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阳泻心汤

治法:
辛开苦降法
出处:
清·王孟英《重订霍乱论》
组成:
石菖蒲 黄芩酒炒 制半夏各一钱 小川连五六分,姜汁炒 苏叶三四分 制厚朴八分 鲜竹茹 枇杷叶各二钱 芦根一两
方制:
天雨水急火煎,徐徐温服。

加减:小便涩者,加紫菀。

主治:治霍乱后,胸前痞塞,汤水碍下,或渴或呃。

方论选粹

清·王孟英此泻心汤证也,何必另立方治。以暑热秽浊之邪,与伤寒不同,故五泻心皆有园柄方凿之格,漫为引用,岂徒无益已哉。兹以菖蒲为君,辛香不燥,一名昌阳者,谓能扫除浊邪,而昌发清阳之气也。合诸药以为剂,共奏蠲痰泄热,展气通津之绩,已历验不爽矣。(《温热经纬》)

近代·何廉臣此方除痰泄热,宣气通津。专治暑秽夹痰,酿成霍乱,胸痞心烦,身患谵语,或渴或呃,或吐酸吐苦,汤下碍下,小便涩秘等症。(《重订广温热论》)

按语

王氏此方,实从《伤寒论》泻心汤演绎变化而来。黄芩配半夏,黄连配干姜,此仲景用药之例。此治暑热秽浊,干姜非其所宜,故以厚朴易之,而其辛苦泄降之法,药虽变而法不变;复以石菖蒲芳香化浊,紫苏叶辛芳疏达,化胃浊,畅气机,升清阳;竹茹、枇杷叶皆微寒之品,清胃热而止呕逆。芦根甘寒,以为清热生津之用。其用药之精当,程师屡加赞扬,非溢美之词也。

条目信息
1
摘自《历代古方验案按》
2
本条ID:120513
免责声明
1
本站中医方剂内容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2
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否则,责任自负。
3
可能有些药物如犀角,现在已经是国家保护动物,为了保持古方原样,未作更改替换,请自行甄别。
4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Hidden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欢迎您,新朋友,感谢参与互动!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