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肝胃多虚寒,吴萸温胆建中方

名医简介

杨志一(1905〜1966),江西省中医研究所名中医,著名临床家。

我们通过中医四诊观察,初步认为溃疡病以虚寒型偏多,如大多数患者消瘦而体倦,胃中寒而肢冷,胃痛喜按喜温,得食疼痛可缓解,口不渴,虽渴欲热饮,小便清利等,均属虚寒表现。从脏腑来看,多涉及到肝胆脾胃四经,特别是肝胃二经。近些年来较多学者认为,溃疡病以脾胃虚寒为主,更有的认为本病只此一型,不必再分其他型。而我们所见之病例,大多数以肝胃虚寒为主,其临床表现多为胃痛放射到胁部,呕吐恶心,泛酸嗳气,大便闭结,口唇黯,脉弦数等肝胃症状,而便溏、脉缓、唇舌俱淡等脾胃症状反较少见。又溃疡病的形寒肢冷,与“阳明为卫”有关,以阳明为水谷之海,其气独擅御邪,胃病则气失调,谷气不充,卫气不振,故往往表现为内而胃中冷,外而形体寒,但与肝肾阳虚出现下利厥冷者不同。因此,我们把脾胃虚寒、肝寒犯胃和中寒停饮3个类型,精简为肝胃虚寒一个类型,以辛苦温的吴茱萸汤加味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若此时用甘温的黄芪建中之类,不仅药不对证,也违反了《伤寒论》“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甘故也”的论述。

此外,胆逆犯胃也不少见,临床上胆逆犯胃每每见于发病前期,待其症状消失,肝胃虚寒症状才突出,所以本病转归,由实转虚,由热转寒。至于冲气上逆型,在我们的病例中发现很少,没有把它作为固定的类型。

由于溃疡病在临床上肝胃虚寒为多,因此采用辛胜酸的吴茱萸汤加味,以吴茱萸辛苦大热,直入厥阴,温肝通阳,达木郁,降浊阴,佐人参补脾而养胃,配姜枣以和胃。喻嘉言《医门法律》指出胃寒一证“其气阳虚者,阴血必虚”,因此我们又以本方与当归四逆汤合用,即照本方加当归养血,桂芍和营卫,对本病胃痛畏寒肢冷脉细等症状的治疗大有帮助,而对久病多虚,症状反复发作的溃疡病来说,既能温肝和胃解除症状,又能收到气血双补以培其本的效果。临床初步证明,此方治疗溃疡病,对于止痛、制酸、除嗳气、消腹胀、通大便以至溃疡愈合皆有较好的疗效。

至于清胃降逆的温胆汤治疗胆逆犯胃型,我们考虑到此型常兼有气血不和的情况,故加丹参以养心和血,檀香以调气止痛,以达到症状消失、溃疡愈合的目的。不论是肝胃虚寒型或是胆逆犯胃型,一旦症状消失,或溃疡愈合,我们谨守《内经》“调以甘药”之旨,采用归芪建中汤调理善后。在一般治疗过程中,也有个别病例,如严重的脾肾阳虚型则用附子理中汤,以及男子兼有遗精者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女子兼有月经不调者则用当归四逆汤,均以温药取效。

关于温经散瘀的问题。在溃疡病患者中,常有出现黑便(大便潜血)、呕血,以及口唇紫黯、舌质有瘀块等症状。按照已往的一般文献记载,多认为此乃内有瘀血之征,因而有人主张采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疗。我们曾遇到具有上述证候的患者数例,起初也采用膈下逐瘀汤等活血化瘀,效果不佳,后根据整体辨证改用温肝和胃的方法,不仅黑便渐止(大便潜血试验转为阴性),而且舌质紫块及口唇紫黯亦渐见消退。因此,我们认为溃疡病的黑便,以及唇黯舌有紫斑,应考虑到与厥阴寒瘀有关,为寒邪盛于厥阴,寒性凝滞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产生瘀血为患,瘀血阻于血脉,又可引起出血,只要据证采用温经散寒剂,则寒自散,瘀自去而血自止。

关于泛酸寒热的问题。对此问题,历代医家各有见解,自《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诸呕吐酸,……皆属于热”以后,河间、丹溪皆言其为热,而东垣、景岳则以为寒。从本组病例来看,每每泛酸之时,多为受寒之后,且常与胸闷、口冒清水、舌苔白润、肢冷不渴等寒象同时出现,这就很难认作是热了。推其泛酸之由,其病在胃,其本在肝,因“肝生酸”,“酸为木味”。其具体机制,系为肝失疏泄,胃失和降,中阳不布,水液内停,酿成酸液,随胃气上逆而泛出。其治疗,我们根据《内经》“辛胜酸”的启示,以及喻嘉言所说“甘反作酸,木来侮土,故驱其酸而反其甘,惟有用刚药一法”的论述,采用辛苦温的刚药吴茱萸之类,取得了较好疗效。近有人认为溃疡面宜保护,忌用辛香药,这种说法是拘泥于局部病灶,而忽视了整体病机,值得商讨。

溃疡甲方(吴茱萸汤加味):

吴茱萸6g、党参10g、生姜10g、红枣6g、桂枝5g、当归10g、白芍10g。

适用于肝胃虚寒患者。

溃疡乙方(温胆汤加味):

竹茹10g、枳实6g、法夏10g、陈皮6g、茯苓12g、丹参15g、檀香6g、甘草3g。

适用于胆逆犯胃患者。

溃疡丙方(归芪建中汤):

当归6g、黄芪12g、桂枝5g、白芍10g、生姜6g、大枣10g、炙甘草5g、饴糖30g。

具有调理脾胃,巩固疗效的作用。

(杨扶国 整理)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胃痛痞满卷》
2
本条ID:15078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