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名及出处
穴名:梁丘Liáng qīu(ST34)
出处:《黄帝明堂经》
定位
部位:在股前外侧,髌底上2寸,股外侧肌与股直肌肌腱之间。
取穴:令大腿肌肉绷紧,显现股直肌肌腱与股外侧肌,于两肌之间,阴市直下1寸处取穴。
类属
足阳明胃经郄穴。
适应症
主治:乳房、下肢病症。常用于乳痈,乳痛;膝肿痛,下肢不遂;胃脘痛。
操作
直刺1~1.2寸。
阐释
本穴在膝上筋肉隙中,阴市下一寸许,两筋间。曲膝取之。骨亘如梁,筋犹小丘,穴在膑上,因名“梁丘”。以其近于膝关节,故治膝关节痛,使之屈伸。
附:临床应用举例
一、胃肠病症
1.急腹痛:针刺梁丘穴治疗。[中国针灸,1987(3):10]
2.急性胃脘痛:针刺梁丘和胃俞治疗。[中医杂志,1988,29(9):675-676]
3.急性腹泻:艾灸梁丘穴治疗。[针灸临床杂志,1994,10(3):43]
4.胃肠痉挛:取双侧梁丘穴针刺治疗。[中国针灸,2002,22(1):41]
2.唇疽,灸犊鼻七壮……当灸梁丘七壮。(《痈疽神秘灸经》)
3.急性乳腺炎,梁丘穴、太冲穴,针灸疗法。[中国针灸,1985,5(5):37]
4.疝气,梁丘穴、足三里穴、下巨虚穴针灸疗法。[四川中医,1988,6(6):52]
5.肥胖症,梁丘穴、公孙穴,针刺治疗。[中医杂志:英文版,1988,8(2):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