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汤

治法:
咸寒甘苦法
出处: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
组成:
元参心三钱 莲子心五分 竹叶卷心二钱 连翘心二钱 犀角尖磨冲,二钱 连心麦冬三钱
方制:
热痰盛加竹沥、梨汁各五匙;咯痰不清,加栝蒌皮一钱五分;热毒盛加金汁、人中黄;渐欲神昏,加银花三钱、荷叶二钱、石菖蒲一钱。
主治:
治风温、暑温、温病、温毒内陷心经,神昏谵语,舌赤无苔者。

方论选萃

清·吴鞠通此咸寒甘苦法,清膻中之方也。谓之清宫者,以膻中为心之宫城也。俱用心者,凡心有生生不已之意,心能入心,即以清秽浊之品,便补心中生生不已之生气,救性命于微芒也。火能令人昏,水能令人清,神昏谵语,水不足而火有余,又有秽浊也。且离以坎为体,元参味苦属水,补离中之虚;犀角灵异味咸,辟秽解毒,所谓灵犀一点通,善通心气,色黑补水,亦能补离中之虚,故以二物为君。莲心甘苦咸,倒生根,由心走肾,能使心火下通于肾,又回环上升,能使肾水上潮于心,故以为使。连翘象心,心能退心热。竹叶心锐而中空,能通窍清心,故以为佐。麦冬之所以用心者,《本经》称其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脉络绝,试问去心,焉能散结气,补伤中,通伤饱,续胃脉络绝哉?盖麦冬禀少阴癸水之气,一本横生,根颗连络,有十二枚者,有十四、五枚者,所以然之故,手足三阴三阳之络,共有十二,加任之尾翳,督之长强,共十四,又加脾之大络,共十五,此物性合人身自然之妙也,惟圣人能体物象,察物情,用麦冬以通续络脉。命名与天冬并称门冬者,各主闭藏,门主开转,谓其有开合之功能也。其妙处全在一心之用,从古并未有去心之明文,张隐庵谓不知始自何人,相沿已久而不可改,瑭遍考始知自陶宏景始也,盖陶氏惑于诸心入心,能令人烦之一语,不知麦冬无毒,载在上品,久服身轻,安能令人烦哉!如参、术、芪、草,以及诸仁诸子,莫不有心,亦皆能令人烦而悉去之哉?陶氏之去麦冬心,智者千虑之失也。此方独取其心,以散心中秽浊之结气,故以之为臣。(《温病条辨》)

近代·何廉臣此咸寒甘苦,清宣心宫之方也。元参味苦质润,善补心中之液虚,犀角味咸解毒,善清心中之火盛,故以为君;连心麦冬,《本经》主心腹结气,胃脉络绝,其妙处全在一心之用,故以为臣;连翘象心,心能退心热,竹卷心锐而中空,能通窍清火,故以为佐;莲心甘苦微咸,其根倒生,由心走肾,能使心火下通于肾,又回环上升,能使肾水上潮于心,故以为使。此方独取其心,以散心中秽浊之结气,郁伏之邪火,故名曰清宫。(《温热病方汇选》)

近代验证

例一 治黄疸重症案(选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

田某某,男,20岁。

初诊:1961年5月9日。

主诉: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已有两周,双眼巩膜发黄四天。全身皮肤有明显黄染,无皮疹及蜘蛛痣。肝于肋下可触及边缘,无压痛及叩击病。黄疸指数161单位,胆红质定量160毫克%,脑絮(+++)、麝絮(-)、麝浊6马氏单位,谷丙转氨酶4600单位。西医诊断为“黄疸型传染性肝炎”,予以保肝治疗。5月8日病情恶化而收入住院。入院时,症见神志不清,呕吐,谵语,肝臭味明显,黄疸加深,血氨137. 7微克%。遂请中医会诊。

诊查:患者神志不清,时有谵语。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治法:予千金犀角散、清宫汤加减,加安宫牛黄九。

处方:犀角粉3克(分冲)、升麻10克、茵陈3克、山栀10克、连翘15克、莲子心9克、竹叶心1克、元参15克、麦冬15克、甘草10克。

安宫牛黄丸,一丸,日二次。

二诊: 5月10日。神志昏迷,肝上界于第五肋间,肝下界十肋间,仍于原方加广郁金15克,石菖蒲15克,益元散10克(包煎)。

三诊: 5月11日。患者神志已清醒。舌红苦灰黑而润,脉数无力。效不更方。

四诊:5月12日。神志完全清醒,且能说话,仍宗原方。

五诊:5月18日。大便溏泻。舌质暗红无苔而润,脉弱。再予茵陈四苓散加升麻,停服安宫牛黄丸。

处方:茵陈30克、猪苓20克、茯苓20克、泽泻15克、白术15克、升麻10克。

至6月份复查肝功已正常,脑絮(+),麝浊3马氏单位。麝絮(-),谷丙转氨酶127单位,黄疸指数17单位。

查体:体重原55公斤,现64.5公斤,一般情况良好,巩膜轻度黄染,肝于肋下可触及,质软,有轻度压痛,无叩击痛,脾(一)

条目信息
1
摘自《历代古方验案按》
2
本条ID:12031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