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却的证治纲要与定位图解

穴名及出处

穴名:络却Luò què(BL8)

出处:《黄帝明堂经》

络却的证治纲要与定位图解

定位

部位: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5寸,旁开1.5寸。

取穴:当百会穴后0.5寸,旁开1.5寸处取之。

络却的证治纲要与定位图解

类属

足太阳膀胱经穴。

适应症

主治:头部病症。常用于头痛,眩晕,耳鸣;癫狂。

络却的证治纲要与定位图解

操作

平刺。

阐释

郤,音隙,同郄。从邑、从谷,义孔隙也,骨肉之交也。《庄子》:“批大郤,道大窍。”谓通至上之隙穴也。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行至额抵顶,由本穴,左之右、右之左,斜行交百会,即所谓“上额交巅”也。凡脉之横行者为络,隙之大者为郄。本穴在经络为横行,在孔窍为大隙,故名“络郤”。“郤”有误为“(各阝)”者。当知“郤”从“邑”,“却”从“部”也。有取别名“络(各阝)”者,乃因误所致。

窃以针灸之道,荒芜已久,音讹字误,不知凡几。欲纠斯偏,着要正误。但中医文献之误,何只针灸为然。内、难、金、伤诸经,莫不如是。每念及此,感慨丛生,每思加以校正,奈年矢躜催,岁不我待,空作玄想耳。试观《金匮》首章,仲景以俞穴募穴,区别人身前后,故曰风中于俞(俞穴在脊背)。寒中子募(募穴在胸腹),而后世抄传竟误“俞”为“前”,误“募”为“暮”。而注音又依“前”、“暮”立注,岂不谬之益谬乎?

如“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风中于前,寒中于暮,湿伤于下,雾伤于上;风令脉浮,寒令脉急,雾伤皮腠,湿流关节,食伤脾胃;极寒伤经,极热伤络”。

索其大意,清浊、上下、浮急、表里、湿邪、雾邪、关节、肉腠、极寒、极热,伤络、伤经,全是对偶。所云风寒俞募者,即以表示邪中人身前后。且对照下文伤经伤络,原文本自明白。只是后世抄写传讹,误“俞”为“前”,误“募”为暮,以致讲解者,舌东唇西,格格难通。若一复其原,作“风中于俞”,寒中于募”,则教者学者,简捷多矣。此言有似节外之枝,但因“俞、暮”二字,有关针灸穴位,不觉言长。

条目信息
1
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
2
本条ID:13063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