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痈(阑尾炎)验方秘方

通治方

王连舫:应用化瘀解毒汤加减治疗急性阑尾炎848例,近期治愈775例,治愈率为91.4%,远期治愈率为82.2%,复发率为17.8%。

赤芍12克 败酱草50克 丹皮12克 蒲公英50克 银花50克 木香10克 玄胡10克 当归20克 桃仁10克 地丁30克 大黄10克(后下)

水煎服,每日1剂。

热甚者,去赤芍、当归,加知母15克、石膏10克;呕吐者,加法半夏12克、竹茹12克;腹胀者,加莱菔子15克;腹痛剧烈者,去赤芍、木香,加乳香12克、没药12克、白芍15克。

《千家妙方》下册

陈实功:排脓散,治肠痈小腹胀痛,脉滑数,里急后重,时时下脓。

黄芪 当归 金银花 白芷 穿山甲 防风 川芎 瓜蒌仁各3克

水2钟,煎8分,食前服。或为末,每服6~9克,食远蜜汤调下亦可。

《外科正宗》卷三

辨证方

1、寒证

周连三:总结六十余年的经验,用仲景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急慢性肠痈,辨其证有寒湿证者屡见速效。

附子30~45克(先煎) 薏米90克 败酱草30克

若腹痛甚,加白芍30克,大剂频服,乃药少性猛、功专力宏,诊治数百例病人,改散为汤,每收捷效。

张××,男,23岁,1965年10月20日就诊。由于饮食不节而诱发腹痛,发热呕吐,继则腹痛转入右下腹,经西医诊断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先后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疼痛持续不解,面色青黄,神采困惫,右少腹持续疼痛,阵发性加剧,畏寒发热,剧痛时四肢冰冷,包块如掌大。薏米90克,炮附子30克(先煎),败酱草30克,嘱其浓煎频服。上方服后疼痛大减,呕吐止。4剂后体温正常,但余留右少腹下包块不消,继以上方服20余剂,包块消失而愈。

《著名中医学家的学术经验》

2、热证

陶承熹:败毒至圣散,治大小肠痈。

金银花240克(水10余碗,煎2碗) 当归90克 地榆30克 薏米仁15克(水10余碗,煎2碗)

2汁和匀,分作2服,上午1服,临卧1服。2剂愈。

《惠直堂经验方》卷三

王建勋:右少腹作痛,腹满拒按,恶食或食入即吐,身倦发热,尿黄便秘,或下利滞垢,带脓带血,舌苔白或腻,脉弦或数。

银花10克 连翘10克 黄连3克 白芍10克 丹皮10克 木香3克 腹皮10克 槟榔10克 熟军10克

《北京市老中医经验选编》

3、实证

张仲景:大黄牡丹汤,治肠痈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

大黄12克 牡丹3克 桃仁50个 瓜子9克 芒硝6克

上5味,以水12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纳芒硝,再煎沸,顿服之。有脓当下;如无脓,当下血。

《金匮要略》卷中

蒲辅周:肠痈验方,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所载,我用此方治阑尾炎颇有效,先用红藤30克,好黄酒两碗,煎取1碗,午前1次服。午后用紫花地丁30克,好黄酒两碗,煎取1碗服之,服后痛必渐止为效。然后服末药除根,其方如下:

当归15克 僵蚕6克 蝉衣6克 川大黄3克 蜈蚣3克 老蜘蛛2个(放在瓦上,以酒杯盖住火焙存性) 石碣蚆15克(又名映山红)

共为细末。空心服3克,温酒送下,肿消自愈。

《蒲辅周医疗经验》

余无言:自拟红藤丹皮大黄汤:治疗肠痈化脓病证有效。

红藤30克 粉丹皮 锦纹大黄各15克 桃仁泥12克 元明粉12克(分冲) 瓜蒌仁12克 京赤芍9克

加酒1杯煎服。一般在服药1~2帖后减大黄,另加地丁、银花。

《名老中医之路》(一)

董平:临床实践证明,以痈脓内消汤加减治疗阑尾脓肿确有良好效果。多数病人服药3天左右热即可全退,疼痛大减,获显著效果。一般情况下服药7天后多可使包块消散,血象恢复正常。

白花蛇舌草60克 败酱草60克 银花60克 连翘60克 生黄芪60克 赤芍30克 白芍30克 丹皮30克 桃仁9克 薏米仁30克 炮山甲9克 玄胡9克 炒川楝9克 炙乳没各9克

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千家妙方》下册

方贤:神仙蜡矾丸,治肠痈内托神妙,不问老幼,皆可服之,无不作效,最止疼痛,不动脏腑。

黄蜡15克(要黄色者) 白矾30克(要透明者,细研)

熔化黄蜡,和矾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渐加至30丸。

《历代名医良方注释》

陶承熹:千金内消散,治肠痈便毒,初起即消,已肿即溃,血从大便出。

大黄9克 赤芍 白芷 木鳖(去壳) 乳香(炙) 没药(炙) 角刺 僵蚕 瓜蒌 花粉各3克 归尾(酒洗)4.5克 穿山甲3大片(蛤粉炒黄) 甘草1.5克 金银花9克

酒水煎,空心服。有红点者,加芒硝2.4克。服药后宜避风。

《惠直堂经验方》卷三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验方秘方》
2
本条ID:18512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