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细菌性痢疾效方荟萃

处方1

组成:
马齿苋60克,紫皮蒜1头,木香10克,生山楂30克。
用法:
大蒜捣泥加入它药煎剂,稍温顿服。
主治:
急性痢疾,腹痛拘急,痢下赤白,里急后重而无发热恶寒者。
来源:
个人经验方。
说明:
本方清热解毒,燥湿止痢,调气和血。对温热下痢而无发热恶寒者甚宜。方药组成简单,服用方便。且痢止后即纳增痛减,不遗留任何消化功能紊乱之症。小儿服用,其量减半,酌加红糖适量为宜。(山西省针灸研究所祁越)

处方2

组成:
黄连4克,黄芩9克,白芍12克,山楂12克,枳壳6克,厚朴9克,槟榔12克,青皮6克,当归6克,地榆6克,红花2克,桃仁3克,木香6克。
用法:
水煎服。
主治:
痢疾初起,或红或白,里急后重,身热腹痛。
来源:
《验方新编》
说明:
本方治痢疾初起神效,某患者服用西药,仍身热腹痛,里急后重,服上方加大黄6克,大便通,身得安,去大黄再服1剂病愈。后遇此类患者,屡治屡效。(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高慧玲、山西省太原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高远望)

处方3

组成:
生石膏20克,金银花15克,黄连6克,藿香10克,菖蒲9克,生大黄4.5克,葛根12克,枳实9克,砂仁9克,丹参9克。
用法:
水煎2次,取汁煎缩约100毫升,每公斤体重每次1毫升,日服3~4次。
主治:
中毒性痢疾。
来源:
个人经验方。
说明:
常见身热肢凉,下痢前昏厥抽风者。本病多发于夏秋季,以形体壮实的年长儿易发。用本方而奏效。笔者曾遇7例,4例单用本方(其中2例昏厥以鼻饲法给药),3例用本方合西医液体疗法,均得救治。(山西省河津县中医院张建明)

处方4

组成:
黄连6克,木香3克,白头翁10克,秦皮6克,山楂6克,厚朴3克,血余炭3克,藿香3克,车前子6克,谷芽炭6克,麦芽炭6克。
用法:
水煎服。
主治:
急性菌痢,症见:泻下脓血便或深绿色粘液便,腹痛下坠,大便次数多而量少,身热或高热,呕恶,厌食,舌红,苔黄脉数。
来源:
《何世英儿科医案》。
说明:
本方有清热止痢,消食化积,理气行滞之功。用治急性菌痢,疗效甚佳,尤其是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若用之及时,进药1剂,便可大见成效。(山西省广灵县中医院白峻峰)

处方5

组成:
马齿苋30克,地榆炭10克,白头翁15克,木香10克,白芍20克。
用法:
水煎服。
主治:
痢疾,证见腹痛腹泻。泻下有脓血便,里急后重。伴有汗出,不思饮食,乏力、肛门灼热,口干而苦,小便黄,舌苔燥,脉濡数。
来源:
个人经验方。
说明:
本方具有清热解毒,理气凉血的功能。善治痢疾发热,脓血便,里急后重。笔者在数例病人中,服此方热解,里急后重消除,脓血便自调,本方妙在凉血不留瘀,行气不涩滞,一般服5剂即愈。并能增加饮食,疗效可靠,无副作用。(山西省柳林县三交镇卫生院刘兵启)

处方6

组成:
生地30克,葛根12克,麦门冬15克,知母12克,生石膏10克,黄芩12克,厚朴9克,枳壳6克。
用法:
水煎2次,取汁再煎,浓缩约150毫升,每公斤体重每次1毫升,日服3~4次。
主治:
津枯噤口痢,食欲几无,甚则噤口,口干舌燥,舌红少津,下痢不止。
来源:
个人经验方。
说明:
本证多为胃肠灼热,津液枯涸,每见脉象细数。笔者从医20余年曾遇36例,常于急性赤白痢起病后5~10日发生,多因他医早期误投承气,导滞汤类使病情加重慕名而来就诊,投本方2~3剂即现神效。(山西省河津县中医医院张建明)

处方7

组成:
黄连120克,石榴皮80克。
用法:
共为细末,每服1.5克,每日3~4次,温开水送服,亦可装胶囊口服。
主治:
急性或慢性细菌性痢疾,腹痛,大便脓血,赤白相兼,里急后重者。
来源:
个人经验方。
说明:
本方配伍简便,服用方便,具有清热化湿,抗菌止痢的功效。故对湿热痢疾有明显疗效。(江苏省南京中医学院张浩良)

处方8

组成:
山楂15克,砂糖9克,冰糖9克。
用法:
上3味,共研细末,温开水冲服。
主治:
痢疾。
来源:
个人经验方。
说明:
本方具有消食导滞,清热养阴的功效。临床用本方治疗痢疾20余例,都取得很好的疗效。例如,治1小女,5岁,赤白下痢两天,服用其它药均因味苦而吐出,未能起到药物发挥作用,改用本方酸甜可口,易于小孩服用,服3剂后,痢疾明显好转。(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赵建平)

处方9

组成:
槟榔10克,厚朴10克,木香10克,白芍30克,甘草10克,黄芩10克,枳壳10克,酒大黄5克,肉桂5克,马齿苋30克。
用法:
水煎服。
主治:
慢性菌痢,以腹痛里急后重,便脓血,日久不愈为主症。
来源:
个人经验方。
说明:
本方由“芍药汤”化裁而来。本人在临床上每遇慢性菌痢患者,均以此方治之,疗效确实。1~2剂大减,5~10剂痊愈。(山西省文水县中医院常培华)

处方10

组成:
葛根12克,藿香10克,白头翁9克,黄连6克,椿根皮9克,地榆9克,姜炭4克,扁豆20克,木香6克,白芍12克,甘草6克。
用法:
水煎服。
主治:
慢性细菌性痢疾,症见便下脓血,里急后重,时轻时1重,反复不愈。
来源:
山西省名老中医邢子亨经验方。
说明:
本方重在和中消积止痢。适用于寒热不和,内有积滞而成痢下脓血,里急后重之症。经多年临床运用疗效满意。一般服用数剂即可痊愈。(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邢窨贞)

处方11

组成:
益母草30克,乌梅(炙炭)3个,炮姜5克,炙甘草3克,大枣6个。
用法:
上药浓煎1小时,只取头汁,滤清加红糖1小匙,再煎沸,频饮。
主治:
小儿痢疾久久不愈,或反复发作,不思饮食,形体消瘦萎黄。
来源:
武进丁氏儿科家传经验方。
说明:
本方能和营以理血,辛以调气,酸甘微温以和脾胃,使清浊升降复常,则痢止而气血亦和。此方成人久痢亦效。(江西省宁都县中医院梅宗煌)

处方12

组成:
柴胡15克,炮姜9克,白术20克,白芷9克,肉桂3克,茯苓12克。
用法:
水煎2次,取汁煎缩约100毫升,每公斤体重每次1毫升,日服3次。
主治:
虚寒久痢,下痢清谷色白,次频,手足发凉,腹中隐隐作痛,手按觉轻,数月不止。
来源:
个人经验方。
说明:
此证多因急性痢疾过施寒凉药物或于天寒季节寒邪隐袭者。患有下痢日久,脏腑虚寒,舌质淡苔薄白,脉象沉细而迟。笔者临证多例,投以本方,1剂见轻,5~7剂痊愈。(山西省河津县中医医院张建明)

处方13

组成:
焦山楂20克,焦槟榔10克,红白糖各10克。
用法:
水煎服,兑入红白糖。赤痢多兑入白糖15克、红糖5克。白痢多兑入红糖15克、白糖5克。
主治:
小儿赤白病疾,里急后重。
来源:
个人经验方。
说明:
此方小儿易服,经用多例,均有良效。(山西省平遥县二轻医院张进)
条目信息
1
摘自《中华效方汇海》
2
本条ID:18567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