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名及出处
穴名:子宫Zǐ gōng(EX-CA1)
出处:《窦太师针经》
定位、主治与操作
部位:在下腹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3寸。
取穴:胃经线与脾经线中间,横平中极穴。
适应症:常用于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不孕;子宫脱垂。
操作:针刺不宜太深,禁止穿过壁腹膜。
附:临床应用举例
1.(《集》)血崩并漏下,中极补、子宫二寸半。败血不止,三阴交、百劳、风门、中极、肾俞、膏肓、曲池、绝骨。(《医学纲目》卷三十四)
2.(《集》)妇人无子又法,子宫在中极旁各开三寸,针入二寸,灸三七壮、中极。(《医学纲目》卷三十五)
3.妇人白浊日夜流,满身黄瘦百劳忧,白浊子宫中极用,双盘双穴在手头,中极圆盘多取热,子宫双用理中收,三里三阴双阴上,双穴升阴血气周。(《琼瑶神书》卷二)
4.妇人子宫久冷,不受胎孕,中极一穴、三阴交穴、子宫二穴在中极两旁各三寸。(《针灸大全》卷四、《针灸大成》卷五)
5.第九十二:妇女无子,子宫、中极。(《针灸大成·治症总要》卷九)
6.第九十六:血崩漏下,中极、子宫。(《针灸大成·治症总要》卷九)
7.第一百一:妇女血崩不止,丹田、中极、肾俞、子宫。问曰:此症因何而得?答曰:乃经行与男子交感而得,人渐羸瘦,外感寒邪,内伤于精,寒热往来,精血相搏,内不纳精,外不受血,毒气冲动子宫,风邪串入肺中,咳嗽痰涎,故得此症。如不明脉之虚实,作虚劳治之,非也。或有两情交感,百脉错乱,血不归元,以致如期者。再刺后穴:百劳、风池、膏肓、曲池、绝骨、三阴交。(《针灸大成·治症总要》卷九)
8.温针灸“子宫穴”治疗女性不孕症,于月经干净后即可施术,取二侧“子宫穴”,直刺进针,深度为1.5~2寸。平补平泻,待得气后施灸。[针灸临床杂志,1999(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