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1
组成:
白术12克,泽泻12克,桑叶9克,藿香9克,半夏9克,厚朴9克,薏苡仁12克,苍术9克。
用法:
水煎服。
主治:
原发性多汗症,见局部汗多,兼见头额昏重。身困肢楚、胸脘痞闷、泛恶纳呆、舌苔浊腻。
来源:
《现代中医内科学》。
说明:
此原发性多汗症属湿阻三焦。其病因病理与阴虚盗汗和阳虚自汗截然不同,不可误用补法。以本方健脾化湿,汗症可愈。(山西省太原市磷肥厂医院陈喜发)
处方2
组成:
黄芪30克,白术20克,防风9克,元参15克,地骨皮15克,生地20克,生龙牡各24克(先煎),五味子12克,浮小麦30克,黄柏10克,知母10克,鳖甲15克(先煎)。
用法:
水煎服。
主治:
自汗症、骨蒸发热、盗汗。
来源:
个人经验方。
说明:
自发性多汗症,中医认为多由气阴两虚所致。本方具有益气固表,滋阴清热的作用,临床用以治疗多例患者收效甚佳。5年前曾治一农村妇女,服此方2剂即愈,至今未发。(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王存民)
处方3
组成:
黄芪15克,白术6克,防风6克,泽泻9克,茯苓15克,浮小麦30克,煅龙骨20克,党参9克,生甘草6克。
用法:
水煎服。
主治:
多汗症。
来源:
个人经验方。
说明:
本方适合于素体虚弱,畏寒肢冷;纳少,动则汗出,舌淡苔薄白之气虚型多汗症。临床中凡属热象不明显的全身多汗症均可使用。(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刘西娟)
处方4
组成:
五味子25克,生黄芪20克。
用法:
水煎服。
主治:
阳虚自汗,症自汗,形寒肢冷,纳呆便溏,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象虚弱。
来源:
个人经验方。
说明:
五味子、生黄芪相伍有温阳敛阴、益气生津、固表止汗的功效,用于治疗阳虚自汗病人,屡试均验。(山西省太原市南城区产科医院李维)
处方5
组成:
生牡蛎30克,麻黄根15克,浮小麦30克,五味子10克,黄芪20克,白术10克,山萸肉10克,甘草6克。
用法:
水煎服。
主治:
各种自汗、盗汗症。对结核所致之自汗、盗汗效果尤佳。
来源:
个人经验方。
说明:
本方为敛汗剂。无论阳虚所致之自汗或阴虚所致之盗汗均有较好疗效。多年来,经临床用于肺结核所致之自汗、盗汗,每每有效。临床有效率可达97.5%。(山西省太原市结核病院赵湘甫)
处方6
组成:
炙黄芪9克,白术9克,陈皮5克,煅龙骨15克,藿香叶9克,炙桑叶9克,碧桃干9克,糯稻根30克,煅牡蛎15克。
用法:
水煎频服。
主治:
体虚汗出,容易感冒,舌质淡红,舌苔薄白。
来源:
个人经验方。
说明:
本方功能益气固表敛汗,对于小儿先天禀赋不足,汗液自出或因后天感邪所致之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多汗每有佳效。(福建省福州市中医院张南)
处方7
组成:
党参30克,山茱萸30克,生龙骨(碎)30克,生牡蛎(碎)30克。
用法:
水煎服。
主治:
气虚自汗、阴虚盗汗。
来源:
个人经验方。
说明:
此方治疗气虚自汗,阴虚盗汗效果显著。具有药味少、药量重、药性平和、气阴双补的特点。酌减用量可用于治疗小儿自汗、盗汗。(山西省雁北地区医院田侃)
处方8
组成:
党参30克,土炒白术30克,五味子15克,炒酸枣仁30克,柏子仁15克,浮小麦30克,煅牡蛎30克,大枣5枚。
用法:
水煎服。
主治:
盗汗。
来源:
个人经验方。
说明:
本方具有健脾益气、收敛止汗、养心宁神之功。临床上用于盗汗自汗,脾虚食少,失眠多梦屡试屡效。(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苏森旺)
处方9
组成:
五味子25克,煅牡蛎20克,熟地20克。
用法:
水煎服。
主治:
阴虚盗汗,入睡时出汗,醒来邵止,午后潮热,两颧发红,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来源:
个人经验方。
说明:
用五味子、煅牡蛎、熟地配伍,具有滋阴潜阳敛汗的功效,治疗阴虚盗汗,确有明显的止汗效果。(山西省太原市南城区产科医院李维)
处方10
组成:
生地12克,熟地10克,黄芪12克,黄连3克,黄芩6克,黄柏6克,当归6克。
用法:
水煎服。
主治:
盗汗。
来源:
《兰室秘藏》。
说明:
本方能滋阴凉血,固表止汗。适应阴虚盗汗,多见于肺结核患者,或既往有肺结核病史,伴有口燥咽干,手足烦热,大便燥结,消瘦舌红等症状,效果良好。(江西省人民医院潘少骅)
处方11
组成:
仙鹤草30克,大枣15克。
用法:
水煎服,吃枣喝汤,每日1剂。
主治:
盗汗症。
来源:
彭安荣,《浙江中医杂志》,1980(6)。
说明:
本方有凉血养血,敛阴止汗功能。治疗盗汗症数例,收效显著,但仙鹤草剂量必须在30克以上。(安徽中医学院沈定余)
处方12
组成:
银柴胡18克,地骨皮18克,青蒿18克,秦艽15克,赤芍10克,当归15克,丹皮9克,元参10克,五味子9克,乌梅10克,蝉蜕9克,僵蚕9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浮小麦60克,甘草5克,泽泻21克,木通9克。
用法:
水煎凉服。
主治:
半边头出汗。
来源:
个人经验方。
说明:
本方具有滋阴、熄风、通利、止杆之功。半边头出汗比较顽固,服本方症减后去泽泻、木通、蝉蜕、僵蚕连服20剂可愈。(山西省兴县人民医院李志珍)
处方13
组成:
黄芪30克,葛根3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
用法:
上药以水3碗煎至2碗,热薰而温洗两手。
主治:
手汗多之症。
来源:
《石室秘录》。
说明:
原书以此方煎汤,“热薰而温洗,三次即无汗,神方也”。笔者屡用不爽。(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许积成)
处方14
组成:
黄芪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车前子12克(包煎),木通10克,甘草6克。
用法:
水煎服。
主治:
小腿出汗,其它兼症不明显。
来源:
山西省太谷县人民医院老中医薛光文经验方。
说明:
薛光文先生曾治一例此病,用常规止汗效不佳,后仔细琢磨,水湿易趋下,随拟此汤治之,果然见效汗止。(山西省祁县人民医院薛世坚)
处方15
组成:
白矾15克,葛根15克。
用法:
研末,水煎10数沸,每日浸洗。
主治:
经常多脚汗者。
来源:
《中医临证备要》。
说明:
不论脚心热与不热均有效,浸洗10多日可除根。(山西省太原市磷肥厂医院陈喜发)
处方16
组成:
麻黄根30克,公丁香15克,广木香15克,黄柏15克。
用法:
水煎后洗脚,1日3~4次,清洗1星期左右。
主治:
脚汗、脚臭、脚趾间脱皮瘙痒症。
来源:
个人经验方。
说明:
本方有止汗除臭之功能。本人过去曾患脚汗,脚臭之病,应用此方洗5天后逐渐出汗减少,臭味消除,时已过10余年至今未复发。(山西省太原市城区黄陵医院王有才)
处方17
组成:
阳起石适量、没食子适量.
用法:
内服:将阳起石煅研细末,早晚各服6克。外用;将没食子烧灰以棉微裹,用温水洗涤阴囊后,把没食子灰敷于阴囊表面,1天2次。
主治:
阴囊出汗,阴痿。
来源:
个人经验方。
说明:
本方具有温补命门,收敛止痒之功,对男子龟头寒,阴下湿痒,效果很好,一般3~5天即可见效,10天可愈。(山西省兴县人民医院李志珍)
条目信息
1
摘自《中华效方汇海》
2
本条ID:185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