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名及出处
穴名:上髎Shàng liáo(BL31)
出处:《黄帝明堂经》
定位
部位:在骶区,正对第1骶后孔中。
取穴:从次髎向上触摸到的凹陷即第1骶后孔。
类属
足太阳膀胱经穴。
适应症
主治:局部、妇科病症。常用于前阴、腰骶部引痛;月经不调,带下,子宫脱垂;阴疝。
操作
直刺0.8~1.2寸。
阐释
八髎(上、次、中、下)即荐骨左右八孔排序次第,而命名也。《针灸大成》谓:“八髎总治腰痛,兼治肠,胱,疝气、淋浊、带下、月经病,二便不利等局部之病。”
愚曾玩索八髎之穴,关系颇广。故治症不限局部,上髎平于关元俞,次髎平于小肠俞,中髎平于膀胱俞、下髎平于中膂俞;故各髎所治之症,均与其所平之俞功能略同。以其穴位形成,由于五节荐骨粘连而成,其连合缝隙,痕迹显然,其精气,或有所横通也。故余又以为中膂、白环二俞,及八髎共十二穴,应属于督脉一系,以其应症而然也。无文献可考,心会而已。希同道参测,以疗效证之。
附:临床应用举例
1.腰痛不可以转摇,急引阴卵,刺八茆与痛上。(《素问·骨空论》)
2.大理赵卿患风,腰脚不遂,不得跪起,针上茆二穴、环跳二穴、阳陵泉二穴、巨虚下廉二穴,即得跪起。(《千金翼方》卷十七)
3.大小便不利,灸八茆百壮。(《千金翼方》卷二十七)
4.尿潴留,针刺关元俞、上髎等穴治疗。[中国针灸,1994(增刊):91-92]
5.急性腰扭伤,针刺上髎穴治疗。[天津中医,1994,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