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五证

名医简介

赵松泉(1914〜),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

本病的发生是由于六淫之邪外侵,或手术感染,或房劳所伤,当身体防御机能下降,体虚的情况下,导致盆腔炎症而发病。如果未得到妥善防治,病邪长期稽留在内,则转归为慢性盆腔炎。在外因方面,有因寒邪与血相搏,血为寒凝,营卫气血不和,血行不畅,壅遏经络,不通则为痛,而现腹冷痛、带下淋浊、癥瘕等病。或久居阴湿之地,湿为阴邪,其性滞着而易下注,湿邪困脾,运化失司则脾病,湿邪郁久化热,湿热壅遏,则见身热不扬、腹胀坠、带下淋浊之症。湿邪与寒相结,则为寒湿;湿邪与风互结则为风湿。种种病因所侵部位不同,所表现的症状也不同。热邪与血相搏,热郁于内,伤及气血经络,则引起经络失调,出现赤白带下、腹痛、腰骶痛等症。热甚则结肿,血聚成瘕,七情内伤以致肝气悒郁则气结、气逆。二者又常引起气滞其血、血滞其气,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和冲任二脉的损伤,成为本病主要机理之一。久而阴血渐虚,中气渐损,而下赤矣。傅青主也谓:“赤带火热故也,黑带火热之极也。”以上各条文献说明了带下癥聚腹痛的原因,如人忧思伤脾,又加郁怒伤肝,于是肝经郁火内炽,下克脾土,脾土不能运化,致湿热之气蕴于带脉之间,迫肝血不藏,渗于带脉,即由肝脾湿热引致盆腔炎性病变与合并症。

盆腔炎主要症状有腹痛,腰痛,白带,发热,房事后腹坠剧痛等,甚则出现不孕。白带多之症,有稠粘稀薄透明或腥秽,颜色有青、白、黄、褐之分。证型有寒热虚实的不同,患者表现腹痛满闷者为实,不闷胀者为虚寒;拒按、阵发性痛者多属实,喜按持续性绵绵作痛者多属虚;绞痛得热痛减属寒;刺痛属热。临证则须运用四诊八纲以鉴别之,并以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进行诊断分析,从各种发病机制之不同中找出主要关键,既要了解邪在何络,病在何脏,更要探求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影响,才能从复杂病变中确诊而无误。本着治病必求于本,即溯本穷源,遵循内经“勿失相宜”之训,须予以及时的治疗,不使盆腔炎症发展或扩散,且在辨证治疗时还应灵活运用,临证化裁。

为了确诊治疗,首先要了解本病的发病机理,以伏其所主、先其所因、以本核标的整体观结合临床症状,一般归纳为五个证型。

湿热壅遏

患者素体湿盛,湿郁困脾,运化失司,或肝郁伤脾,蕴郁生热,或外感湿邪,湿郁化热,湿热互结,下注胞络,损伤冲任而致本病。

主症头晕烦躁,身热重痛,胸脘痞闷,口干不欲饮,少腹疼痛或腹坚拒按,腰酸腹胀连及腿痛,或带下黄白腥秽,小便短赤,灼热尿痛,大便秘结,月经提前,色紫黑成块;脉滑数或濡数;舌苔黄腻。治法:清热利湿,散结软坚定痛。

方用本院拟定的盆腔炎1号合剂(赵氏经验方):

炒知母9g、炒黄柏9g、瞿麦9g、萹蓄9g、白芍9g、川楝子6g、蒲公英9g、黄芩元胡6g、郁金5g、山慈藉9g、木通5g、草河车20g、败酱草15g。

寒湿凝滞寒湿皆为阴邪,易伤人之阳气。叶天士曾说:“湿胜则阳微也。”寒湿之邪凝结,阻碍阳气之宣通,影响营卫气血之生化。寒湿伤于下焦,损及经络,客于胞宫,经血为寒湿所凝,运行不畅而作痛,或肾阳不足,阳虚则内寒,不能温煦胞宫,湿寒相搏,皆能损伤冲任二脉。

主症面色白,腰胁作痛,冷痛拘挛,腹坠痛或隐痛绵绵不休,喜热喜按,得热痛减,食欲不振,憎寒肢冷,口不渴,经水量少,色泽不鲜,有血块,色黑如豆汁,时有闭经或经行错后,带下清冷;脉象沉紧或濡缓;舌苔白或白腻而滑。治法:温经散寒,化瘀软坚止痛。

方用茴香橘核丸加减及本院拟定的盆腔炎2号合剂(赵氏经验方):

橘核9g、川楝子9g、元胡6g、广木香3g、荔枝核9g、香附5g、乌药5g、茴香6g、艾叶5g、吴茱萸6g、白术6g、制乳香5g、没药5g、丹参9g、桂枝6g。

血瘀郁结因肝郁气滞,气滞则血行不畅(气行则血行),荣卫不和,血气相结,或瘀血阻滞经脉,积聚痞寒,故痛经难忍,而导致盆腔炎。

主症小腹胀痛,瘀血阻滞经脉,不通则痛,或聚而成癥瘕,腹痛而硬,肌肤甲错,目眶黑晕,心烦急躁,少腹拒按,大便干燥色黑,小便不爽;舌边紫或有瘀血点;脉沉滑不匀或沉涩,脉虚弱者难愈。治法:活血化瘀,软坚消肿。

方用膈下逐瘀汤加减:

桃仁10g、红花10g、生蒲黄10g、五灵脂10g、川芎5g、归尾10g、元胡5g、丹参10g、泽兰10g、益母草12g、牛膝10g、青皮10g、制乳香10g、没药10g、赤芍10g、丹皮10g、枳壳10g、留行子10g、败酱草12g、血竭0.9g。

肝郁气滞

因肝气郁结,气机抑滞,气不能运血以畅行,血不能随气以疏通,冲任经脉不利,经血滞于胞中,或因木郁不达,克伐脾土,属肝郁脾湿之证,致带下腹痛之盆腔炎。

主症精神抑郁,头胀晕眩,心烦急躁,胸闷乳胀,泛恶食少,两胁窜痛,少腹掣痛,或有癥瘕痞块,拒按,白带质粘色青绿,经行量少,淋漓不畅,有血块;脉弦,或沉弦涩。治法:舒肝理气,健脾化湿。

方用加味逍遥散:

当归9g、白芍9g、柴胡5g、茯苓12g、白术6g、甘草3g、生姜3片薄荷5g、丹皮9g、山栀9g。

阴虚内热

因七情所伤,热郁化燥,灼液伤津,阴虚火旺,表现虚热之象,阴血少荣,血涩热滞于下而腹痛,带下腰酸,导致慢性盆腔炎。

主症头目眩晕,颧红口干,手足心热,心悸少寐,腰酸腿软,潮热盗汗,尿频而黄,腹痛白带多,月经失调,久不孕育或滑胎;脉象细数;舌质红,苔花剥或无苔。治法:滋阴清热,凉血散瘀。

方用鳖甲散、清骨散加减:

银柴胡10g、青蒿9g、知母10g、鳖甲15g、胡黄连9g、白薇9g、生地15g、丹皮9g、地骨皮9g、败酱草15g、黄柏6g、赤芍9g、白芍9g。

1.以上五个证型及病因病机的探讨:通过四诊八纲的运用,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病变中执简而驭繁,辨证立法才能确切。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机体机能与病邪对抗是活动的演变过程,五个证型之间也能发生由重而轻的转化。在治疗时应分清标本缓急,如湿热证型是热重于湿,还是湿重于热;在寒湿凝滞型中,是寒湿结聚,还是虚寒并重;在气血方面,是气滞其血,还是血滞其气,以及病在气分,还是在血分。治疗上尚须灵活运用,临证化裁加减,不能机械地按某病用某方而墨守成规。

2.肝、脾与此病密切相关:脾主运化,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水液代谢的中心环节。倘脏腑功能失调,运化失司,水谷津液不行而为痰饮湿浊,脾虚湿困,阻碍气机之升降,而致水湿停聚。正如傅青主所说夫带下俱是湿症……,白带乃湿盛而火衰,肝郁而气弱,则脾土受伤,湿土之气下陷”。此病证,法当以四君子补益脾土之元,则脾气不湿,何难分消水气。佐以舒肝之柴胡,用白芍条达风木,则健脾舒肝益肾有相得益彰之妙。若湿邪壅遏,日久化热,注于下焦而成淋浊带下,因脾性喜燥而恶湿,脾气宜升,在治则上以燥湿强脾着手。所以治带宜治湿,使湿邪分利而解。

肝经之经脉抵少腹,盆腔炎所致两侧腹痛疝痛窜痛,由于脾湿肝热引起的占多数。湿热之邪根据其留滞部位不同,症状各异。盆腔炎形成包块症见腹痛带下、尿短赤等下焦湿热表现。由于下焦湿热久蓄,热甚则红肿,血聚成痈,肉腐为脓,湿得热邪恋而深陷于内,热因湿而愈炽,则发热、腹痛拒按,为盆腔脓肿症。治须以活血化瘀,方中重用红花、公英、败酱草、草河车、犀黄丸之类药物,以清热解毒,开窍散瘀,以免炎症扩散,形成弥漫性腹膜炎或菌血症等危候。或气滞不行,则少腹作痛,血瘀而成癥瘕积聚,此时非用活血化瘀之品不足以奏效,如用赤芍、丹参、丹皮、乳香、没药以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用香附通行十二经,入气分而行气中之血,用元胡入厥阴血分而行血中气滞,通过改善血循环而达到气血畅通的目的。运用软坚散结的药物,能使结缔组织之类包块软化,加之活血化瘀以疏通经脉的作用,即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

(赵光燕 整理)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妇科卷》
2
本条ID:150606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