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1
组成:
柴胡6克,白术10克,茯苓12克,当归9克,白芍20克,木香6克,青皮9克,陈皮10克,菟丝子12克,炙甘草6克。
用法:
水煎服。
主治:
经来先后不定,量或多或少,色紫有块,头晕目眩,舌质红,脉弦。
来源:
本人经验方。
说明:
经无定期,常由肝郁、肾虚而致。肝失疏泄,血海蓄溢失常;肾气虚弱,冲任不调,以致月经错乱。本方疏肝理气,补肾调经,兼清肝热。临床多年应用,效果甚佳。(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张玉芬)
处方2
组成:
山药15克,当归10克,熟地15克,菟丝子12克,白芍12克,茯苓12克,柴胡6克,黑荆芥5克,阿胶9克(烊化)。
用法:
水煎服。
主治:
月经前后不定期,经量或多或少,行而不畅,乳房小腹胀痛。
来源:
个人经验方。
说明:
本病以肝气不调,气机逆乱为主,治疗宜舒肝肾之气,养肝肾之经,精血得养则经自调,肝肾气舒则期自定。临床上如经量偏多,药性属走的归、柴、荆用量可稍轻,余略重。如经量少者,药性属守之地、白、药、菟用量略轻。上方实为治疗肝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之月经不调的效方。(山西省妇幼保健院李艳萍)
处方3
组成:
月季花9克,核桃仁30克,红糖60克,甜酒60克。
用法:
水煎服。
主治:
月经先后无定期,经量少,色淡质稀,小腹坠痛,腰酸,夜间尿多,大便不实,舌苔白,脉沉弱者。
来源:
个人经验方。
说明:
本方具有补肾气,调冲任的功效,对于体虚,肾气不足,冲任受损,经来无定期有很好的疗效。(山西省眼科医院王旭中)
条目信息
1
摘自《中华效方汇海》
2
本条ID:18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