊角、蝎尾。羚羊角泄内风,蝎尾治外风,是内外并用;资寿解语汤中羌活、天麻与羚羊角同用,亦是内外风并治(只有地黄饮子之治风痱,完全不用祛风药,而有菖蒲、远志化痰),最后方注重半身不遂。补阳还五汤之地龙即祛风药,大小活络丹、人参再造丸等方中,祛风药物更为繁多。而此时之用祛风药,只作宣通经络之用,并非直接作用于祛风了。

闭症即开,脱症既固之后,并非一方到底,也有变幻异常者,还需层层转治,不能呆定。更有先闭后脱者,亦有先脱后闭者,尤当灵活应付。我在临床上体会到:大部分中风证,都是内闭兼外脱者为多,也需分主次不同,如口开、眼合、撒手、遗尿、汗出、痰涎壅塞、神识不知等,既要救其脱,又要顾其闭,我常以人参、附子与羚羊角、竹沥、姜汁、至宝丹、导痰汤等同用,颇收效验,可供参考。

补气化瘀宜审慎

至于《医林改错》之治半身不遂,谓既无寒热表证,又无疼痛兼病,以为皆属气虚,非风邪所中。至于口眼歪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亦由元气亏虚,血络阻塞而然,并非痰火所致(当辨确无痰火征象)。所制补阳还五汤,重用黄芪补气为君,轻用归尾、川芎、赤芍、桃仁、红花通瘀为臣,地龙宣络为佐使。初起少加防风为引导,更是从经络着手。盖十二经络乃气血通行之道路,益气通瘀宣络,完全是以气血经络为主。虽此方仅一偏之治,而其从经络立意,固极合也。不过徐灵胎谓凡病在经络筋骨,此为形体之病,能延岁月,不能除根,若求痊愈,求至伤生,与喻嘉言“润以滋枯”之说,完全吻合,则沿用王氏之法者,亦需审慎才好。

风气进退有法

《内经》谓“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木郁之发,甚则耳鸣眩转,目不识人,善暴僵仆”,此种肝肾阴虚,虚风内动,气火上冲,激犯于脑所成之类中风(内风),其理与西医所谓脑溢血颇相近。治疗方法,当分开关、重镇、清滋、腻补四步。首宜开关(开窍),内风升扰于上,本宜重镇之药以降之,但发病之时,必有痰涎壅塞,则药无下行之路,不得不暂借开关之药,使其痰闭得开,窍闭得通,重镇药方能见效,不是说开关即能治内风也。惟开亦有法,一切芳香走窜,均不相宜。尤在泾氏“猝中八法”中,开关一门,但取白矾散、稀涎散、通关散、胜金丸各方,而不用苏合香丸、龙脑、麝香等香窜之品,以免拔其升浮之焰,可以取法。

关闭既开,第二步接着用重镇以平其逆上之气火,乃治内风之要法。药取兼用,不任独味,凡珠母、石决、玳瑁、牡蛎、贝齿、龟板、鳖甲、铁落、磁石、龙骨、赭石、寒水石、紫石英、辰砂等介类、金石之品,大剂量一方并投,先平其冲激之势。上述诸药均属重镇,但又分潜降、镇坠、吸纳三种用法。介类一般都有潜降之功,对肝风最为适合;磁石、龙骨、石英兼有吸纳、重镇两种功能,亦是治内风的好药;其他金石类仅以镇坠见长者,作用最差。

内风既降,痰涎已化,上逆既平,则用清滋之法,以清其气火,滋其阴液。因为中风虽由于上逆,但上逆之源,由于气火;气火之来,由于阴虚。滋阴当为主法。惟内风夹痰涎以上升,阻碍气道,滋阴药多粘腻,恐其更滞关窍。故取清滋之品,清气火,滋阴液,而不助痰增腻者,以清至丸、生脉散、阿胶鸡子黄汤、三甲复脉汤、大小定风珠之类。

气火已清,冲激既平,便当用血肉有情、厚味腻补之品,生精益血,填补肝肾。养肾阴以恋肝阳,为根本之治,用方如左归丸、杞菊地黄汤等,进而用韩飞霞、张景岳、叶天士诸氏常用的血肉有情(动物类药)之品,此末一步也。急则治其标(开关、重镇),缓则图其本(清滋、腻补),标本缓急,步骤不乱,乃可见效。

我认为外风、内风、气虚、痰、火等等,每一种学说,都增加了我们治疗中风证的一种武器。武器越多越好,只要我们掌握了八纲辨证的规律,自能运用自如,毫无冲突,否则执一废众,反成窘迫。治疗中风,要药随症转,转得快,转得灵活,方称上工。何况中风本身就是一种杂合之症,更当用杂合之方治之。所以,只要处理得当,治外风、内风、气、痰、火之药,均可体现于一方之内,有先有后,有缓有急,有综合,有突出,才是好方子。例如王孟英以六君子汤加羚羊角、蝎尾、竹沥、姜汁,就是内、外、气、火、痰并治,益气健脾为主,化痰为辅,泄内风为佐,祛外风通经络为使,这是临床很实用的一张好方子,当然要辨证应用。若是胸怀成见,就必定是一非一,则临床非碰壁不可。

我认为豁痰通络,宣通机窍,是治疗中风全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手段,从猝中以至后期,每需贯彻始终。化痰如温胆汤、导痰汤是好的,竹沥、姜汁更好,可以合用。热痰温胆汤加黄连,缓则用雪羹汤。宣窍以菖蒲、远志为最佳,转舌膏(《张氏医通》方:大黄、芒硝、甘草、黄芩、竹叶、山栀、薄荷、菖蒲、远志)得力在此,地黄饮子得力也在此。进一步可用至宝丹或局方牛黄丸,后者可以合清热药用,也可以合补虚药用。

最后,我认为祛外风之药西北宜辛温,东南可着重辛凉(如伤寒、温病之例)。我常以《千金》竹沥汤中生葛汁一味易生葛根,治中风有热之症,合羚羊角用,极有效。其他如菊花、桑叶、天麻、蒺藜、豨莶等亦可。豨莶和竹沥为丸更佳(是徐灵胎法),但性缓,只能图缓功耳。

(何时希、程换章、莫雪琴 整理)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中风卷》
2
本条ID:151336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