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名及出处
穴名:肩髃Jiān yú(LI15)
出处:《黄帝明堂经》
定位
部位:在三角肌区,肩峰外侧缘前端与肱骨大结节两骨间凹陷中。
取穴:屈臂外展,肩峰外侧缘前后端呈现两个凹陷,前一个较深凹陷即为本穴,后一个凹陷为肩髎穴。
类属
手阳明大肠经穴。
适应症
主治:局部病症。常用于上肢不遂,肩臂痛;风疹。
操作
直刺0.8-1.5寸。本穴与肩髎、肩前合称“肩三针”,是治疗肩周炎的常用配穴。针肩髃可采用“合谷刺法”,先直刺,得气后,将针提至皮下,再分别向肩髎、肩前二穴透刺。臂不能举者的肩髃、肩髎穴。针刺法:令患者自然垂臂,可沿肩峰外侧缘与肱骨头之间针刺。
阐释
髃,骨间陷隙也。又同腢,肩头也。穴在肩端,举臂两骨间陷者中,故名“肩髃”。为手阳明经与阳跷脉之会穴。治肩臂项背风痛及痿痹之症。凡穴位与他经交会者,为会穴。在治疗上,则兼及与会之经之症。
附:临床应用举例
一、肩臂病症
1.云门、髃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泻四肢之热也。(《素问·水热穴论》)
2.甄权治库狄钦患偏风不得挽弓:针肩髃一穴即得挽弓。(《千金要方》卷八、《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圣济总录》、《针灸聚英》、《针灸大成》)
3.凡颜色焦枯,劳气失精,肩背痛,手不得上头,灸肩髃百壮。(《千金要方》卷十三、《千金翼方》)
4.治臂膊疼痛不可忍,刺足少阳经肩井穴、手阳明经肩髃穴,次曲池穴,得气先泻后补之,灸亦大良,可灸三壮。(《针经摘英集》)
5.治伤寒四肢热不已,泻手太阴经云门二穴,次针手阳明经肩髃二穴,次太阳经委中二穴,次督脉腰俞一穴……(《针经摘英集》)
6.臂膊红肿,肢节疼痛:肘髎二穴、肩髃二穴、腕骨二穴。(《针灸大全》卷四)
7.中风半身不遂:合谷、绝骨、手三里、曲池、昆仑、肩髃、肩井、三里、上廉、委中。问曰:此证针后再发,何也?答曰:针不及分寸,补泻不明,不分虚实,其痰再发,可针前后,必须穴要得中,知深浅,明补泻,分虚实,无不效也。复刺后穴:曲池、手三里、合谷、肩髃、足三里、绝骨、昆仑、肩井,不宜泻,不许灸。(《针灸集成》第三方)
8.手臂麻痹不仁:肩髃、曲池、手上廉、合谷。问曰:此证缘何而得?答曰:皆因寒热相搏,气血凝滞,故如此也,复刺后穴:肩井、列缺。(《针灸集成》第二十九方)
9.十指拘挛两手筋紧不开:手三里、曲池、尺泽、合谷、肩髃、阳池、中渚、少商。问曰:此证从何而得?答曰:皆因湿处睡卧,暑月夜行,风露相搏,或醉酒行房,行房之处露天而睡故也。复刺后穴:肩髃、中渚、少商、手三里。(《针灸集成》第三十三方)
二、其他病症
1.灸寒热之法……举臂肩上陷者灸之。(《素问·骨空论》)
2.治齿疼:灸肩髃七壮,随左右。又法:灸耳垂下牙尽骨上三壮。(《世医得效方》卷十七)
按此方出自《医说》灸牙疼法“随左右所患,肩尖微近后骨缝中,小举臂取之,当骨解缝中,灸五壮。”实际所描述的部位非肩髃穴,为《世医得效方》理解有误。
3.乳痈之发,其症不一,有发生于乳上曰乳气,乳左曰侵囊,乳右曰乳疽,乳下曰乳岩,当乳头所发曰乳毒,俱当灸足三里并肩髃各七壮,滞散而痊也。(《痈疽神秘灸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