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经》
简说:南沙参为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沙参、杏叶沙参及其他几种同属植物的根。主产于安徽、江苏、浙江、贵州等地。原植物生于低山草丛、岩石缝内。喜温暖或凉爽气候,耐寒,以土层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最宜生长。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功效:养阴清热、润肺化痰、益胃生津。临床用名有南沙参、蜜南沙参。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味苦,微寒。主血积,肺气上逆之血。惊气,心火犯肺。除寒热,肺家失调之寒热。补中,肺主气,肺气和则气充而三焦实也。益肺气。色白体轻故入肺也。久服利人。肺气清和之效。
《本草从新》:(补阴、清肺火。)功同北参,而力稍逊。色稍黄。形稍瘦小而短。
《本草拾遗》:
药性考:南沙参形粗似党参而硬,味苦性凉,清胃泻火解毒,止嗽宁肺。
《本经逢原》:
沙参有南北二种,北者质坚性寒,南者体虚力微。
《名老中医之路》肖龙友:南沙参祛痰作用较强,北沙参养阴作用较著。
《名老中医经验集卷一》金世元: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沙参,分为“南沙参”与“北沙参”两种,在处方中分别入药。处方凡写沙参、北沙参、东沙参、辽沙参和莱阳参,药店或医院药房习惯均给“北沙参”;只有写南沙参、空沙参或泡沙参,才付给“南沙参”。按沙参之名,首见于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载有:“主治血积惊气,除寒热,补中,益肺气”的功效。明代,李时珍说:“清肺热,治久咳肺痿。”至于沙参的植物形态,《本草纲目》中记载较详。他说“处处山原有之,二月生苗,叶如出生小葵叶而团扁不光,八九月抽茎,高一、二尺,茎上之叶则长,如枸纪叶而小,有细齿,秋月叶间开小紫花,长二、三分,状如铃铎,五出白蕊……根茎皆有白汁。八、九月采者,白而实;春月采者,微黄而虚。”根据文字描述和《本草纲目》、《救荒本草》及《植物名实图考》上的附图来看,皆指南沙参而言。并证实明代以前所用的沙参均为南沙参。
至于南、北沙参的效用问题,自清《本经逢原》提出“北者质坚性寒,南者体虚力微”以后,各家本草和当今有关中药书籍,大都认为二者疗效相同,均有清肺养阴,益胃生津之效,只不过南沙参作用逊于北沙参而已。但是从植物学角度分析,二种沙参的来源截然不同。所含化学成分又完全两样,无疑效用也会有所差异。应用沙参为主组成的固定方剂,如清代吴鞠通著《温病条辨》中的“沙参麦冬汤”,其次如“桑杏汤”、“益胃汤”、“玉竹麦冬汤”等,都未注明南、北。从医学史上看,擅用沙参治病的医家,首推清代名医叶天士和魏玉璜。叶氏在他的《叶天士医案》咳嗽篇内应用沙参者就有33方,其中注明应用北沙参者,仅有7方。而从病案记述来看,多因胃阴不足而致病。如“胃汁暗耗”、“胃阴受伤”、“胃津虚”、“胃咳”等。再从魏氏的《柳洲医话》中治疗肝肾阴虚,肝郁气滞的著名方剂“一贯煎”中,首药选用“北沙参”。说明北沙参具有较好的滋补肝肾作用。所以,金氏从南、北沙参的历史源流、植物来源和古人临床应用情况分析,认为:南、北沙参虽均有养阴清热作用,但南沙参偏于养肺阴,治肺热阴虚所致的燥咳、痰少、痰黏;北沙参滋阴效力较强,偏于养胃阴,治热病伤津引起的口渴、口燥舌干等症,并有滋肾养肝作用。如欲准确应用,尚需在处方上,注明南、北为宜。
1.南沙参有祛痰作用。
2.南、北沙参均能使心脏的振幅增大,有强心作用,而北沙参能使血压稍有上升。
3.南沙参能提高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作用,抑制体液免疫,而北沙参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有抑制作用。
4.南沙参有一定程度的抑菌作用。
5.北沙参有解热镇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