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逆论

名医简介

邹时乘,清代医家。

呃逆一证,古无是名,其在《内经》本谓之哕,因其呃呃连声,故今人以呃逆名之。观《内经》治哕之法,以草刺鼻,嚏嚏而已;无息而疾迎引之,立已;大惊之,亦可已。然历考呃逆之证,其因不一。有胃中虚冷,阴凝阳滞而为呃者,当用仲景橘皮汤、生姜半夏汤。有胃虚虚阳上逆,病深声哕者,宜用仲景橘皮竹茹汤。有中焦脾胃虚寒,气逆为呃者,宜理中汤加丁香,或温胃饮加丁香。有下焦虚寒,阳气竭而为呃者,正以元阳无力,易为抑遏,不能畅达而然,宜用景岳归气饮,或理阴煎加丁香。有食滞而呃者,宜加减二陈加山楂、乌药之属,或大和中饮加干姜、木香。凡此诸法,不过略述其端,其中有宜有不宜,各宜随证施治,不可以此为不易之法。故先生谓肺气郁痹,及阳虚浊阴上逆,亦能为呃,每以开上焦之痹,及理阳驱阴,从中调治为法,可谓补前人之不逮。丹溪谓呃逆属于肝肾之阴虚者,其气必从脐下直冲,上出于口,断续作声,必由相火炎上,挟其冲气,乃能逆上为呃,用大补阴丸峻补真阴,承制相火。东垣尝谓阴火上冲,而吸气不得入,胃脉反逆,阴中伏阳即为呃,用滋肾丸以泻阴中伏热。二法均为至当,审证参用,高明裁酌可也。

(《临证指南医案·呃逆按语》)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胃痛痞满卷》
2
本条ID:150746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