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绍琴按
中药水煎代茶饮是一种服药的形式,一般用于大病之后的调整阶段,或是平时没有大病而略施小方进行调理的方法。它是用小剂量,轻药煎汤代茶使用,既方便,又减少服药的痛苦,故取名为“代茶饮”。这种剂型不分头煎与二煎,也不要求每次必须喝多少。一般是轻剂,略煎,约100毫升〜500毫升即可,随时代茶饮用之。
在清廷宫内先父经常用此法,进行保健调理用。出宫后,在民间治病时,先父多在大病愈后或慢性小恙时,用代茶饮方法进行调治,经过一段恢复之后,或用丸药、散药以缓调理。今录数方参考之。
五月十四日戌刻,赵文魁请得皇上脉息;左寸关弦数,右寸关浮数。中州蓄饮,外受暑邪,以致头晕肢倦,时作呕逆,手心烧热,舌苔滑白。今拟清暑止呕化湿代茶饮调理。
引用益元散三钱(包)、三仙炭各二钱。
赵绍琴按
病属内有停饮,外受暑邪,“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暑湿相合,弥漫上下,郁遏阳气,可见头晕肢倦、呕逆诸症。治当清暑止呕,芳香化湿。药用藿香叶轻清走上,芳香解暑,兼能理气止呕,川连、条芩苦寒燥湿清热,苏梗、陈皮、腹皮理气宽中燥湿,竹茹清热止呕,木通,益元散清暑利尿,三仙炭消食导滞。合方代茶饮,以使三焦畅,湿热清而病解。
五月十五日赵文魁请得皇上脉息。左寸关弦数,右寸关浮象较减,右关仍觉滑数。暑邪微轻,惟中州湿饮尚盛,以致头晕、肢倦、湿热下行。今拟和中化湿代茶饮调理。
赵绍琴按
药后暑邪渐解,中州湿饮尚盛,故仍有头晕、肢倦等征象,拟和中化湿法。遵循“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这一基本原则,药用赤苓皮、猪苓、扁豆、木通、六一散等健脾利尿;伍以藿香梗芳香化湿,理气和中;粉葛升阳;陈皮理气健脾;川柏清化湿热。合方代茶饮服,使湿有去路,邪热亦随之而祛,气机调畅,则病向愈。
五月十六日赵文魁请得皇上脉息,左寸关弦缓,右寸关滑而微数。诸证轻减,惟湿热未清,胃气欠和。今拟和胃化湿代茶饮调理。
引用焦槟榔二钱、六一散三钱(包煎)。
赵绍琴按
服药二日,诸证轻减,脉症合参,证属湿热未清,胃气失和,拟化湿和胃之法,邪去而正安,不可一味壅补。药用赤苓、扁豆、苡米健脾益气,淡渗利尿;木通、六一散利尿清暑;冬瓜皮肃肺化痰兼以通利小便;壳砂醒脾和胃;焦槟榔通畅肠腑。湿热去,气机调,胃气安和。
五月十七日赵文魁请得皇上脉息,左寸关弦缓,右寸关滑缓。诸症均愈,惟中焦浮热未清。今拟和中清热代茶饮调理。
水煎代茶
赵绍琴按
调理数日,诸证均愈,惟中焦浮热未清,以清淡平和之品清热利湿,健脾和胃而收功。
皇上代茶饮方
一日七诊既体现了清王朝对皇上的重视,更体现中医治病要根据病人的情况,再根据舌、色、脉症的变化辨证论治。时时刻刻以病为根据,随时改变治疗的方针或方法,病变则药变,脉改则必有不同的病机,这才是中医治病的精髓所在,也是辨证论治的优越性,是非常科学的,疗效也是比较满意的。
- 寅刻
大生地四钱、杭芍四钱、归身三钱、五味子五粒、朱茯神四钱、丹皮一钱五分、泽泻二钱、陈皮一钱五分(白)、广木香一钱五分(研)、枣仁二钱(炒焦)、栝蒌皮三钱、苏梗五分
水煎代茶徐徐饮之。赵文魁谨拟。从方药中推敲,大生地、杭芍、归身是四物汤去川芎,以养血育阴为主。五味子酸咸以收涩、敛阴,并加茯神、枣仁以安神。丹皮以凉血化瘀泄其虚热。泽泻祛湿利水兼泄虚热。用陈皮、木香、苏梗、栝蒌皮调气机以畅胸阳。总之,是养血补阴,养心安神,少佐理气之品,既能养血育阴以安心神,又能疏畅气机泄其虚热,故用本方代茶饮之。
- 卯刻
照原方加姜川朴六分。
这是寅刻之后的一个时辰,就是上方服后二小时,再诊皇上脉象。可能是方中滋养药物略多,出现脘间闷胀,微有恶心,故于原方中加姜川朴六分。
- 巳刻
生地黄四钱、杭芍四钱、归身三钱、丹皮二钱、赤茯苓二钱、莲心三分、醋柴胡五分、胆草三分、鲜竹叶二十片、山药二钱(炒)、泽泻二钱、酒芩二钱
水煎代茶饮。本方与上方不同点是:去茯神、枣仁、五味子,且加用莲心、醋柴胡、胆草、鲜竹叶、酒芩等。说明皇上的热郁胆火之象明显,故改以苦泄折热之法。因为血虚阴分不足是其痼疾,所以仍用归、地、芍等养血之品。
- 未刻
知母三钱、生石膏六钱、苦杏仁三钱、杭白芍三钱、枳壳二钱、炙香附二钱、麦门冬三钱、五味子五分(槌)、鲜竹茹二钱、甘草梢五分、引用半夏一钱。
方中君以知母、生石膏,知其为热在阳明。杭芍、麦门冬、五味子酸甘寒以泄热育阴。杏仁、鲜竹茹、甘草梢用以泄热和胃,利胆安神。方中香附、枳壳是理气分而通其便。加法半夏者是降逆和胃。总的看来,目前仍是胆火胃热为主,养心补血虽为本,仍为辅佐之用。
- 申刻
仍照未刻原方,再进一剂。
- 酉刻
干、鲜生地各四钱、杭芍三钱、归身三钱、丹皮二钱、生石膏三钱、知母二钱、盐川柏一钱五分、浙贝母二钱、鲜竹叶二十片、泽泻二钱、莱菔子一钱五分(炒炭)、酒芩二钱、木香槟榔丸二钱(包煎)
水煎代茶饮。从本方用药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首用干、鲜生地黄是以补肾、育阴、填补为主。生地味甘寒,增液、育阴,填补下元,固肾气;归芍、生地是四物汤少川芎,补阴养血,若血足阴复则虚热自减。虚热灼阴,阴伤则火甚,虽是相火亢攻胜,但火胜之时,亦当苦泄折热,故方中用知母、生石膏以清气热,用竹叶、黄芩、黄柏泄其虚热,这只是一时的用法,俟热减仍以育阴为主。丹皮以凉血育阴;浙贝以宣郁,清心肺之热且能化痰;少用泽泻者以祛湿而泄虚热;因考虑有停滞故用莱菔子、木香槟榔丸以导滞通府,祛其滞热。
- 戌刻
泽泻二钱、竹叶廿片、浙贝母三钱、橘红一钱五分、酒芩二钱、苏子五分(炒)、竹沥水二钱(兑)
从上方之药物看出,仍是宣肺化痰,兼泄湿热。竹叶、黄芩以清心肺之热,苏子以降逆除痰,浙贝母以宣肺疏表兼以祛痰,总之,全以清泄上焦肺胃之热,兼以化痰方法。
赵绍琴按
寅刻之方乃养血补阴,益心气而安神,少佐理气之品。在同日两小时后,即卯时则加姜川朴六分、以畅中焦。
可能因服养血安神之剂后,出现脘间闷满或微有恶心,故增宽中之药。
经过两个时辰,四小时后,巳刻之方生地、杭芍、归身、丹皮以养血,去茯神、枣仁、五味子养心之品,又加醋柴胡、胆草、竹叶、黄芩之泄肝药,这就说明皇上此时是肝胆郁热为主。寅刻之方专以养血安神就不太合适。
同天过了午时,到未刻,就是上方服后四小时,从方中可以推断,病情又有变化,故改用清阳明气热之白虎,加白芍、麦门冬、五味子泄热育阴,杏仁、甘草、鲜竹茹以泄热和胃、利胆安神。总之,是改用清法少佐育阴之方。
接着未刻即申时,皇上病情脉象皆无大变化,脉仍有力,口干心烦、阵阵躁汗出等尚在,故仍照未刻原方,再进一剂。
同日酉刻,再行检査,从方测其脉证,看出邪热未退,阴液早伤,故用生地、杭芍、当归、丹皮以滋阴折热,并佐以清气热之品。
从戌刻增减用药来看,仍按未刻原方加泽泻以通水道,竹叶以清心热,浙贝母以宣肃化痰,酒芩、苏子、竹沥以清肃化痰清其热。
十月十五日寅刻、卯刻、巳刻、未刻、申刻、酉刻、戌刻共七方。在一天之中,经七次诊治,有时处方变化不多,有时也有明显变化,可以清楚看出中医临床比较细致,辨证仔细,用药认真推敲,用药不必每日一副,每副二煎。中医文献中也能反映出这一情况。如吴鞠通《温病条辨》中银翘散方按曰:“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次,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
十月二十六日皇上代茶饮方
鲜、干生地各三钱、杭芍三钱(炒)、寸冬三钱、知母三钱(生)、栝蒌四钱、酒芩二钱、枳壳一钱五分(炒)、法夏一钱五分、浙贝二钱、橘红一五分、赤苓二钱、泽泻二钱、竹沥水三钱(兑)、木香七分(煨)、甘草梢五分、鲜竹叶十片
水煎代茶。
赵绍琴按
本方以干、鲜生地为君药,方中的指导思想是填补下元;用杭芍之酸甘寒以养血育阴;天门冬色白入肺,甘寒液多,故清心肺上焦之热;知母味苦性寒能清热解毒,入肺胃肾三经,滋阴降火,润燥滑肠;栝蒌开肺气而畅中焦,润便利膈;酒黄芩上走能泄肺热;浙贝母性能宣肺化痰;橘红、半夏二陈以降逆怯痰湿;木香以理气而止腹痛;赤苓、泽泻以祛湿利尿;甘草、竹叶以清心与小肠之热;竹沥为化痰清热之上品。本方是以培补肾阴为主,滋阴制火,润肺利膈,兼以化痰祛湿。
赵绍琴按
从增量干鲜生地各四钱不难看出,仍是加强填补肾阴,以泄虚热。加鲜石斛以增津液而泄虚火,因石斛味苦甘而泄虚热,增津液而补阴之不足。方中加炙香附者,以疏调气机而开其郁,凡是开郁舒气之药皆为辛燥之性,唯香附既能辛香开郁理气止痛,而性凉不燥,所以选它以助泄热。
十月二十六日亥刻皇上代茶饮方
大生地三钱、白芍三钱、苏子一钱(研)、木香一钱五分(研)、溏栝蒌三钱、枳壳二钱、浙贝二钱、云苓二钱(研)、鲜竹叶二十片、陈皮二钱、苦梗二钱、酒芩一钱
水煎代茶。
赵绍琴按
经过两个时辰之后,在亥时诊治改方,以生地、白芍养阴和血为君;浙贝母以宣阳开肺气;苏子以降逆气而降痰:木香疏调气机以缓痛;溏栝蒌以开胸痹而利肺气,通大肠且能润便;枳壳乃陈皮之未成熟者,开气之力较为有力,配合苦桔梗为枳桔汤,最开胸痹而利肺气;陈皮和胃理气机而宽中,佐枳壳之不及;酒黄芩以泄肺热;鲜竹叶以清心导赤。总之本方改成以调气机、宽胸阳为主,养血填补之力较上方差。
十月二十六日皇上漱口方
生蒲黄一钱(包)、石膏三钱(生)、赤芍二钱、银花一钱、川锦纹一钱、川椒一钱、薄荷七分、食盐一钱(研)
水煎俟凉漱口。
赵绍琴按
由于肾气不足,虚热上炎,故口腔作痛。前方养阴,俟肾阴复则虚火自熄,但皇上生活不能安心静养,故服药不少,各方照顾,仍然效果不太明显,乃以外漱口方法以缓解口腔疼痛。
十月二十七日子刻皇上代茶饮方
生石膏五钱(研)、连翘三钱、元参四钱、没药二钱、蒲公英二钱、赤芍三钱、僵蚕二钱、薄荷一钱
水煎代茶。
赵绍琴按
这个方子是以清胃热为主,所以首选生石膏甘寒微辛以清胃热。用连翘、蒲公英以清热解毒。元参咸寒以滋阴泄热。用赤芍之酸甘寒凉血化瘀泄热。方中之僵蚕、薄荷是疏风缓痛之药,用以清疏止痛,病本是肾虚,在胃热上扰之时,也必须治标,这是急则治标之理,但必须清楚,缓来仍当治本。
十月二十七日皇上漱口药方
梅花点舌丹六粒(包研)、冰硼散三包(包)、银花二钱、乳香二钱、生石膏四钱(研)、生蒲黄一钱(包)、川椒一钱五分、食盐一钱五分
水煎漱口。
赵绍琴按
中医治疗口腔炎症,疗效比较满意,这是由于中医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选择用药的,不同的证,有不同的病机,选用的药味也不同,不是千篇一律用口腔清洁剂。例如:阴分不足,治以滋养为主;若是因热而起的口腔疾病,就以清热为主。总之,口腔的疾病仍须看脉、舌、色、证来仿分析应用。如:脉有力、舌红、口干,热为主时,当以清热为主;若舌苔根部厚黄糙老,腹胀,矢气恶臭,属胃家实热,当以攻腑泄热。若脉细弦滑数时,就应以甘寒泄热为主。若舌淡,脉虚热,面萎黄时,当然要考虑中阳不足,或是虚热上炎,是时用肉桂、黄连(交泰丸)方可奏效。要知道,并不是只凭采用凉、泄、清、养血、补阳、阴阳相交就可简单生效,还必须与疏调、疏化、清风、宣郁等方法结合起来应用方可,不然也是无效的。
本方是以生石膏、银花清热解毒,生蒲黄以活血化瘀。用乳香、川椒以止疼痛。用食盐降逆而泄虚热,且引热下行。方中梅花点舌丹与冰硼散都是止痛生肌之品。经过辨证论治,多方面照顾细致处理下,它的疗效肯定会好。
十月二十七日丑刻皇上代茶饮方
生石膏五钱(研先煎)、橘红一钱五分、浙贝母三钱、丹皮二钱、赤苓三钱、苏子七分、知母三钱、炒山梔三钱、连翘二钱、白芍二钱、炙香附一钱五分、苦杏仁三钱、甘草五分、银花二钱、元参三钱、灯芯一分
赵绍琴按
本方从生石膏、知母、连翘、银花、元参来看,仍是以清热为主,气分之热当未清除。丹皮、炒山梔、白芍、香附、杏仁、甘草,都是和阴、凉血,以泄虚热;浙贝母、苏子、橘红、竹沥水、灯芯是以降逆、宣郁、化痰兼以泄心热。总的看来,本证还是热伏于内,阴分不足,属于虚证。
十月二十七日酉刻皇上代茶饮方
干、鲜生地各四钱、生石膏四钱、知母三钱、枳壳二钱、橘红一钱五分、元参三钱、法半夏一钱、麦门冬三钱、竹叶二十片、泽泻二钱、白芍三钱、酒芩二钱、浙贝三钱、苏子七分、甘草五分
引用竹沥水三钱(兑)、鲜石斛四钱。
赵绍琴按
生地、生石膏、知母、麦冬、元参、白芍、鲜石斛配合应用,这说明肾阴不足,肺胃生热,所以清气之热与甘寒养阴共同应用。
十月二十七日戌刻皇上代茶饮方
干、鲜生地各四钱、归身三钱、杭芍三钱、元参三钱、生石膏五钱、知母三钱、竹叶二十片、浙贝二钱、炒梔仁二钱、酒芩二钱、寸冬三钱、花粉二钱、鲜石斛三钱、橘红一钱五分、礞石滚痰丸二钱(包煎)
赵绍琴按
本病案用礞石滚痰丸二钱、布包煎,说明是以清化痰浊兼导郁热为主,礞石是清化涤痰之品。黄芩、沉香等是清肺降气,是比较强烈之药。干、鲜生地各四钱,是以滋补肾阴兼甘寒泄热之品,又配以大队养血育阴之味,如归身、杭芍、元参、知母、寸冬、花粉、石斛等,全是滋补育阴以泄虚热。方中又有清胃热之生石膏、清心热之山梔和竹叶、清肺热之黄芩,并佐用橘红以和胃,同时可以防其寒凝。总之,本方是以育阴养血为主,同时也治其标热,乃标本兼顾之方也。
十月二十七日亥刻皇上代茶饮方
干、鲜地黄各四钱、归身三钱、杭芍三钱、生石膏五钱(先煎)、知母三钱、浙贝母三钱、橘红一钱五分、元参三钱、鲜石斛三钱、法夏三钱、酒芩二钱、赤苓三钱、鲜竹叶二十片、泽泻二钱、竹浙水三钱(兑)
赵文魁谨拟。
赵绍琴按
一个时辰之后,也就是两个小时之后,症状无大变化,只是药味增加半夏三钱、赤苓三钱,竹叶改为鲜竹叶,以增其苦泄之功,加泽泻以利水泄其湿浊,去礞石滚痰丸是减其化痰导滞之猛,若正实邪实可攻,今皇上体弱多病,不可长期过用猛烈之药,故仍以养血育阴为主。
1.肝肺结热,外感风寒案
正月初五日赵文魁请得皇后脉息。
左寸关微弦,右寸关浮滑。肝肺结热外感风凉,以致头闷肢倦,咽痛作嗽。今拟清热和肝理肺之法调理。
引用:鲜青果五个(打)、干寸冬三钱。
赵绍琴按
平素肝郁不舒,日久化火内蕴,偶感风凉即成内外相引之势,肺卫郁闭,肝热结阻枢机不利,升降出入失和,气不畅达则热邪难清,故治疗应以清热调理肝肺气机并举,用药清透之中注意升降。方中连翘、薄荷清中寓有宣透之意;杏仁苦降且可宣阳,调肺之要药;苏梗、子并用,宣降并调;栝蒌开肺之结气;陈皮调中焦滞气。上药共用,起调气机以助清热之作用。梔子炒黑,黄芩酒制,皆取其清热同时宣阳之功。板蓝根解热毒以利咽。元参育阴液以制阳邪。赤芍一味血分之药,凉血活血即可助清泄肝热,但毕竟不是血分证,故不可为主药。引用鲜青果以开肺肝结热,麦冬增液润燥以防火势增重。
2.皇后代茶饮方
正月初六日皇后代茶饮方
大青叶一钱五分、元参二钱、连翘二钱、花粉一钱五分、薄荷一钱、黄芩二钱、赤芍一钱五分、炒梔二钱、杏仁八分(炒)、鲜青果五个(打)、干寸冬二钱
水煎代茶。
赵绍琴按
此案证属肝肺结热,外感风凉。煎药代茶频服,取其药力缓和且持久。本方以清热育阴之品为主,佐杏仁、青果以开结气,以方测证可知,热郁于内,日久有化燥伤阴之势。治以清透并举,泄热与养阴共施,煎汤频服,冀其郁热渐次透泄,阴液渐增,病起于渐,则去之亦渐。
正月二十八日申刻皇后代茶饮方
南薄荷一钱、葛粉一钱、淡豆豉二钱、木通一钱、泽泻二钱、赤苓三钱、槟榔一钱、条芩二钱、鲜竹叶二十片姜朴一钱五分、陈皮一钱五分
水煎代茶。
赵绍琴按
此案证属肝肺结热,兼有新感。本方方义以清透疏泄为主,薄荷、葛粉、淡豆豉开其卫表,木通、泽泻、赤苓渗利下焦,姜朴、陈皮、槟榔通畅中下,三组用药共起斡旋三焦气机,调整升降出入之作用。气机既已调畅,稍加清泄则滞热便可透达,此即疏化之法,热邪留恋不清之证用之最宜。
二月十三日酉刻皇后代茶饮方
大栝萎二钱、姜朴一钱、陈皮一钱五分、赤茯苓三钱、泽泻二钱、川连八分(研)、甘草三分、新会一钱五分、赭石二钱(煅)、鲜竹叶二十片、木通一钱五分
水煎代茶。
赵绍琴按
患者平素心情抑郁,肝气不舒,郁而化热。此热得之气郁,为胶滞之热,纯清之无益,须以调畅气机为先,顺势透达热邪,寓清泄于调理之中,调气以助祛邪,清泄滞热又是气机畅达之根本,两个方面协调并举,代茶饮以取缓图,意在使胶滞留恋之热尽除。方用栝萎、姜朴、陈皮三味疏郁宣上畅中;赤苓、泽泻、木通导下以开通,务使三焦通畅,气机升降自如;川连与竹叶清泄心肝之火,借三焦之通道由下而行,赭石重降以作导引,使火直趋下焦,而防其上炎。全方疏调中寓有清泄之意,治中有防,处处紧扣病机。
三月十四日午刻皇后代茶饮方
杭白芍三钱、归身三钱、醋柴胡一钱五分、升麻五分、(炭)牡丹皮三钱、赤苓四钱、元参三钱、牡蛎三钱(生)没石子二钱(研)、黑栀三钱、酒芩三钱、甘草五分
水煎代茶。
赵绍琴按
观其方药,可测皇后之疾,多为肝阴不足,肝经郁热,热在血分。方中白芍、归身养肝阴;醋柴胡、升麻解肝郁;丹皮、赤苓、元参、牡蛎、黑梔、酒芩、甘草苦甘泄热以凉血;没石子味苦性温,《本草求真》称其能治一切虚火上浮、肾气不固之证,以其味苦性降,不为走泄,有收摄之功,本方中用之,多取其能降虚火上浮之力。诸药合用确有养阴凉血、疏肝泄热之功。
三月二十五日酉刻皇后代茶饮方
大栝蒌四钱、胆草一钱五分、青皮一钱五分、薄荷一钱、赤茯苓二钱、粉葛一钱五分、连翘二钱、天麻一钱五分、郁李仁三钱(研)、枳壳一钱五分、大黄二钱、木通二钱
水煎代茶。
赵绍琴按
肝热化火,肝火上炎,急当泄肝热,降肝火,以宣清窍。方中大栝萎、胆草凉肝泻火;青皮、薄荷、赤苓、粉葛、连翅、天麻疏肝解郁,清热平肝;郁李仁性滑气降,枳壳下气宽中,大黄泄热通滞,木通导热利尿,诸药合用潜降肝经火热,从二便分消。
四月二十日酉刻皇后代茶饮方
藿香梗四分、粉葛一钱、木通一钱五分、泽泻一钱五分、益元散二钱(包)、竹叶二十片赤苓三钱、薄荷五分、煅赭石三钱、橘红一钱、花粉二钱
水煎代茶。
赵绍琴按
肝热不解,心神不宁,当以疏肝调气导赤清心为法,故用藿梗、粉葛、薄荷、橘红疏肝调气。木通、泽泻、赤等、益元散、竹叶导赤清心,也取“实则泻其子”之法,赭石、花粉镇肝和胃。
四月二十五日皇后代茶饮方
粉葛根一钱五分、薄荷八分、连翘二钱、苏梗三分、赤茯苓二钱、木通一钱五分、竹茹二钱、川连六分(研)、益元散二钱(包)、酒芩二钱、赭石三钱(煅)
水煎代茶。
赵绍琴按
法续四月二十日方,估计证变化不大,肝泄热,清心导赤为法。
五月初十日亥刻皇后代茶饮方
酒胆草一钱五分、青皮一钱五分、杭芍二钱、夏枯草一钱、黑梔三钱、酒芩二钱、木通一钱(包)、赭石二钱(煅)、泽泻二钱、元参三钱
水煎代茶。
赵绍琴按
肝热不解,心火难降,故方中用酒胆草、青皮、杭芍、丹皮、夏枯草、黑梔、酒芩、赭石镇肝泄热,木通、益元散、泽泻、元参导赤清心,诸药合用,使心肝之热一同并解。
五月十二日子刻皇后代茶饮方
青皮子一钱五分(研)、元胡二钱(炙)、姜朴一钱五分、枳壳一钱五分、杭白芍三钱、丹参二钱、黑梔二钱、蒌皮三钱、硃赤苓三钱、香附一钱(炙)、黄连八分(研)、赭石二钱(锻)
水煎代茶。
赵绍琴按
肝热久不得解,气血同病,当以疏肝调气、泄热和血并重。方中青皮子、姜朴、枳壳、香附、蒌皮疏肝调气;元胡、白芍、丹参柔肝和血;黑栀、硃赤苓、黄连、赭石镇肝泄热,导赤清心,仍为心肝并治,气血并调之剂。
五月十三日戌刻皇后代茶饮方
杭白芍三钱、黑梔三钱、抚弯一钱五分、丹皮二钱、腹皮子各二钱、木通二钱、赤苓四钱、条芩二钱、益元散二钱(包)、青皮三钱(研)、薄荷八分、赫石三钱(煅)
水煎代茶。
五月十四日皇后代茶饮方
杭白芍三钱、归身四钱、莲心二钱、丹皮三钱、硃茯神三钱、炒梔三钱、酒芩三钱、醋柴一钱五分、焦枣仁三钱、赭石三钱(煅)、寸冬三钱(硃)、荷叶二钱(炭)、磁硃丸三钱(包)。赵文魁谨拟。
五月十七日亥刻皇后代茶饮方:
五月十八日戌刻皇后代茶饮方
粉葛根二钱、薄荷一钱、杭芍三钱、丹皮三钱、腹皮子各二钱、姜连五分(研)、木香二钱(研)、黑梔三钱、没石子三钱(研)、醋柴一钱五分、木通二钱、陈皮三钱
水煎代茶。
赵绍琴按
五月十三日至十八日代茶饮方,立法皆宗丹梔逍遥之意,因证化裁。以方测证,多有肝郁血虚发热证。若兼小便不利,腹胀满者,加木通、赤苓、益元散清热利湿,青皮、赭石、腹皮子利气除胀满(如十三日方)。若心神不安者,用莲心、枣仁、硃茯神、磁硃丸养心清热安神(如十四日方)。兼少腹坠胀,经水不调者,加香附、沉香理气调经,升麻举陷,荷叶炭、棕炭止血(如十七日方)。若兼表邪不解,内陷阳明者,加葛根、黄连、木香等,有葛根芩连合芍药汤之意。观诸方立法灵活,处方严密,药治准确,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